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塾阶段(1917—1933年)
1917年贾小庄、纸房街与殷家庄村民自筹资金,创建了“殷刘堡私塾”(也有称殷刘堡小学的神经病学校)地点在通济桥西头,纸房街东南的尕庙内。
1920年,贾小庄下石巷村民又自筹资金,在娘娘庙内办起私塾,称作“下石巷私塾”或“下石巷私塾小学”。
二、私塾改为初级小学阶段(1933—1949年)
1929年,青海建立省制,1931年,青海省教育厅正式成立,岁后,在全省推行“短期义务教育”,并且制定了“学龄儿童强迫就学办法”,通令禁用旧教材,废除“忠君”、“尊孔”的教育宗旨,要求所有私塾一律改为学校,在这种形势逼迫下,1933年,贾小庄下石巷私塾改为“贾小庄初级小学”,将原殷刘堡私塾改为纸房街初级小学。
1944年,西宁县以马步芳父(马麒)、叔(马麟)名号,将贾小庄初级小学改名为“麒麟小学校”。次年6月,省教育厅报请省政府批准,将“麒麟小学校”改名为“贾小庄国民学校”,批文谓“本府为课小学教育发展起见,饰将原有西宁县立麒麟小学校改名为”贾小庄国民学校“。并委任包锦春为该校校长。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西宁市将纸房街初级小学并入贾小庄国民学校,改名为西宁市贾小庄中心国民学校。
与此同时,1938年中英庚软董事对设立的湟川中学在西宁城内借用民房成立。1942年,由城内中营房街迁到贾小庄新址。
1949年青海解放后,将原“湟川中学附小“与原”贾小庄中心国民学校“合并,改名为西宁市第四完全小学。
1954年,又将第四完小改为“西宁市贾小庄小学”。
湟川附小及原贾小庄中心国民学校实为贾小庄小学前身。
三、贾小庄小学在曲折中发展(1949—1979年)
1949年9月,西宁解放后,将原贾小庄国民学校改为西宁市第六完小。原国立潢川中学改为青海省立西宁第一中学,原湟川附小改名为西宁一中附小。1950年6月,又将第六完小并入一种附小。改名“西宁市第四完小”。1954年8月,又将第四完小从原湟川附小址,迁入廖家花园(即贾小庄小学现校址)。并且改名为“西宁市贾小庄小学”。解放处的四年当中,学校梁迁校址,三易校名。从1954年之后,“贾小庄小学”的名称却一直延续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了。
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学生人数仍在不断增加,学校规模在不断壮大,教育教学质量在曲折中得到不断提高,为高一级学校,湟川中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学生,为社会培养了有用的人才,1966年9月17日,学校在应届毕业生王利庆,为抢救落水的同学,献出了年仅15岁的宝贵生命,中共西宁市委、市文卫局、共青团市委联合发出通知,在全市开展学习王利庆的活动,西宁市人委还将该校“六一”班命名为“王利庆班”。
四、贾小庄小学进入大踏步前进的阶段(1979—2003年)
1976年10月,结束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教育工作实现了四个现代化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日益深日人心,出现了全党抓教育,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大好局面。
恢复和建立了教育教学研究机构。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1985年,国家又颁布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青海省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针,从实际出发,作了大量工作,在这一时期,贾小庄小学不仅改善和充实了教学设备,同时还新建了占地3246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内设教室25间,以及办公室、图书室、电教室等,学校面貌焕然一新。贾小庄小学又迈进了大踏步前进的历史阶段。
贾小庄小学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校园闭路电视教学系统、教学评估系统、卫星地面接收站、苗苗电视台,并于教育教学配套了一定数量的电子音像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学校26个教学班全部配齐了“四机一幕一柜”,有6个班建成了普通多媒体电教室(即“五机一幕”)。
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以德育工作为核心,以母校少年王利庆为榜样,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学生思想品德良好率达99%,学校少先队被评为“全国雏鹰大队”,“全国少年优秀基层组织”,学校还建立了32个活动小组,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天地,学生的参与率极高。不少学生作品在国际、国内、省市的各类比赛中获奖。学校还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教育科研促教改,分别承担了国家级、市级课题实验,不断探索创新,大胆近行CAI教学尝试,促进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从1991年起,贾小庄小学连续10年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学校”,学校先后获得“区文明单位”、“市校容校貌先进单位”、“市学校民主管理先进集体”、“是模范集体”、“市文明单位”、“曲优秀党支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省育人先进集体”、“省红旗团支部”、“省家长学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贾小庄小学已经成为省、市、区的一所窗口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