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得志
杨得志,原名杨敬堂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毕业于抗日军政大学和南京军事学院。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十一师连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一团团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团长,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等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第十九兵团司令员兼陕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战役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主要经历
国内革命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武装组成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并随部队到井冈山;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0年,任红4军第11师通信警卫排排长、特务连连长、炮兵连连长。
1932年,任红15军第45师新编第93团长、红1军团第7师20团团长、第1师1团团长。曾奉命率红1团,打退国民党军队3个师的进攻,受到总部的表彰,并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0月,参加长征。
1936年,任红2师师长,率部参加西征和山城堡战役。
1937年,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
1937年,任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团长,参加平型关战役。
1938年,任第344旅副旅长和代理旅长,于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两岸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9年,任冀鲁豫支队支队长,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创建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0年,任八路军第2纵队司令员、冀鲁豫军区司令员,组织军民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944年4月,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1旅旅长。
解放战争
1945年8月15日,任晋察冀军区第1和第2纵队司令员,参加邯郸战役、正太战役和青沧战役。
1947年6月,任晋察冀野战军司令员,指挥保北战役、清风店战役;11月,指挥石家庄战役,开创了夺取坚固设防城市的先例。
1948年5月,任华北军区第2兵团司令员,指挥冀热察战役和察绥战役。
1949年3月,率部参加太原战役。
建国之后
1950年,兼任陕西军区司令员,组织部队参加修建宝(鸡)天(水)铁路和屯田垦荒。
1951年2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9兵团司令员,率部参加第五次战役和秋季防御作战。
1952年,任志愿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指挥上甘岭战役。
1954年,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并兼任该系主任。
1955年4月,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
1969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武汉军区司令员。
1979年1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指挥云南方向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
1980年起,任国防部副部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委员,参与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
1987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病逝,终年83岁。
主要作品
《大渡河畔英雄多》,收录在1957年7月出版的《红旗飘飘》第二集,1963年被编进全国初中语文课本。
《突破乌江天险》,收录在1960年出版的《星火燎原》第三卷。
《横戈马上》,回忆录,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1984年12月第1版。
《为了和平》,回忆录。1987年,长征出版社出版发行。
《杨得志回忆录》,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3年1月第1版;广播纪实作品。
所获荣誉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