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道光十五年(1835)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出身,点翰林院庶吉士。道光十六年(1836),散馆授翰林院编修。道光二十二年(1842),历任司经局洗马、右赞善、左赞善、日讲起居注官,南书房行走。
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翰林院侍讲。道光二十四年(1844),升太仆寺少卿。道光二十五年(1845),升光禄寺卿,改太常寺卿。道光二十六年(1846),改任山东学政。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升内阁学士。道光二十八年(1848),迁兵部右侍郎。丁忧去职,服满后补任原官。
咸丰元年(1851),历任署理吏部右侍郎、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南书房行走。
咸丰二年(1852),署理经筵讲官。八月六日授江苏学政。太平天国袭江南,何桂清以江苏学政身份疏陈军事,抨击封疆大吏软弱,无所顾忌侃侃而谈,咸丰帝感到惊奇。咸丰三年(1853),任礼部左侍郎。
镇压太平天国
咸丰四年(1854),任吏部右侍郎,改仓场侍郎,九月二十一日升浙江巡抚。太平军攻陷江宁(今江苏南京),东南震动。安徽徽州、宁国是浙江屏障,何桂清驻兵黄池,扼守要冲,与浙江提督邓绍良击退太平军。
咸丰五年(1855),令道员徐荣攻黟县、石埭,太平军主力到达后徽勇败,徐荣战死。何桂清上疏主张安徽浙江互为唇齿,主客一心方有胜算。咸丰帝上谕令地方官吏不分畛域剿敌。安徽巡抚移驻庐州,徽、宁二郡暂由何桂清管辖。何桂清令徽州知府石景芬、副将魁龄等收复徽州府城及休宁,布防堵敌军来路。江西太平军侵入浙江,攻陷开化,进犯遂安,檄令邓绍良等夹攻,击退之,周天受、石景芬等收复黟县、石埭。何桂清奏请增补道员缺额,准石景芬任徽宁池太道;总兵豫祺战绩不佳,革职,以江长贵代;前侍郎张芾驻皖南团练,督办徽、宁防务,兼顾浙江衢州、严州。
咸丰六年(1856),檄令邓绍良、秦如虎、都兴阿等合攻宁国府,江长贵击败来袭的太平军,收宁国府城。朝廷嘉奖。好友杭州知府王有龄被通判徐征讦控。何桂清复奏有微词,被中央责问,以病请辞,慰留。年底两江总督怡良解职,文渊阁大学士彭蕴章举荐何桂清可胜任江督统筹军饷。
咸丰七年(1857)春,以二品顶戴署理两江总督,随即实授。桂清举荐王有龄任江苏布政使,负责军饷。以江宁将军和春负责军事、江南提督张国梁为帮办、前总督怡良为运馈。桂清奏陈方略称旨,上谕和春商酌。冬,攻克镇江,以办理军饷功加太子少保。
咸丰八年(1858)11月,会同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与英、法、美三国改订税则、通商章程:1.有限承认鸦片贸易。2.依《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在上海创建关税总局。3.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抽5%关税,洋货远销内地一律按时价抽2.5%子口税。4.各口税收划一办理,聘请英人李泰国帮办海关税务等。
咸丰十年(1860)春,收复江宁九洑洲,清军合围江宁,功加太子太保。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分兵由安徽广德奇袭杭州,杭州将军瑞昌死守,咸丰帝下诏令何桂清、和春尽速救援。桂清急檄广西提督张玉良驰援,到达后以600兵击破太平军,并收复临安、孝丰、安吉。咸丰帝下诏嘉奖。何桂清意气发舒,倚畀益重,甚负时望。
丢城失地
太平军围金坛,陷江阴,何桂清遣总兵马得昭、熊天喜、曾秉忠,副将刘成元水陆分路抵御,兵分益单。太平军于是合众十馀万出建平、东坝,一由东坝趋江宁,一由溧阳窥常州,何桂清闻之,几失所措。会马得昭、周天孚分援苏州、常州,太平军已趋金坛,陷句容。句容为大营后路,自此隔绝。张玉良回军抵常州,和春飞檄调援大营,何桂清留勿遣,复调马得昭,亦莫之应。王有龄已擢浙江巡抚,贻书何桂清戒勿离常州一步,且曰:“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一举足则人心瓦解矣。”盖规之也。
会大雨雪,大营兵冻馁,索饷不得,乃噪乱,相率尽溃。和春、张国梁退守丹阳。何桂清疏陈:“丹阳以上军务,和春、张国梁主之;常州军务,臣与张玉良主之。”部署稍定,即进规溧阳,而太平军已迳犯丹阳,张国梁死之,和春奔常州,桂清大惊。总理粮台查文经等希其意,请退保苏州。何桂清即疏陈军事付和春,自驻苏州筹饷。将行,常州绅民塞道请留,从者枪击,死十馀人,始得脱。张玉良留守,寻亦走。士民登陴,数日城陷,屠焉。何桂清至苏州,巡抚徐有壬拒勿纳,疏劾其弃城丧师状。和春退至无锡,伤殒。桂清讬言借外兵,遂之上海。苏州亦陷,徐有壬殉之,遗疏再劾桂清,诏褫职逮京治罪。
会各国联军犯京师,车驾幸热河,迁延两年。王有龄及江苏巡抚薛焕皆其故吏,叠疏为乞恩,不许。言官数劾奏.同治元年(1862),始就逮下狱,谳拟斩监候。大学士祁俊藻等十七人上疏论救,尚书李棠阶力争,谳乃定。何桂清援司道禀牍为词,下曾国藩察奏。曾国藩疏言:“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宜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定罪,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是冬,遂弃市。
《清史稿》:桂清由侍从出任疆事,才识明敏。在两江值英吉利构衅,迭陈应付之策。偕大学士桂良等议税则,多中肯綮,亦不能尽用其言。晚节败裂,误国殄民,虽廷议多有袒之者,卒难挠公论云。陆建瀛、何桂清皆以才敏负一时之望,膺江表重寄。建瀛当军事初起,不能预有规画,临事仓皇。桂清无料敌之明,又失效死之节。二人者身名俱陨,罪实难辞。青麟受事於危急之秋,艰难支拄,终以越境被诛,论者犹有恕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