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山为神话传说中的圣山,相传乃是鸿蒙元气凝结所化。大罗山巅之上有一洞,名唤"玄都洞"。洞内有一宫,名唤"八景宫"。太上圣人(太上老君)居其间,普讲道德箴言。
大罗山仙境之美有诗为证,诗曰:仙峰巅险,峻岭崔嵬。坡生瑞草,地长灵芝。根连地秀,顶接天齐。青松绿柳,紫菊红梅。碧桃银杏,火枣交梨。
怪松盘古顶,宝树映沙堤。山高红日近,涧阔水流低。清幽仙境院,风景胜瑶池。此间无限景,世上少人知。
玄都洞之美有诗为证,诗曰:金碧辉煌,珠玉灿烂。菁葱婆娑,苍苔欲滴。仙鸾仙鹤成群,白鹿白猿作对。香烟缥缈冲霄汉,彩色氤氲遶碧空。雾隐楼台重叠迭,霞盘殿阁紫阴阴。祥光万道临福地,瑞气千条照洞门。大罗宫内金钟响,八景宫开玉磬鸣。开天辟地神仙府,才是玄都第一重。
仙岩风景名胜区素有“五潭二井之秀,九狮一象之奇”的美誊。早在南朝时,仙岩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我国山水诗人鼻祖谢灵运曾游此地,并写了《舟向仙岩寻三皇井仙迹》的诗篇;唐代姚揆题了“维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的《仙岩铭》;杜光庭称仙岩为天下“第二十六福地”;南宋理学家朱熹来游时亲书“溪山第一”和“开天气象”的匾额大加赞扬。
仙岩风景名胜区有开创于唐贞观年间、经宋代楞严伏虎禅师中兴的浙南最大古刹圣寿禅寺、弘一大师在温州期间结庐安居的伏虎寺、纪念南宋理学名臣陈傅良的止斋祠和朱自清先生描写的“醉人的绿”而令人神往的梅雨潭以及雷响潭、玉涵潭、三姑潭,并有丰富的唐宋以来摩崖题刻,以人文景观为典型的仙岩景区;以洞景清幽为特色的化城洞、罗隐洞为典型的化城洞景区;以水景浩淼为特色的天河、秀湖为典型的天河景区等三个景区组成。
风景名胜区在地貌上属东南火山岩低山丘陵区,地貌景观丰富多姿。南部为雄伟奇特的花岗岩山体,西北部为苍郁青翠的丘陵,东南坡由悬崖峭壁直接与平原相连,东部中部为河川纵横的平原沃野。低山丘陵经过长期侵蚀,地表水流的侵蚀下切作用强烈,尤其是区内花岗岩山间有北西向及东西向断裂带交割通过,表流冲刷和风化作用相当活跃,加上地壳相对上升和稳定作用交替变化,岩体节理断层相当发育,形成了奇特的峡谷风光和花岗岩地貌。在崩解、坍塌和剥离作用下,形成了悬崖峭壁,石柱叠岩,摇摆石及幽洞等奇异的景观。
风景区的主要水流是瑶溪,瑶溪分别发源于大罗山脉的洪岩及李王尖附近,集来自洪岩、瑶溪山、倒垄坑、李王尖等高山石罅中的涓涓清流而成碧溪,沿途接纳倒垄坑、乌龙涧、小岸涧、南山溪、皇岙溪、河口溪、青山溪等支流,流经龙湾平原,沿龙湾炮台山麓注入瓯江,全长12公里多。流出景区(三条湘下)前,汇水面积11.26平方公里。
因风景区位于大罗山东南片区,是大罗山距离东海最近的景区,观日出效果最佳,以山峰、飞瀑、碧水、寺院为特色景观。区内天柱寺水库、峰台水库周围花岗岩山体奇特,气势雄伟,尤其位于沟口地段的美人崖属天然生成,可引用峰台水库水源恢复美人瀑景观,将成为该风景区的代表性景观。天柱、峰台现有人文景观较少,面向大海,景观开阔,规划拟引入体育运动、生态教育等内容,利用天柱、峰台、雷打岩、山门坑、后坑、白水等五大水库,形成集徒步探险旅游、健身、体能训练、登山、攀岩、划船等多种体育项目为一体的野外游憩基地。在郑宅村附近可形成东部入口区旅游接待点,可通过索道到达山顶景观建设区。风景区分为三块,分别为峰台碧水、天河浩渺、天柱古刹。
天柱风景名胜区系浙闽地质,华夏古陆造单元,早在8亿年前就形成,属浙闽丘陵地带,系雁荡山脉大罗山支脉,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由于侵蚀风化作用,岩体大多数裸露;该区属于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8℃,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称,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700毫米,全年都是各类作物的生长期,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茶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温州市东南,据《永嘉县志》载:茶山在城南二十五里,大罗山之支。产茶其境内有五美园,天下之二十六福地也。茶山历史悠久,远古时就有人类活动。明清时属永嘉德政乡十二都、十三都,民国时称罗山乡。这里峰岩雄险奇幻,深壑幽险,中李王尖,寨城尖最为险峻,溪谷清幽,洞府幽奥,高峡平湖端庄秀丽,潭溪涧湍流清澈,是大罗山内花岗岩地貌景观最为典型与集中的地区,岩石造型奇特,洞府景观幽深、奥妙。景区包括五美园、卧龙、山重楼、香山、花果山五个亚景区,主要景点总计128处,其中特级1处:石竹龙脊,一级8处:实际寺、顾公洞、山重楼、岩瀑、弘一纪念堂、香山寺、寨城尖、蘑菇岩。其中五美园、香山寺等景点初具规模,有杨梅节、柑橘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