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技术大学于1829年由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丹麦著名科学家奥斯特(H.C. Ørsted)依据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为蓝本创建,距今已接近两个世纪,最初的校名为丹麦先进技术学院(College of Advanced Technology),学院的建立第一次将丹麦的理工硕士课程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学术水平。
DTU建立之初的目的是培养年轻人从事工业生产,以及培养科技教师。当现代工业于19世纪80年代真正腾飞之时,DTU的工程师们开始在各个工业机构担任要职。丹麦技术大学逐步搬迁到位于哥本哈根市以北15公里的灵比(Kgs.Lyngby)校园,学校得到了需要的发展空间,校园的总面积约为37.5万平方米。
如今,丹麦技术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工程技术类大学之一,仍在学术前沿不断创造着新的记录。丹麦技术大学坚持学术创造与工业结合,不断发展工业合作伙伴。
DTU如今的在读学生达到历史较高值,不断迎来全球各地梦想在一所技术精英大学攻读学位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生。2017年丹麦技术大学在校学生人数11221人,其中国际硕士生728人,有一半的博士生来自全球各地,并且三分之一的职员具有高水平国际研究背景。DTU同时不断扩大与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间的合作,与世界200多所大学之间建立了交流项目,并且加入北欧五校联盟与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基本教学语言为丹麦语,但DTU可提供相当数量的英语课程,且在硕士阶段的课程,无论是对本地学生还是国际学生,完全用英语教学。申请进入DTU本科者须有高中授予的在数学和物理方面的结业证书,若同一年内申请入学的人多于学校所能接收的数目,则实行择优录取。
改革后的大学组织体系和经营运作与私人公司大体一样。原有的33个系已经被合并为15个系或研究中心。它们分别是:数学系,信息技术和数学建模系,土木工程系,物理系,纳米技术系,建筑和能量系,环境工程学院,机械系,制造工程和管理系,化学系,化工系,电子工程系,电力工程系,生物中心,交通和运输中心,微电子中心和通讯中心。
(1)学士(BSc Eng;BEng):学士学位一般需要三年半的时间;
(2)硕士(Master of Science in Engineering(MSc Eng)):如果您所选修的课程满足必修课的要求,再到相应院系去完成您的最终项目和论文,您便可以得到该类的硕士学位。一般来说,该学位需要两年,修满120ECT;
(3)博士(Ph.D. Dr.techn. (Doctor of Technology)):该学位通常需要三年的时间,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前,您必须完成一项研究课题,写出博士论文,进行有公众参加的口头答辩。最后结果及学位颁布将由一个委员会来评定;
(4)大博士:是技术大学所授予的最高学位。大博士学位申请人可以是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但需要递交一份学术论文或者一份所有发表论文的集合,以便有关委员会进行评审以及申请人进行公开答辩。答辩委员会将由国际知名学者组成。该学位也可以作为一项荣誉授予某人。
据DTU官网介绍,申请DTU的全日制硕士学位,需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
1、985或211院校大学阶段平均分数在85%左右具有优势;
2、英语要求TOEFL internet-based 88分及以上 (TOEFL code:1684),或IELTS 6.5分及以上;
3、获得相关专业的本科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
4、有相关研究经验或者项目对申请有帮助;
5、论文期刊发表;
6、要求具有较高的课程匹配度。
具体入学要求请查看官网。
DTU申请费为100欧元。
2006年起,DTU开始对非欧盟的国外硕士留学生收取一定的学费(大约15000欧元/每年),硕士项目一般为2年。对部分学术表现优秀的硕士申请者免收学费,但名额有限。奖学金在每年的5月评定,主要授予非欧盟的优秀留学申请人员。
DTU处于哥本哈根市郊,根据学校的统计,一般生活费用(含房租)为每月:8000DKK-10000DKK(注:丹麦为欧盟非欧元区)。
秋季入学时间一般为每年距离9月1日最近的周一,春季入学时间一般为每年距离2月1日最近的周一,正式开学前需要先上一周的介绍课程(Introduction Week),一般为期4天,之后开始正式课程。
学校内部会在第一年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学生宿舍,分布在校园内外,生活、娱乐设施齐全,周边环境优美,其价格每月从3000DKK到10000DKK不等。学生也可以租住校外的公寓,月租金在3000DKK以上。
DTU是丹麦较为重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因此,其进行教育,进行创新发现,提出改善人们生活和保护环境的创业思想。该大学是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的引擎,并以其成功地将技术从实验室转移到市场而闻名。
DTU有无数的国际学生和员工。在2018年,697名国际学生参加了MSc Eng计划,博士生中有一半是从国外招募的,三分之一以上的科研人员都是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素质研究人员。
DTU的研究特点是深度,创新和影响力,在技术和自然科学领域处于学术前沿。特别关注于许多全球性和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学科,包括可持续能源技术和生命科学。大学以其对社会的实用性,与商业的相关性和可持续性为基础,促进了技术和自然科学的较为前沿的研究发展。
学习环境:
1、创新开放的学习环境;
2、基于研究的创新教育;
3、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4、教师/研究人员与学生的配给比例为1:4;
5、所有MSc Eng计划用英语授课;
6、每年超过350名新的博士生入学;
7、高质量的实验室,教学设施,图书馆和计算机设施;
8、强调通过项目和实验室工作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DTU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提供26个国际合作办学硕士项目(Joints international MSc programmes),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成员有: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瑞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法国)、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荷兰)、丹麦技术大学。
2006年,北欧地区5个较好的理工大学: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瑞典)、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瑞典)、挪威科技大学(挪威)、阿尔托大学(芬兰)与丹麦技术大学,共同组建了该联盟。
成立于2008年,旨在加速可持续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目前有来自欧洲的约200个研究机构参与此联盟,DTU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以色列理工学院、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麦吉尔大学、滑铁卢大学、加州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Global E3)、伦斯勒理工学院等。
从2009年起,丹麦技术大学与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合办了5个硕士双学位项目。该中心则于2011年由两校共建。
鉴于中国和丹麦业已成功开展的科研合作,为了进一步推进中丹双方在知识、科教、人才方面的交流,中国科学院大学(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与丹麦科技创新部、丹麦高校联盟和丹麦八所公立大学(哥本哈根大学、丹麦技术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罗斯基勒大学、奥尔堡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共同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er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简称中丹科教中心(SDC)。先期关注的领域有:水与环境、可再生能源、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生命科学、社会科学。中心已于2012年招收第一批研究生,学生顺利毕业后可获得双学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
汉斯·奥斯特(物理学家、创建者及首任校长)、亨利克·达姆(生理学家,1943年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亨瑞克·彭托皮丹(现实主义作家,191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彼得·诺尔(计算机科学先驱,图灵奖得主)、Ove Arup(奥雅纳创始人)、Christen Ostenfeld(COWI A/S 创始人)、Per Vilhelm Brüel(声学专家,Brüel & Kjær创始人之一,建立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声学实验室)、Viggo Kjær(声学专家,全球较大声学、振动测量分析仪器研究制造商Brüel & Kjær创始人之一)、Henrik Håkonsson(数码相机系统品牌飞思Phase One联合创始人)等等。
华人校友:
严隽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主席)
吴几康(中国计算机事业先驱)
张宏江(金山软件CEO,微软亚洲研究院创始人之一)
刘允(原谷歌全球副总裁)
王建华(流动注射分析专家,东北大学副校长)
程耿东(固体力学专家,原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汽车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组长)
龚健雅(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克斌(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缪昌文(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以上信息源自网络,数据截止至2020年3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