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诊法(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海淀区
(3)保护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铁路总医院)
2、中医诊法(王氏脊椎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西城区
(3)保护单位:北京达康神韵技术发展公司
3、中医诊疗法(清华池传统修脚术),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西城区
(3)保护单位: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中医诊疗法(中医络病诊疗方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
(3)保护单位:河北以岭医院
5、中医诊疗法(脏腑推拿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保定市
(3)保护单位:保定得复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6、中医诊法(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平遥县
(3)保护单位:平遥县道虎壁王氏妇科保护协会
7、中医诊法(朱氏推拿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3)保护单位:华东医院
8、中医诊疗法(顾氏外科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3)保护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9、中医诊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3)保护单位:上海传承导引医学研究所
10、中医诊疗法(丁氏痔科医术),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
(3)保护单位:南京市中医院
11、中医诊疗法(扬州传统修脚术),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3)保护单位:扬州陆琴脚艺三把刀发展有限公司
12、中医诊疗法(董氏儿科医术),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
(3)保护单位:宁波市中医院
13、中医诊法(张一帖内科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1年(第三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
(3)保护单位:歙县新安国医博物馆
14、中医诊疗法(西园喉科医术),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歙县
(3)保护单位:黄山市西园喉科药物研究所
15、中医诊疗法(买氏中医外治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
(3)保护单位:周口市买氏中医文化研究会
16、中医诊疗法(毛氏济世堂脱骨疽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新蔡县
(3)保护单位:新蔡县毛氏济世堂药业有限公司
17、中医诊疗法(镇氏风湿病马钱子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
(3)保护单位:咸宁麻塘风湿病医院有限公司
18、中医诊疗法(一指禅推拿),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珠海市
(3)保护单位:珠海市香洲区一指禅推拿中医门诊部
19、中医诊疗法(贾氏点穴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14年(第四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广东省深圳市
(3)保护单位:深圳华武非物质文化遗产点穴疗法保护中心
20、中医诊法(中直单位),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06年(第一批),新增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3)保护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21、中医诊疗法(应氏奇穴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22、中医诊疗法(绍派伤寒),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绍兴市
23、中医诊疗法(津沽脏腑推拿),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天津市南开区
24、中医诊疗法(李仲愚杵针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
25、中医诊疗法(丁氏推拿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26、中医诊疗法(朱氏妇科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
27、中医诊疗法(摸骨正脊术),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
28、中医诊疗法(海西民间青盐药用技艺),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29、中医诊疗法(陈氏蜂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南省郴州市
30、中医诊疗法(张氏经络收放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
31、中医诊疗法(宋氏中医外科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
32、中医诊疗法(南少林理筋整脊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
33、中医诊疗法(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朝阳区
34、中医诊疗法(祁门蛇伤疗法),编号:Ⅸ-2
(1)批次/类型:2021年(第五批),扩展项目
(2)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
中医诊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名医秦越人(扁鹊)擅长“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
《黄帝内经》根据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理论,对诸多诊法作了具体描述,并阐述其综合运用的原则,在方法上奠定了“四诊”基础。
西晋王叔和撰集《脉经》,承前启后,确立中医脉诊的方法。
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继承完善着中医的诊法,形成了大量有关诊法的典籍,如宋代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明代《敖氏伤寒金镜录》、清代的《望诊遵经》等,累积存世的诊法著作有近百种。
