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顿大学是欧洲较具声望的大学之一,成立于公元1575年2月8日。秉承“自由之棱堡”的校训,她是欧洲较早实践宗教和信仰自由的大学之一。其开放包容的治校精神,从荷兰黄金时代时代以来,吸引了无数顶尖国际学者慕名前往,在自由学术环境下潜心治学,让其一度成为欧洲科学人文中心。
莱顿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的12个创立成员之一,也是科英布拉集团、Europaeum等高校组织的一员。从建校以来,莱顿大学一直在众多人文和科学领域站在世界的顶尖:17世纪世界上第一个大学天文台在莱顿建成,同时期国际法和海洋法体系在莱顿法学院孕育诞生,18世纪莱顿医学院成为现代学术医院发源地,19世纪莱顿历史系首开文化史研究先河,20世纪初莱顿成为世界低温物理研究中心,今天的莱顿亚洲图书馆拥有欧洲较多的中文藏书。
莱顿大学没有中央校园,所有建筑散布在城市各处。有些建筑年代非常久远,例如Gravensteen(现为莱顿的国际办公室)、Lipsius以及Gorlaeus。
莱顿大学共分为7大学院(截至2015年),50多个系所,150多个专业,11个核心研究领域,超过100个以上的研究所,有超过40个国家级或国际级研究机构在学校设立:
1、考古学院(Faculty of Archaeology)
2、海牙校区(Faculty Campus The Hague)
3、人文学院(Humanities)
4、法学院(Leiden Law School)
5、莱顿医学中心(Leide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6、理学院(Faculty of Science)
7、社会与行为科学院(Faculty of Social and Behavioural Sciences)
其他学院:
1、莱顿大学学院—海牙(Leiden University College The Hague)
2、教育学院(School of Education)
3、创作及表演艺术学院(由莱顿大学、Royal Conservatory以及Royal Academy for Art合作创建)
莱顿大学没有经济学、商学与管理学院。然而,2002年创立了莱顿管理学校(LUSM),提供6个专业MBA课程。此课程只维持四年,也就是2006年所有管理课程都被取消。然而莱顿管理学校发展了其他商业管理活动,使得他们与大学内的学院关系更密切。他们与数学学院合作提供商业信息通信技术专业理学硕士学位。
莱顿大学拥有超过五十个研究机构,其中有些完全隶属于该校的某个学院,其余则是院际或校际机构。大部分荷兰学者都与其中某些机构相关。下设机构有:非洲研究中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亚洲、非洲与美洲研究所、危机研究中心、语言与认同研究中心、法学研究所、国际法学研究中心、莱顿科学研究所、史学研究所、文化史研究所、莱顿生物研究所、区域研究所、心理计量与社会计量学校际研究所、教育与人力发展研究所、莱顿—阿姆斯特丹药物研究中心、莱顿分子生物学中心、莱顿考古学研究所、莱顿进阶计算机科学研究所、莱顿化学研究所、莱顿物理研究所、莱顿宗教研究所、莱顿大学语言学中心、莱顿大学数学研究所、荷兰中世纪研究所、荷兰管理研究所、荷兰天文研究所、荷兰经济暨社会史研究所、国立古典研究所、荷兰艺术史研究所、荷兰文学研究所、西方艺术暨文学史研究所、莱顿天文台、关于欧洲整合领域的法学研究所、法律、管理与发展研究所。
莱顿大学作为创办大学之一,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巴黎大学、爱丁堡大学、日内瓦大学、海德堡大学、鲁汶大学等一起建立了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RU-The 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该联盟由欧洲数所偏重研究的高水平大学组成的联盟。根据联盟创立的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联盟的宗旨为:致力于教育、知识创新和全面性研究的推广。
同时莱顿大学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海德堡大学、鲁汶大学、乌普萨拉大学、奥胡斯大学、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等39所欧洲古老大学共同组建了科英布拉集团(Coimbra Group,简称CG),旨在尊重各高校的文化、民族性及学术自由的前提下,凭借成员大学间研究学者与学生的交流,促进各成员学校间的知识传递;并作为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驱力,促进其成员大学为欧洲高等教育做出贡献。
莱顿大学与全世界许多著名大学都已签署合作协议。莱大和中国的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及北京医科大学签有学术交换条约。2003年,莱顿大学的校长们与北京大学的校长们聚会,共同庆祝两校建立学术交流20周年。
莱顿大学汉学院是欧洲较大的汉学院之一。从整个汉学院的风格就能看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走廊,半圆拱门,大厅堂,好像想营造四合院的感觉。中间大厅摆了个香台,两边一副对联,横批曰:“政贵有恒”。
莱顿大学汉学院的中文图书馆是欧洲较大的中文图书馆。进了图书馆,四周是一人多高的木格书架,不象西式那么高大。最上层摆了一套套的史书,史记,汉书,宋史,元史……特别齐全,下面格子里辞海,唐诗,宋辞什么的也都挺全。有意思的是整个图书馆的墙上全是中国革命时期的张贴画。
