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乃至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20世纪60年代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的辉煌,也是中国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南京长江大桥是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公路桥全长4589米,桥下可通行万吨轮船。南京长江大桥是继武汉长江大桥、重庆白沙陀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也是三座大桥中最大的一座。大桥铁路桥将津浦、沪宁两铁道线正式贯通,从北京可直达上海,自此京沪铁路的贯通无长江阻拦。其中江面上的正桥长1577米,其余为引桥,是中国桥梁之最。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 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岩床埋在正桥河床33~47米以下,9个桥墩基础分别采用重型混凝土沉井、钢沉井加管柱、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钢板桩围堰管柱等基础。正桥10孔钢筋梁中9孔为160米跨度,采用优质合金钢杆件在现场铆接拼装架设。
南京长江大桥所设计的铁路引桥由北岸林场车站出岔,南岸经孙家洼至南京站接轨。区间距离22公里。铁路桥面为双线,宽14米。线路铺设长轨,为无缝线路。公路桥面净宽15米,为4车道。两侧各设净宽2.25米人行道。全桥长度的铁路部分6772米,公路部分4588米,其中江面正桥长1576米。最高通航水位为 8.27米,桥下净空为24×120米,可通航5000吨级以下轮船。桥梁载重,铁路为中—24级,公路为汽—18级。主桥及引桥完工后,南岸建分岔落地公路桥(亦称回龙桥),长409米。公路桥面和地面车辆可由此上下。
南京长江大桥正桥南北两端各建长97.6米复堡式桥头建筑,通称大小堡。大堡由承受铁路、公路荷载的前后双层钢梁及两侧塔楼建成。塔楼共10层,顶端形为三面红旗。自地面至顶尖高70.4米。公路桥面至顶尖30米,为混凝土空腹结构。大、小堡内均设有电梯。大堡底层设宽敞的会议(休息)厅,大堡上层设有平台,另有雕塑座,可供国内外宾客观光旅游。
南京长江大桥铁路引桥孔浦口岸104孔,南岸48孔。桥梁结构:正桥浦口第一孔跨度128米,为简支钢桥梁,其余9孔为三联3孔等跨160米的连续钢桁梁。钢梁总重31580吨。水中桥墩9座。桥墩基础按4种水文、地质条件,采用4种类型,一种是重型混凝土沉井基础;一种是钢沉井加管柱基础;一种是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基础;一种是钢板桩围堰管柱基础。两岸铁路引桥甚长,因地基土壤松软,故采用跨度31.7米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直径55厘米钢筋混凝土管柱基础方案设计。
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由正桥、南北桥头堡和南北引桥组成。正桥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4车道的宽度,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
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正桥长1576米,其余为引桥,公路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
引桥建有22个富有特色的桥孔,引桥采用富有中国特色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平面曲线部分采用“曲桥正做”做法,即采用直梁按曲线拼装,而不是直接使用曲线梁。
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建筑选用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钟训正等设计的设计方案,桥的南北各有一对复合式桥头堡,大桥头堡一对、小桥头堡一对。
大堡塔楼高70米、宽11米,米黄色,分立于大桥两侧,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桥面,顶端为高5米、长8米的钢制“三面红旗”呈飞跃前进状,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三面红旗的桥头堡在建成后,风靡全国,被多次模仿。堡内有电梯通往桥下的公园、铁路桥(不对外开放)、公路桥和堡顶的平台。
小堡位于大堡向引桥方向68.7米处,结构、外型、颜色与大堡类似,仅体量略小。小堡凸出公路桥面的部分为5米高的灰色“工农兵学商”混凝土群像,各有一座高10余米的工农兵等五人雕塑,为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具有典型的文革文艺风格。
在桥头堡桥面以下部分,大堡侧面写有“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万岁”,小堡侧面写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我们的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等红色大幅标语。这些红色标语在20世纪80年代被铲除,1999年大桥管理处为迎接建国50周年对南堡进行整修时恢复了南堡标语。
南京长江大桥江正桥共有9墩10孔,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墩与墩之间的距离除北岸第一孔是128米外,其余9孔均为160米,桥下可行万吨巨轮。
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2块铸铁浮雕,其中100块向日葵镂空浮雕,96块风景浮雕,6块国徽浮雕。在96块风景浮雕中有20块不重复的浮雕都是描绘祖国山河风貌和歌颂当时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堪称“新中国红色经典”。
人行道旁有150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每对相隔40米。晚上,桥栏杆上的1048盏泛光灯齐放,桥墩上的540盏金属卤素灯把江面照得如同白昼,加上公路桥上的150对玉兰花灯齐明,桥头堡和大型雕塑上的228盏钠灯使大桥像一串夜明珠横跨江上。
工字堡立在大桥南北两岸,用来分隔地面道路和引桥,作为长江大桥引桥的起点,分别立在大桥两侧。工字堡因为顶部每一面都有大大的‘工’得名,红色的。但这么些年,几乎很少人注意到它,因为被广告牌挡住。之所以设置工字堡,据档案记载,是为了诠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大桥南北两岸的桥下,有面积约20公顷的大桥公园,种植着各种花草树木,并有电梯直抵大桥桥面的桥头堡。其中大桥南岸的南京长江大桥南堡公园,还设有展览馆介绍长江大桥的历史。
