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叉角羚体型中等,体长141米,尾长7.5-10厘米,肩高87厘米,成体重47-70千克,雌体比雄体小;雌雄均具永久性的角,雌羊的角比雄羊小、不分叉,而公羊的角比较有特点,端部分叉,类似鹿科成员。角为骨质,不具空腔,亦不分杈。其外为带毛的外鞘,在每年的繁殖季节后脱落,脱落前在老鞘的下面长出新鞘。角直立、侧扁,尖端向后弯曲。角长约25厘米。背面为红褐色,颈部有黑色鬃毛,腹部和臀部为白色,颊面部和颈部两侧有黑色块斑;毛被下面为绒毛,上覆以粗糙、质脆的长毛,叉角羚春季换毛,毛结构上含有复杂的气室,有着优良的保温功能。遇险时,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这是向同伴告警的一种特殊信号。
叉角羚科的史前成员有结构更为复杂的角。叉角羚的角基为骨质(类似牛科),不会脱落,但由角质和部分被毛混合形成的角鞘则年年脱落(类似鹿科)。叉角羚长角的速度远快于牛科动物。介于洞角与鹿角之间的一种角型。骨心不分叉而角鞘具小叉,分叉的角鞘上有融合的毛,毛状角鞘在每年生殖期后脱换,骨心不脱落。这种角型为雄性叉角羚所特有,而雌性叉角羚仅有短小的角心而无角鞘。
按比例来算,叉角羚的眼睛是北美有蹄动物中最大的,直径达50毫米;其生长位置相比其他食草动物更靠外、靠上。这使它拥有更广的视野,更容易发现靠近的天敌。而且视觉特别发达,能看到相当于人用8倍双筒望远镜看远处的效果。但近视能力差,10米开外的人如果不动的话,叉角羚将很难察觉人的存在。叉角羚是天生好奇的动物,喜欢靠近一些没有明显威胁特征的新东西。猎人常常利用这一点,静坐一处挥动白手帕,来引诱隐藏的叉角羚现身。
与其他反刍的偶蹄动物不同,叉角羚的蹄子没有上蹄(dewclaw)结构,而且侧趾全部消失(这可以看出叉角羚是一种高度进化的偶蹄动物)。
栖息环境
叉角羚以草、灌木、芦苇等为食。叉角羚生活在宽阔的草原和荒漠地带,地形海拔在900-2400米为多。
生活习性
喜群居,夏季组成50-100头左右的小群活动,冬季则集结成上千只的大群。遇到敌害会用竖立臀部白色的长毛和打响鼻的方法向同伴报警。以尿液和蹄印标记领土。以仙人掌、草、灌木叶子、芦苇等为食,但仍然长有适合吃草的高齿冠牙,偶尔食草。能用前脚挖掘被雪所掩埋的植物。如能获得足够的青草,可以不饮水。善游泳。为寻找食物和水源,一年中常进行几次迁移。性机警,视觉敏锐,能看到数公里外的物体。遇险时,臀部的白色毛能立起,这是向同伴告警的一种特殊信号。
叉角羚是美洲大陆奔跑速度最快的兽类,是西半球跑得最快的动物,也是地球上奔跑速度仅次于猎豹的动物(耐久力远强于猎豹)。最高时速达100公里。而且有着惊人的耐力。能以90公里的时速维持奔跑达11公里之久,一次跳跃可达6米。猎豹对高速奔跑的适应是进化出了弹性良好的脊椎骨,而叉角羚敦实的体形对奔跑的适应在于细长的四肢和增大的心脏。高速奔跑中细长的四肢能跃得更远,叉角羚一跃可达4.5-6米远;增大的心脏有利于氧的代谢,减少运动产生的氧债。与鹿不同,叉角羚跳高能力特别差,不能跃过围栏,所以长距离的围栏往往会阻碍叉角羚的迁移。
分布范围
叉角羚分布于北美洲西部的开阔地带,北起加拿大南部,南到墨西哥北部,擅长奔跑,是美洲奔跑速度最快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