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镜湖公园由大小镜湖两部分组成,大镜湖俗称“陶塘”,小镜湖为“汪家田”。由宋代词人张孝祥“捐田百亩,汇而成湖”。镜湖位于市区中心,毗邻繁华的芜湖中山路步行街与鸠兹广场,水面达二百余亩。因其水清可鉴,形似圆镜,“水惟不竞形俱鉴”,故名“镜湖”。
位于小镜湖东北角,原为半岛,64年疏浚小镜湖挖掘成岛,面积10亩,73年兴建迎宾阁。迎宾阁为两层单檐楼阁,飞檐翘角,绿色琉璃瓦盖顶,颇具民族特色,景区内树木葱郁,园径通幽,回廊下芭蕉摇拽,月桂扶疏,岛上树木花卉百余种,南面临湖建有水榭一百余平方米。
位于观岚亭景区东面,呈扇形,面积一百多平方米。84年10月为芜湖市和日本高知县缔结友好城市所建。该园以植物造景为主,栽植了广玉兰、红叶李等名贵树种和草坪。园中央大理石基座上横置一太湖石纪念碑,上书“高知园”。
位于小镜湖南,景区东西走向,座南朝北,85年4月建造,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观岚亭高5米,分上下两层,登高眺望:赭山古塔和缥渺的山光岚气尽收眼底,故名“观岚亭”。亭左是“听雨”长廊,长80米,依湖而建,廊头是一方亭;亭右是一座钢筋水泥曲桥,长100米,桥中平台建一座“邀月亭”,四柱单檐方形。停立亭中赏月观景,景称“曲桥明月”。整个风景区舒朗开阔,布置精巧,曲折别致。
位于大镜湖东南角,向湖中伸出呈半岛状,与烟雨墩对峙,面积8亩。柳春园是镜湖早开辟的景区之一,明清时初为“长春园”,后改为洪园。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芜湖道知府陈圣修在洪园的基础上开辟“柳春园”建造了“余琴别馆”和“留春舫”,该园成为他的官廨。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退休官僚王泽回芜,购下园子改建为“希右园”,咸丰时毁于兵灾。后人以镜湖堤岸上的“柳阴”、“留春”二桥各拈一字,易名为“柳春园”,园址也由原来南至二街收缩到湖边。85年开始景区建设,建有“留春亭”、“知春亭”和“归去来堂”、水上平台、曲桥、园径等,调整充实了园中绿化,建筑面积110平方米,柳春园布局精巧,景观丰美,具有较明显的江南园林特色。
位于大、小镜湖之间,原名“柳阴桥”,1803年建,民国时改名“大洋桥”,1953年改建为钢筋水泥平桥,1987年改建为拱桥。麻石桥体,白大理石栏杆,单孔,拱径5米,桥长28米,更名为“步月桥”。
位于大镜湖西北段,与“书画院”毗邻,建于1985年,景点建有“尺木亭”和萧尺木塑像,栽植了垂柳等多种花草树木,环境十分优雅。该亭以“尺木亭”定名,含义有二:一是为了纪念萧云从先生,萧云从,字尺木,号无闷道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姑孰画派的创始人,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10月)生于芜湖,博学能文,晚年自号钟山老人,居城东梦日亭遗址附近,筑室种梅,号曰“梅筑”,康熙十二年(1673年)秋卒,年七十八岁,萧云从的代表作品《离骚图》共二卷,根据著名爱国诗人屈原的诗歌《离骚》绘制而成的;二是暗喻建此亭取材用料小巧。
镜湖花鸟市场位于观岚亭南,与观岚亭一路之隔,花鸟市场起源八十年代初,当时,花鸟个体户聚集于三八公园内,逐渐形成集市。三八公园原为荒地和棚户居住区,1955年,拆迁了园内住户,栽植水杉等观赏树,修筑园径,辟成公园,为纪念妇女节,取名“三八”公园。1988年市政府改造镜湖东路,在原“三八”公园和镜湖儿童乐园旧址上建成镜湖花鸟市场,建筑面积为1200平方米,呈庭院式,主要经营花、鸟、鱼、虫,盆景奇石、古董字画、陶瓷、紫砂制品,渔具、儿童玩具等,形成一个集购物、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市场。
位于芜湖市第八中学左侧,和柳春园相对,建于一九九一年五月,建筑面积约为百余平方米。大麻石基座,亭子呈“王”字形,构思精巧奇特,造型新颖别致,一九九一年五月,值安徽省委成立既王步文牺牲60周年建此亭,便以“步文”为名,以志纪念。
王步文(1898-1931),字伟模,安徽岳西县人,在“五四”运动中任省学联副会长,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2月安徽省委在芜成立,王步文任省委代书记、书记等职。1931年4月因叛徒出卖,在芜湖柳春园宛宅(原址在今八中南教学楼附近)被捕,同年5月31日在安庆英勇就义。
镜湖风景区位于芜湖市区中心,与著名的中山路步行街毗连。由大、小镜湖水面230亩,湖滨绿地54亩组成。镜湖北倚赭山,无风时水平似镜,清澈明亮,每当夕阳西斜之际,赭山与湖水相映,亭形塔影,湖光山色,显得更加明媚秀丽。镜湖依赭山,傍弋水,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名人题咏者不可胜计”。春和日丽,千株绿柳,万条柔丝,低垂摇曳,倒映水中,恰似一幅天然水墨画卷。泛舟湖上,如置身山水画中。蒙蒙春雨中漫步烟雨墩,但见一湖烟雨,满堤烟柳,确有“鸠兹烟水地”、“人在小蓬莱”之而置身观岚亭,凭栏眺赭山,湖光山色,“烟雨变态”,“山欲飞来烟满堤”之景,“恍在武陵幽处”之情,皆可体味。入夜,霓虹闪烁,灯火绕堤,更是如梦如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