第一、舌诊的现代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舌诊的研究已从临床的肉眼观察进入到细胞、亚细胞水平,并且运用血液流变学、血液动力学、微循环、组织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量元素分析等多种现代科学的实验手段对舌诊进行研究,使中医舌诊在客观化、规范化方面取得进展。
第二、望诊的现代研究
望诊是中医诊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测色仪、色差计、信息诊断仪、热像仪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使望诊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为望诊提供了定量、定性依据;运用毕物伞息律原王单,已涌现出如耳诊、穴位诊、甲诊、掌诊、指诊、指纹诊、尺肤诊、第二掌骨侧诊等全息诊法,使望诊的范围在不断拓宽。
第三、闻诊的现代研究
近年来的医学研究中,利用声音的特性对其频率、振幅、持续时间进行分析,运用声谱仪、语声仪、喉声气流图仪、频谱分析仪等结合电子计算机对语声、咳嗽声、肠鸣声、呼吸声等进行了初步观察,为闻诊的客规化迈出可喜的一步。
第四、切诊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试图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中医诊查方法的规范化、客观化、标准化研究,在切诊中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脉诊和腹诊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中医诊法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四诊”的方法诊察疾病。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身体有关部位及其分泌和排泄物等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包括望舌、望神、望色、望五官、望形态、望络脉等。其中望舌即舌诊,指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变化,以判定病情、推测预后,是望诊的重要内容。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病人声音、嗅其气味以了解病情的诊断方法。听声音指通过声音了解病人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等声音变化;嗅气味则是凭嗅觉嗅病人口气、体气和排泄物等异常气味。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陪诊人进行系统而有针对性询问,是全面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
切诊是医生运用手的触觉,对病人寸口脉及体表特定的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体验,从而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切寸口脉和按诊两部分。寸口是人体脏腑气血交会之处,独取寸口的方法,在汉代成书的《八十一难经》中就已经形成。
中医诊法原理是指中医实施诊病方法的思维方式。熟悉并掌握中医诊法原理,也即思维方式,对于正确运用中医诊病方法有指导作用。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局部病变是全身病理反应在局部的体现。因而,全身的病理变化可反映于局部,局部可反映和体现于全身,任何内脏的病理变化都必然会通过种种迹象表现于体表,而通过审察种种表现于体表的症状和体征,就能测知其内在的疾病本质,这便是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所在。
中医诊法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司外揣内
“司外揣内”是《内经》首创的诊法原理。《内经》认为,人体是一个内外相应的统一体。五脏六腑在人身之内虽不可见,但其一切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必然有其相应的现象反映于体表,因此认识了现象与本质间的辨证关系,作到“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那么临证对深藏于内的脏腑病证就会做到“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同上)一样的明晰清楚,这便是《内经》所提到的“司外揣内,司内揣外”的诊法原理。
(二)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是中医诊法的又一基本原理,是指医者通过患者细微的变化就可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机体局部的变化,蕴含着整体的生理、病理信息。这一原理体现于中医诊法的诸多方面,如《灵枢·五色》篇中的五色明堂诊法即是其例,原文论述了五脏六腑、形体肢节的病理变化在面部的反应区域,然后根据面部的色泽之浮沉、清浊、泽天、散抟和上下等情况,可以辨别疾病的性质、部位、间甚、新久,推断疾病的发展、转归及预后等,进而根据色部的变化以调治疾病,这便是察面部色泽以测知全身病变的具体描述,也是“见微知著”原理的应用实例。再如独取寸口诊法,是通过诊两手寸口脉,以候全身五脏六腑的病证,而详审寸口之三部九候,以推断全身疾病的方法沿用至今。此外,耳廓的不同部位能反映全身各部病变;舌与内脏关系密切,故舌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盛衰及病证的寒热虚实;五脏六腑皆上注于目,故诊目可了解人体的神气盛衰,并以此可察全身脏腑器官的变化,等等。大量的实践证明,某些局部的改变,确实可以作为诊断全身疾病的依据。
(三)以常衡变
“知常达变,以常衡变"是中医诊治法自古以来所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条原则强调医者必须在掌握正常生理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那些与正常现象有所区别的太过、不及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变化规律。中医诊法中的望、闻、问、切诸法,莫不据此。从常中求异,以常测变,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就是所谓的“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诊法原理的应用。
中医诊治是一门独具特色的学科,其特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整体察病
“整体察病”就是要把疾病看成是患者整体失调的表现,既要细察机体的外在表现,以详审机体内在的异常变化,同时还应当把患者与外在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诊察,全面地了解病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在脏腑与体表的形体官窍之间密切相关,当人体脏腑、气血、阴阳协调平衡,能适应社会、自然环境的变化时,便是身心健康的表现。如果内外环境不能维护其一定范围内的和谐一致,便可发生疾病。因此人体一旦患了疾病,局部的病变就可以影响于全身,脏腑的病变可以造成气血、津液、阴阳、营卫的失常和精神情志活动的障碍,任何局部的病变,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整体而具有整体性的变化。
