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荞麦的种植并不普遍,《齐民要术·杂说》中虽然关于荞麦的记载,但现在一般认为,“杂说”并非贾思勰所作,而可能出自唐人之手。有说《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附出的“瞿麦”即荞麦,但仅是一家之说。农书中关于荞麦最为确切的记载则首见于《四时纂要》和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同时,荞麦在有关的诗文也累累提及。因此,一般认为荞麦是在唐代开始普及的。
唐代随着荞麦种植的普及,荞麦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总结。《杂说》的篇幅不长,可唯独对于荞麦的记载却很详细。《杂说》首次记述了荞麦的耕作栽培技术,并特别强调适期收获。“凡荞麦。五月耕。经三十五日。草烂得转并种,耕三遍。立秋前后皆十日内种之。假如耕地三遍,即三重着子。下两重子黑,上头一重子白,皆是白汁,满似如浓,即须收刈之。但对梢相答铺之。其白者日渐尽变为黑,如此乃为得所。若待上头总黑,半已(以)下黑子尽落矣。”这表明当时人们对于荞麦的成熟特性及其后熟作用,已有所认识。
《四时纂要·六月》有“种荞麦”一条说:“立秋在六月,即秋前十日种,立秋在七月,即秋后十日种。定秋之迟疾,宜细详之。”宋代有关荞麦栽培技术的记载不多,但宋人对于荞麦的生理生态方面,却有不少的认识,北宋陈师道在《后山丛谈》中提到了荞麦与气候和物候的关系,“中秋阴暗,天下如一。荞麦得月而秀。中秋无月,则荞麦不实”。
朱弁在《曲洧旧闻》中对于形态和生态有详细描述,其曰:“荞麦,叶黄、花白、茎赤、子黑、根黄,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结实时最畏霜。此时得雨,则于结实尤宜,且不成霜,农家呼为‘解霜雨’”。元代对于荞麦栽培技术又有了新的认识。一是在播种量和播种方法方面提出“宜稠密撒种,则结实多,稀则结实少”。二是针对荞麦的易落粒的特性,在收获方法做了改进,采用了推镰收割,王祯《农书》说:“恐其子粒焦落,乃用推镰获之。”
《农器图谱》中还详细地介绍了推镰的构造和功用,可以看出推镰是最早的一种收割机,而荞麦则是最早使用机械收割的作物。
荞麦的栽培比较简单。因为它的全生育期极短。可以在主作收获后,补种一熟荞麦,既增加复种指数,又便于与其他作物轮作换茬。这种情况在明清时期比较普遍。《天工开物》说“凡荞麦南方必刈稻,北方必刈菽稷而后种”。《农圃便览》也说收稷后“将地种养麦”。《马首农言》亦说“荞麦多在本年麦田种之”。明代《养余月令》、清代《救荒简易书》等都指出荞麦可与苜蓿混种,至“刈荞时,苜蓿生根,明年自生。”《农桑经》主张“田多者,年年与菜子夹种”。
荞麦作为一种传统作物在全世界广泛种植,但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很小。世界性荞麦多指甜荞,苦荞在国外视为野生植物,也有作饲料用的,只有我国有栽培和食用习惯。全球荞麦种植面积700~800万公顷,总产量500~600万吨,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中国、波兰、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前苏联为世界荞麦生产大国,种植面积约300~400万公顷,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近一半,平均每公顷产量约615kg,总产量约200余万吨。
中国的荞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种植面积曾达到220万公顷,总产量为90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405kg,但由于受荞麦自身生物学特性和农民长期栽培习俗的影响,中国荞麦过去主要作为救灾补种、高寒作物对待,耕作粗放,产量低,产销脱节,商品率很低,加之农业生产的发展和高产作物的推广,因而播种面积逐年减少。
近年来农业、医学及食品营养学等方面的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不仅营养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而且含有其它粮食作物所缺乏和不具有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预防和治疗功能,因而受到各国的重视。荞麦生产和保健食品开发呈现新的发展势头,荞麦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也正在提高。
据1986年不完全统计,全国20个省区荞麦种植面积为72.2万公顷,总产51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05公斤。其中苦荞约17.6万公顷,总产22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1249.5公斤;甜荞54.6万公顷,总产29万吨,平均每公顷产量为531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