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唐朝时期,乌龙山上建有乌龙庙,位于乌龙山炮台西侧,乌龙山因庙而得名。
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乌龙山炮台始建,是南京最早的炮台之一。
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政府在乌龙山顶中部,重修乌龙山炮台。共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其中有明台5座,暗台11座,装炮21门。据民国《首都志》载:长江南岸乌龙山有滨江暗炮台七座,安炮七尊;明炮台三座,安炮四尊。山矶头暗炮台四座,安炮四尊;明炮台二座,安炮六尊。
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铁良在《密查沿海各省防备折》中说:“金陵一路炮台,乌龙山扼下游来路……”,当时的乌龙山装备了后膛炮、快炮12门,配备官兵一百多人。据记载,清末名将吴长庆(浦口至今还保留纪念他的吴武壮公祠)曾率领庆字营500名官兵,在乌这一带驻守过。
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乌龙山炮台更名为乌龙山要塞炮台,受南京江宁要塞司令部指挥。山上有乌龙庙,庙东一里许之另一山头上有一座老炮台,即龙台。共有炮位14个,另有台长室、士兵室、操场、守卫室、弹药库、地道、水池、瞭望所等附属设施,规模很大。甲一台的四门高射炮都安装在乌龙庙的东北侧,在龙台之西,一方面与龙台合力防江,一方面与甲二台台力防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2月中旬,该炮台在阻击日军进攻南京时发挥了重大作用。日军侵占南京后,将乌龙山炮台全部拆毁。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未予恢复重建,乌龙山炮台遗址尚存。
自然景观
乌龙山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地处尧新大道与恒园路交叉口西北部,长江南岸约1公里处,是长江上的重要要塞,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乌龙山主峰海拔72米,山势平缓,与周围丘陵延绵相连,遗留有乌龙山炮台遗址。乌龙山公园建于1998年,占地面积3.64平方公里。除自然原生树木外,近年种植乔木100余种、30万株,灌木及花卉10大类、9万余株,园内还建有凉亭、太湖石假山,按春、夏、秋、冬4个景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