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最典型的地质遗迹当属“侏罗山式褶皱”。所谓“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由互相平行的背斜和向斜相间排列而成。侏罗山式褶皱的代表性构造是隔档式与隔槽式褶皱。隔档式褶皱又称梳状褶皱,由一系列平等褶皱组成,其特征是背斜紧闭,发育完整,而两个背斜之间的向斜平缓开阔。隔槽式褶皱与前者相反,特征是向斜紧闭且发育完整,而两个向斜之间的背斜平缓开阔,常呈箱状。而重庆七曜山地质公园正好处在隔挡式褶皱向隔槽式褶皱转换的过渡部位。
侏罗山式褶皱的命名起源于欧洲的侏罗山区,这里的地质特点以背斜紧闭向斜开阔和向斜紧闭背斜开阔为特征。这类褶皱在形态上与褶皱造山带的强烈紧闭褶皱和地台盖层的极其平缓开阔的褶皱明显不同。所以本世纪初的阿尔卑斯构造研究者就注意到这类构造,布克斯多夫(Buxtorf1916)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侏罗山式褶皱,认为这类褶皱是盖层在海西基底上剪切滑动的结果。别洛马索夫和张文佑以区域构造为基础的褶皱分类中,都把侏罗山式褶皱与阿尔卑斯式褶皱(地槽型全形褶皱)和日尔曼式褶皱(地台型断续褶皱)并列为三大褶皱类型。
二、中国人眼中的重庆石柱七曜山-以自然景观命名的县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简称石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山峡库区腹心,是集少数民族自治县、三峡库区淹没县、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于一体的特殊县份。幅员面积3012平方公里。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开始建县,县城南宾镇东部万寿山(石柱山)上有一对巨石酷似少男少女、分别称“男女石柱”。故取石潼关、砫蒲关二名首字而得名。是中国以独特自然景观命名的县级行政区域之一。
石柱县地,古为《禹贡》梁州之域。西周、春秋(前1027-前476)属巴国“南极黔涪”领地。战国(前475-前221)先后属楚黔中地及秦黔中郡。秦,县地大体以七曜山脉为界,大部(长江南岸至七曜山脉西面)属巴郡,少部(七曜山脉东面)属黔中郡。两汉,县地仍大体以七曜山脉为界,大部属临江县(今忠县)南境,少部属涪陵县(今彭水)北境。
三国时期,西界沱是蜀汉益州以长江为界,分置巴、巴东、涪陵三郡之交界地,县地仍属江南之涪陵郡涪陵县(今彭水)。西晋、东晋、十六国,县地均属涪陵郡涪陵县。南北朝宋时,县地改属巴郡。齐,属巴郡(今重庆)临江县(今忠县),梁,属临江郡。北周,初属临江郡,武帝保定初(561)属临江地分置的南都郡源阳县,建德四年(575),属南都郡源阳县改名的怀德郡武宁县(今万县武陵镇)。隋,县地均属临州武宁县。
唐武德二年(619),置南宾县(今石柱),隶临州(今忠县),为县境建县之始。唐末,南宾县处于多个地方军阀的争夺之地,政事难行。北宋至明洪武十四年(1381),均循唐制,置南宾县,隶忠州。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石砫安抚司,节制九溪十八峒。元初设石砫军民府,后升为石砫军民宣抚司。元末明初改为石砫安抚司。明洪武八年(1375),置石砫宣抚司,隶重庆卫;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改隶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石砫女宣抚使秦良玉勤王有功,升石柱宣慰司,隶川东道夔州府。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置石砫厅,隶夔州府。二十六年(1761),升为四川省石砫直隶厅,直隶四川省。民国二年(1913),改为石砫县,属四川东川道。民国二十四年(1935),石砫县改隶四川省酉阳公署。民国三十七年(1948),改隶四川省万县公署。1950年,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隶川东行署区涪陵专区。1984年成立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隶四川省黔江地区。1997年6月18日,隶重庆市。
地学筑起的深呼吸康养基地、爱情家园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地学筑起的深呼吸康养基地、爱情家园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三、重庆人眼中的石柱七曜山-避暑休闲的处女地
重庆和南京、武汉被称为中国的“三大火炉”,盛夏到来、烈日炎炎,寻找一处原生态的避暑圣地就成为这三大城市居民的向往。而七曜山地质公园的原生态特点、卢家坝子的天池洼地以及黄连产地和莼菜基地的优势,正是打造避暑休闲胜地的理想愿景。因此,石柱七曜山被称为重庆人眼中的避暑休闲的处女地。避暑休闲的地方很多,但处于原生态的地方比较少见。
地学筑起的深呼吸康养基地、爱情家园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四、石柱人眼中的七曜山-地质公园
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东起金铃乡银杏村,西至龙池坝水库,向北延伸至沙子镇,南至黄鹤镇。规划总面积为124.05k㎡。分为三个景区和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三个景区分别为七曜山景区、金铃景区、马盘溪景区,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是大小锅圈地质遗迹保护区。
地学筑起的深呼吸康养基地、爱情家园 ——重庆石柱七曜山地质公园
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的要求,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类型有: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等5大类、8类、9亚类共100个地质遗迹景观点。经评价,园区世界级地质遗迹1处,国家级地质遗迹6处,省级地质遗迹24处,县(区)级地质遗迹65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