青岛第一中学,原名私立胶澳中学,1929年,该校更名为“青岛市立中学”,青岛解放后,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学校秉承“为生存与发展奠基”的校训和“以人为本、内涵发展、适切教育、多元育人”的办学理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加强课程实施与改革,打造了“三·四一二”适切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发展需要,现有的36个教学班分为自主招生英才班,由校友张瑞敏、刘永康支持创办的“海尔创新班”、“交运创新班”,航天科技班,普通班和艺术班。而“黄晓明优才、优艺、优教奖”,促进了优秀的学生、特长生和教师的培养和发展;由92届优秀校友、圣大公学校董会主席王岳先生设立的“青岛一中圣大公学奖教金”,促进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金字塔策略”的实施。学校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高考成绩斐然,达高校自招线率,居岛城普通高中前列,600分以上的高分段学生大量涌现。每年有80%以上学生考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双一流”、985、211重点大学。近五十所全国重点高校在学校设立了优质生源基地。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敬业乐教的名师队伍。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正高级教师、齐鲁名校长工程人选、齐鲁名师、省市特级教师、享受青岛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各类名师百余人。青岛市“名师工作室“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帮助教师专业成长;双“金字塔策略”、“领跑者培育行动计划”,加强了教师队伍梯队建设。
校徽的整体是“1”和“中”两字组合成一本书。校徽为红色,是中国传统的喜庆颜色,“1”和“中”组成一个以书本为翅膀的鸟的形象,寓意是“我们从这里出发,靠知识飞向世界。”标注了建校年份为“1924”,书本为四页,分别代表“理想、道德、知识、纪律”,立意做“四有新人”。
为生存与发展奠基。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社团建设和社团活动历史悠久,学生社团已经成为学生素质拓展和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的新载体。每年3月为该校的“社团活动月”,定期开展“社团活动周”等。该校成为山东省中学生社团联盟理事会理事学校,该校每年的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春秋两季运动会,都由学生自主来承办。
1924年2月,值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同盟会元老、国民党山东省党部领导成员王乐平、范予遂、丁惟汾及陈名豫、高秉坊等,在青岛创办私立胶澳中学,于1924年2月开学,学校初期设初中一、二年级共两个班,第一任校长陈名豫,校址设于东镇登州路德国毛奇兵营(日占时称若鹤兵营,现市南区登州路7号)。
1924年10月,学校迁入湛山大路1号德国伊尔蒂斯兵营(现市南区香港西路5号-13号),校园面积约240余亩,西邻中山公园。
1927年10月,学校改为公立,易名为“公立胶澳中学”,王敬模为校长。
1929年3月,学校更名为青岛特别市市立中学校,同年9月,增设高中一年级普通科及师范科各一班,兼收男女生。
1930年9月,学校更名为“青岛市市立中学”,并附设小学一所。
1933年9月,学校师范科并入李村中学,附小并入太平路小学。
1938年9月,初中部迁至贵州路小学。
1944年,学校改名为“青岛市立第一中学”,与崇德(二中)、女中(女一中)、文德(女二中)、圣功(女三中)、礼贤成为当时青岛的六大中学。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崂山的流亡政府也在当地开办了另一个“青岛市立中学”,规模较小,由王文坦任校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回原名“青岛市立中学”。
1946年春,高中部迁至临清路(日人“铃木医院”,现临清路小学),同年11月,高中部迁入单县路原26号日人青岛商业学校旧址。
1949年,青岛解放后,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学校搬迁至市南区单县路46号现址,学校名称沿用至今。
1952年,初中部由贵州路小学迁回至今(单县路46号)。
以上信息更新截至2021年6月,具体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