疾病的发生是机体自身整体失调的结果。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沟涌和感应传导,将六腑、形体、官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并通过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的统一活动。各脏腑组织虽然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之间又紧密联系,相互协同,互相制约,共同维持着机体生理状态下协调平衡的总“画面”,因此人体一旦发生疾病,就是整体失调的反映。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盛衰变化有关,而局部的病理变化又可对全身产生相应的影响,例如目赤肿痛多为肝火上炎所致,而肌肤疮疡又可引起全身性的热象。所以根据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就能判断其内脏病变,每一局部出现的病理变化实为整体失调的结果。中医诊断学就是从人之整体及人与外在环境(社会的、自然的)关系中,全面地认识疾病,从整体的、宏观的角度把握疾病的本质。
(二)诸诊合参
“诸诊合参”是指诊察疾病时要将诸法相互参合,全面、客观地了解病情,并把所收集的全部病情资料进行综合考察。
中医诊法种类虽多,但彼此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临床上应当注意综合运用,相互对照参考,才能获得全面的信息,对病情作出正确的判断。诸法合参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四诊合参,即望、闻、问、切的配合运用。只有诸诊合参,全面获取病史资料,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疾病作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诸诊是从各种不同角度检查病情,所搜集的资料各有不同意义。在诸诊合参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兼参其他诊法。古代的医家往往把时辰、运气、体质等内容融会贯通于诸诊之中,说明任何疾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都不能孤立地对待,应该联系到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惯、性情好恶、年龄长幼、体质强弱、性别之男女等诸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考察。
实际上,临床诊病时常常难以将诸诊截然分开,比如对排出物的诊察,往往既要望其色、质、量,又要兼闻其气味,同时要问其排出时的感觉。另如在进行腹部按诊时,要望其腹之外形,腹壁之色泽,叩其腹而听其声,并通过切按而知其冷热、软硬,及对按压的反应等。这都说明临证时必须做到诸诊合参,全面诊察。
(三)辨证求本
“辨证求本”是指在对病证诊察分析时,必须寻求导致病证发生的本原,为进一步治疗用药提供依据。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是机体在诸种致病因素作用下,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营卫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然后又通过种种症状、体征表现于外。然而这些症状和体征,都是疾病过程中的外在表象,虽可反映本质,然却不等于本质,而且有些表象和内在本质还有相当的差距,这就要求医者要熟练地运用中医理论,对诸诊所搜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探明其病位,识别其病情,判断其邪正关系及病变发展趋势,寻求其本质,才能指导治疗。例如同样是失眠症状,就有心’肾不交之失眠、心脾两虚之失眠、食滞胃脘之失眠、胆郁痰扰之失眠、心血虚之失眠、心阴虚之失眠等不同证型,只有结合诸诊资料,全面分析,辨证求本,才能探明引起失眠之本质所在,也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辨病辨证相结合
在中医学中“病”和“证”是密切相关的两个不同概念。辨证是在诊法的基础上,运用中医理论,经过逻辑思维,对临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揭示疾病现阶段本质变化的诊断方法和认识过程。
辨证方法是医生识别证候、探求病因、分辨病位、区别病性、审察病机和病变趋势的具体手段。中医辨证是临床思维的重要形式。正确地运用各种辨证思维方法,既善于综合考察病人各方面的情况,又重视分析病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具体反应,强调病变阶段邪正斗争的结果。具有综合判断与具体分析、注重整体与灵活应变相统一之思辩特点。辨证时要正确处理临证资料。辨证能从全面、详细而又复杂纷繁的临证资料中,立足于疾病现阶段的变化状况,判断先后因果,分辨轻重缓急,分清矛盾主次,抓住主要症状,并据此揭示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例如失眠是一个症状,若与心悸、心烦、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苔少津、脉象细数并见时,则为心阴虚证;若与心悸、面色萎黄不华、唇舌甲色淡、脉象细弱并见时,则为心血虚证;若与心悸、面色萎黄、腹胀纳差、便溏乏力等症状共见时,则为心脾两虚证;若与惊悸、头晕目眩、舌苔黄腻、脉濡数并见时,则为胆郁痰扰证。辨证就是要立足于最突出的主要症状,然后由此及彼地将那些与主症相关的其他症状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辨别它们相互之间是否构成特定的证候。因而辨证具有从症辨证、突出联系、从现象探求本质的特点。
“病”与“证”的概念不同。疾病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出现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病理过程。疾病常表现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各阶段的相应证候。如伤寒病就有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少阴证、厥阴证之分;温病有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不同。I临证时辨证和辨病都很重要。辨病有利于从疾病的全过程上把握疾病的本质,辨证则有利于随时掌握疾病特定阶段的病位、病理及邪正盛衰。临证时可以先辨病而后辨证,也可先行辨证而后辨病。这是因为经过辨病确定了病名,便可根据该病的一般规律提示常见的证型,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也可先辨证而后进行辨病,当疾病的本质反映不够充分时,则辨证不仅有利于当前的治疗,而且可以通过对证的认识,有利于对疾病本质的揭示,从而确定其病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既重视了疾病的一般矛盾,又能抓住疾病特定阶段的特殊矛盾,所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诊法的又一显著特征。
中医诊法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疾病的方法,其潜在的科技与人文文化内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