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坐落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雁荡山境内,景区内现存革命遗迹众多,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形成了以红军革命史迹、闽浙边根据地史迹、中共浙江省一大史迹、烈士纪念史迹和粟裕大将骨灰敬撒处等五大板块为主的革命圣迹景观群。平阳山门、凤卧一带是该根据地的中心,素有“浙江延安”之称,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浙江省委的活动中心,是曾山、刘英、粟裕等同志创建的浙南革命根据地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陈列馆
位于温州市平阳县山门镇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北首,坐北朝南,西侧为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西南侧为浙南(平阳)抗日根据地旧址廉政教育基地,东侧为浙江平阳干部学校教学楼。挺进师陈列馆为新建建筑,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面积680平方米。陈列展厅根据陈列主题和历史脉络,共有“挺进师溯源”、“挺进浙西南”、“开辟浙南”、“北上抗日”、“薪火相传”五个部分的内容,陈列馆以大量的珍贵文物、文献、照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合成技术展出,分别展示挺进师不同历史时期的非凡历程,全面反映挺进师战斗历程、建制沿革和英雄风采。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
1938年1月,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在山门小学(原畴溪小学)创办了“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红军挺进师、闽浙边临时省委组织部长粟裕兼任校长。抗日干校是当年南方八省十四个革命根据地唯一一所“抗大”式干部学校。干校旧址呈“U”字形,中间为礼堂,东西两侧是对称的木结构二层楼房,均为7间,楼房的正上方,悬挂着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匾额。1984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抗日干校校长粟裕同志的骨灰敬撒在抗日干校的旧址上。1998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干校旧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粟裕将军部分骨灰敬撒处
1984年2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粟裕在北京逝世。遵其遗愿,将部分骨灰敬撒在他当年辛勤工作过的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今平阳县山门镇山门小学校园)。5月上旬,平阳县人民政府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桂花林中,建立了一座高1.8米、宽0.8米的青石纪念碑,碑上镌刻着粟裕同志部分骨灰敬撒于此十二个大字。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
该纪念碑建筑群分为主碑、北上抗日出征门、碑林三大部分,主碑前方是北上抗日出征门,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在门楣上题写“北上抗日出征门”7个大字。主碑的碑身是2根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外贴黑色花岗岩块的长方形砌体。碑形为双肢合一、向上有力的长方体,象征着红军挺进师与浙南革命力量并肩战斗。主碑周围布置1组高低不同的6根立柱,象征红军挺进师活动过的地区革命力量蓬勃发展。主碑后面的碑林,上刻中央和省、市领导及各界名人题词。
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
会址位于凤卧冠尖、马头岗两地。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原会议名称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浙江省代表大会)在平阳凤卧的冠尖和马头岗两地召开,大会主会场设在郑家的5开间木结构二层楼房,辅会场设在马头岗翁家的10开间木结构平房内。
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浙江省委在平阳县的冠尖和马头岗召开了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为更好地教育后代、缅怀先烈,2006年12月,平阳县委、县政府在凤卧镇凤林村启动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园陈列馆建设。核心主体建筑陈列馆建筑面积647平方米,包括陈列室、多媒体室、会议室、休息室等,集中、立体展现了浙江省一大召开的背景、与会代表生平等革命历史事迹。
【公交】
1.乘坐平阳305B路、平阳316路、平阳321路到山门电影院站可达挺进师纪念碑 。
2.乘坐平阳306B路到凤林新桥站可达一大纪念园。
【自驾】
G15(沈海)高速萧江出口下,经104国道—230省道—山门或凤卧。
2005年2月,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国家旅游局等十三个部委列入国家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海——嘉兴——平阳线)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020年7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