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古称吐铁。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吐铁一名泥螺,俗名泥蛳,岁时衔以沙,沙黑似铁至桃花时铁始吐尽”。泥螺分青沙泥螺和黄沙泥螺二种(亦说三种,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黄夹青泥螺)。青沙泥螺又称沙螺,生长于青沙滩涂,黄沙泥螺则产于黄沙滩涂。两种泥螺的区别在于,黄沙泥螺壳背上映一道暗黄色、青沙泥螺却没有,黄沙泥螺品质高于青沙泥螺。如东的黄沙泥螺质量上乘,以其壳薄、丰满、肉软、鲜嫩闻名。它躯体肥厚,肉实爽口,清香味醇,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因其蛋白质中有较高含量的谷氨酸,所以肉味格外鲜美适口,并且还具有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和生津液等食疗功效。
如东海边的泥螺都是野生的,当地人都称为“黄沙螺”,在沿海的主产地中,这种泥螺价格较高。
泥螺密集地爬行在沙滩上,没多长时间,记者就捡了不少。
泥螺,顾名思义,有泥。这人吃下了泥,肚子肯定不好受。相传,“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到一地为官,当地豪绅邀他赴宴,他误把宴席上擦嘴的馒头给吃了,丢了脸面。过些日子,郑板桥回请豪绅吃饭,特地安排了当地没有的泥螺,豪绅没有吃过,但看郑板桥吃得津津有味,也吃了起来,结果是连带螺肚里的脏东西和泥一块儿吃了下去,出尽洋相。如今的人们想到了吐沙的办法,就是预防这种尴尬的发生。
在沿海地区,泥螺的吃法主要有生呛、酱爆、水煮三种。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厨师是怎么做的这道美味的。
从爆炒辅料到泥螺下锅,不到一分钟,酱爆泥螺就出锅了。
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成份,营养丰富。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间还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