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第十一中学始建于1958年,建校时仅十余名教师、4个教学班、百余名学生。现校位于西宁市城中区南大街与南绕城路交会处南侧,是一所初级中学。学校占地33亩,校舍总面积58200平方米,在校学生约2800(人数有变,因三中初中部又调来5个班,而十一中高中部除高三外全部调往三中)人,44(也有变,原因同上)个教学班。
教职工167(有人被调往三中,故人数有变)人,高级教师30人,中级教师76人,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近年来,十一中本着“为学生发展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涌现出多名省、市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并有“十佳校长”“十杰教师”、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获得者。
在过去的几年里,学校发展稳中有升,连续被评为西宁市教育局政绩突出单位。先后被评为“西宁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青海省标准化学校”、“省级无烟单位”、“青海省实验示范学校”、青海省和西宁市的“文明单位”、青海省和西宁市的“绿色学校”、“青海省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青海省平安校园示范校”、“西宁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西宁市创卫示范学校”和西宁市“联片教研”实绩突出单位、省级精神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为学生发展奠基,对祖国未来负责”的办学理念,以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用人机制,形成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老师们用“启迪、塑造”的教风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培养学生形成“道德自尊、学习自强、生活自理、是非自辨”的素养。
“立足课堂、经营课堂、走内涵发展之路,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效”,已成为十一中人的责任和使命。“明礼、诚信” 十一中精神文化内涵孕育其中。
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
名师出高徒,教师以何种方式推行教学理念,决定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成败。如今,培养骨干教师已成为这所中学软件建设的精品项目,致力于打造“名师工程”,制定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和奖励机制,锻造出了一支适应课改需求的高素质队伍。
推行“走出去,引进来”的教师培训模式,手拉手结对浙江采荷中学、湖北红安二中、襄樊三十五中等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学习,引进了一系列发达地区教育前沿的先锋思想。结合本校现实条件制定的校本培训制度、计划,试行并逐步推进于课改的所有环节中。
聘请外地教育专家和省市科研工作者走进校园,教育讲座已成为该校学术交流的一块牢固阵地,百家争鸣的教研活动,让办学思路成为活水,一专多能而非高分低能的“素质教育”,正冲击着校园“应试教育”的坚冰。
以提高全体教师素质为中心,以骨干教师培养为重点,以完善教师评价和奖励机制为动力,奠定了西宁市十一中应对新世纪素质教育挑战的稳固基石,确立起青年教师“入门——合格——骨干——带头人——名师”的梯级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的和谐效应
在西宁市第十一中学,无论走进塑胶操场、多功能厅、信息平台、语音教室、校园文化墙还是图书阅读室,完备的硬件设施都给予学生空前强大的功能支撑。同时,常规管理,活动组织功效,学生自主学习是相得益彰的校园管理模式。该校的课程改革,由此在硬软件环境建设的齐头并进中发挥出教规与自律相互和谐的巨大效应。
教与学是矛盾的统一,该校确立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动态系统控制手段,以充分保障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正在摒弃被动学习、填鸭教育的陈旧方式。
该校遵守教学常规规范的科学性,解决了教案常规和教学监控评价的认识问题,制定出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秩序、作业批改和教学监控的成套制度,提出具有特色的“10 25 10”的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景,引导新课——设计问题,思考探究,讲析交流,落实双基——检测反馈,知识拓展,总结规律。
学校教育告别了教师的“一言堂”,实现了学生“学”的愉悦性、自主性、选择性、自信力的精神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同时建立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和学校评价的多元结构上,新模式课程改革,彰显育人环境的和谐。
课程改革的永续动力
西宁市十一中以科研引导教学,支撑起现代特色教育的框架,走出了一条教育理念和实践从简单薄弱到发展增强的路子。
从“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差距即方向、成长即成功”入手,十一中教科研组织建章立制,申报科研课题,承担课题攻关,发动教师全员参加教研活动。
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编著了《礼仪常识》、《书法教程》、《奥运知识百问》,出版学刊《南凤学苑》。统一教科研和教学服务,举办教师论坛,2007年全校的科研投入达到62.3万元,促成开放式教研在区域内的联片深化。
开放办学、开放教学带来的是课程改革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联片教研引进了兄弟学校的智力资源,拓展了教育视野,也推出了十一中《南凤学苑》的交流平台,推出了课前两分钟时政教育引导课程等兴趣教学的多项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