1960年,南京长江大桥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1985年,描写南京长江大桥的同名文章被编入中国大陆小学语文课本。
2004年5月,南京长江大桥与南京长江二桥入选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期间评出的首届“全国十佳桥梁”。
2009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中国六十大地标”。
2014年7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不可移动文物。
2015年4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2016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2018年1月,南京长江大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2019年4月,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维修文物保护项目入选“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名单。
2019年9月,南京长江大桥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20年8月,南京长江大桥改建工程荣获“2020年国际桥梁大会(IBC)铁路桥奖”。
外地车辆:南京长江大桥全天24小时禁止非本市籍外地号牌机动车、非机动车通行。外地号牌机动车可根据相关通行政策由南京长江二桥、南京扬子江隧道、南京长江隧道等其他过江通道绕行;外地号牌非机动车可通过轮渡通行。
货运车辆:除夜间23:00至次日晨6:00,允许本市籍中型及以下封闭、厢式货车通行外,禁止货车通行。为保障涉及民生的确需通行大桥的货物运输,允许本地中型及以下货车办理通行证后(避开早晚高峰)通行。(专项作业车、挂车参照货车管理)
客运车辆:全天禁止大型客车通行(公交车、本地持通行证通勤班车除外)。
其他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非本市主城号牌摩托车全天禁止通行。
公路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南北交通的要道,公路桥1992年日均通过机动车4万多辆,为建桥的初期通行量的4倍。2011年,大桥公路桥的通行量设计上限为每日1.2万辆,然而由于南京的城市发展,又因为南京长江大桥是当时南京通过长江唯一不收费的过江通道,桥上的车流量日益增加,2011年日均车行量约8万辆,一直处于超负荷状态。
铁路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铁路的第一通道咽喉,自大桥全面建成通车24年来,铁路桥的通过量,1992年全年达到4.58万列,243.18万辆,为大桥通车前南京铁路轮渡全年渡运车辆的2.7倍;1999年通过列车4.5万列、243.4万辆,平均每日通过约60对。2011年,每日平均通过约200对。
航运
南京长江大桥所在的长江下游干流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水域之一。2010年,通过大桥水域的船舶日均达2300艘次,高峰时日通行量接近3000艘次。南京长江大桥有10个桥孔,根据长江航道管理部门规定,大桥第3、4、6、8号桥孔为通航孔(自北桥头堡至第1号桥墩为第1孔,其余自北向南顺序类推),其余桥孔为非通航孔,禁止船舶通过。通航孔设3对浮标,通航净宽80米,通航净高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吴淞高程8.27米)以上24米,迎船面设桥涵标,两侧桥柱设桥柱灯。通航桥孔中,第3孔允许不足300马力的机动船、200吨以下驳船队上行通过,第4孔允许机动船(队)上行通过,第6孔允许400马力以上单船、顶推船队下行通过,第8孔允许机动船(队)下行通过。
旅游观光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景点,也是江苏和南京地区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大桥建成24年间,先后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64批,部长级贵宾637批,国际友人和外国观光者210万人次,港澳台胞和海外华人120万人次,国内各地游客3400万人次。
南京长江大桥纪念馆于2019年2月2日开馆,是南京市第一座为展示大桥历史背景及文物资料而专门修建的纪念馆,由大桥南桥头堡改造而成。在尽可能保留堡内原有物品的同时,增加了大量展品。整个纪念馆主要由“历史意义”、“伟大精神”、“记忆对话”、“科艺价值”、“再励辉煌”等五个部分组成。馆内展出的大量珍贵史料和文物,主要来自江苏省内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市民的捐赠。
纪念馆“历史意义”部分主要通过珍贵史料展示大桥从动议到建设的过程;“伟大精神”部分主要展现大桥建设参与者的风采;“记忆对话”主要由“大桥云记忆”装置和宣传海报专题展览组成,200个记忆盒子每个都容纳着一件讲述“大桥记忆”的物品;“科艺价值”部分则是结合上世纪60年代制作的16米长的大桥模型,全面介绍大桥工程在桥梁结构、施工组织等方面的突破。“再励辉煌”主要展示大桥日常养护工具和文物。在纪念馆筹建期间,部分展品及展览内容已先后在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纽约新当代美术馆等重大艺术活动、场所展出,其中部分展出资料还代表中国参加了2018伦敦设计双年展,在40多个国家馆中脱颖而出,获得特别荣誉奖,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
1968年9月、12月,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公路桥先后建成通车。为了宣传这一伟大成果,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专门拍摄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彩色电影纪录片。1969年5月13日,周恩来总理审查通过这部影片,并指示:“这部影片也可以输出国外。”
1969年5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南京长江大桥胜利建成》邮票,一套四枚,发行量800万套。
2018年12月16日,为了迎接和纪念南京长江大桥修缮后恢复通车和建成通车50周年,同时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中国邮政将发行《南京长江大桥通车50周年》纪念邮资明信片一套,编号JP244,全套一枚,并在南京长江大桥举办首发仪式。明信片邮资图采用南京长江大桥的俯瞰全景手绘图,附图为火车开出双层铁路桥的手绘图,设计中突出“50”及“三面红旗”造型的桥头堡,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体现了南京长江大桥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