莱顿大学艺术学院内有文化和语言课程,包括下列国家:中国、英国、印尼、日本等,其中有:大陆、香港、台湾比较政治经济学,研究“大中华”经济现象,收取汉语或汉学学生、社会科学学生,每周两小时课程。
莱顿大学校内有各种社交活动以活跃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会在莱顿大学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校内有6个学生协会、入会条件不同、它们的功能十分广泛:不仅为学生提供联谊机会,也提供学生参与戏剧、音乐、体育、歌舞等文娱活动的机会。
莱顿大学留学生协会为留学生提供参与社交活动及文化活动机会。
另外,学校还不定期的提供校内兼职工作机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申请相关职位。
对于每一个在大学里学习的人,在莱顿大学学习生活的时光,是在经历一场知识的洗礼,而这洗礼的最后程序就是学位答辩。
几乎是从大学创办的时候开始,学位答辩都是在学术大楼的一间固定讲堂里进行的。在答辩室的隔壁有一间不大的空房间,它本来是供参加答辩的学生休息的地方,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一个刚刚结束答辩的学生都会在墙壁上随意留下自己的签名,时间一长,这间房子的墙壁就成了莱大一道独特的景观。
在这些签名中可以发现荷兰女王、王子在莱大当学生时的签名,也能看到曼德拉被莱大聘为教授时留下的签名,许多曾经访问过这里的国际名人都提出过签名的要求,但都被婉言拒绝了,因为这块墙壁并不是因权势和地位而设,它是属于每一个莱大学子的殊荣。
尤斯图斯·利普修斯、约瑟夫·尤斯图斯·斯卡利杰(Joseph Justus Scaliger)、弗朗西斯库斯·霍马勒斯(Franciscus Gomarus)、胡果·格老秀斯、雅各布斯·阿民念、丹尼尔·海因修斯(Daniel Heinsius) 与 格哈德·约翰·福修斯(Gerhard Johann Vossius)等学者。
世界低温物理学奠基人海克·卡默林·昂纳斯教授(Heike Kamerlingh Onnes)在世界上第一个低温实验室中成功地提炼出液化氦,并发现了超导现象,于1913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还有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亨德里克·安通·罗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和彼得·齐曼(Pieter Zeeman),以及1924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威廉·恩特霍芬(Willem Einthoven)等;以及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伊斯兰教及阿拉伯研究专家克里斯蒂安·斯诺克·赫格隆(Christiaan Snorck hurgronje)、法律学家考奈利斯·冯·瓦伦霍文 (Cornelis van Vollenhoven)等人,他们都是诺贝尔奖得主。
时至19世纪末,在这里的世界第一间低温物理实验室里,世界低温物理学奠基人海克·卡默林·昂纳斯教授(Heike Kamerlingh Onnes)创造了4K的人工低温;在1908年,昂纳斯首先将氦液化,并且发现了对人类影响巨大的超导现象。昂纳斯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爱因斯坦曾于1920年至1946年在莱顿讲学,担任莱顿大学物理系特别首席教授,他的论玻色子的统计分布(即后来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手稿于2005年在莱顿大学图书馆里被发现。
1575年,威廉王子管理着欧洲少数没有大学的地区之一,为了奖励莱顿市民在1574年抵抗西班牙军队的英勇表现,威廉王子遂在此设立大学。
1589年,保夫在莱顿大学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解剖,同时进行讲解。这在当时不仅是科学研究上的伟大尝试,同时在观念上无疑是对神权的挑战。
1592年,由植物学家科鲁西斯亲自为学校建立起来的荷兰王国第一座植物园,园中收集的植物在当时就达到1700多种,后来又发展到3000多种,在16世纪末,还只有意大利和德国的五所院校拥有这样的用于教学的植物园。同年,学校根据保夫的设计为解剖学专门建成了一个类似罗马竞技场的圆形阶梯教室,这种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在场的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看人体解剖的全过程。
1903年,莱顿大学的医学教授恩特霍芬花了整整30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心电图原理的研究,并研制出人类第一台心电图仪,这一发明使心脏疾病的诊断有了精确的依据。
1927年,沃尔特教授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表明太阳系的所有星球都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
1920年-1946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莱顿大学执教长达26年之久。爱因斯坦论玻色子的统计分布(即后来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的手稿于2005年在莱顿大学图书馆里被发现。
以上信息源自网络,数据截止至2020年11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