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3日,辽宁省人民政府以辽政【2005】357号文件,批复“同意建立葫芦岛虹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2014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内蒙古毕拉河等21处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单的通知》,批准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处。包括增设葫芦岛虹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辽宁葫芦岛虹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夹道沟为界,西称大虹螺山,主峰玉皇顶海拔900.8米,山势雄奇高峻;东为小虹螺山,主峰鹰背顶,海拔717.2米,山势嵯峨灵秀。
辽宁葫芦岛虹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属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各具特色。春季:干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夏季:气温高,炎热,雨量大而且集中;秋季:日照充足,雨量很少,
昼夜温差大;冬季:少雪而且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9.98℃。最低气温是1月份,平均温度零下7.4℃。最高气温集中于6—8月,8月份最高,平均气温达24.3℃。境内风大而又多。一年四季皆出现大风天气,年平均风速为2.9—3.9米/秒,地面最大风速可达35米/秒。风速、风向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年平均降水量637.6毫米。
辽宁葫芦岛虹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葫芦岛市连山区,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12公里,总面积10008公顷。
辽宁葫芦岛虹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渤海湾北部,境内东部为平原,中部和西北部为山。连山区的地理坐标在北纬40°09′08″-40°46′04″,东经120°01′50″-120°00″之间。
森林面积2413.5公顷,总森林覆被率49.5%,虹螺山林场森林覆被率83%;保护区地处华北植物区系,并具有蒙古和长白植物区系交汇带的植物分布特征,地区性植物物种有98科394种。
保护区较集中地呈现天然油松——蒙古森林景观,以及伴生的华北绣线菊、三裂叶绣线菊、荆条等典型的灌丛物种。代表物种有卷柏、蕨、油松、杵榆桦、辽东栎、蒙古栎、春榆、蒙桑、山花椒、蒙椴、胡枝子、迎红杜鹃、锦带、大叶朴等,其中主要珍稀物种有蕨、赤松、枫扬、野生山杨、核桃楸、白桦、蒙桑、五味子、山芍药、山皂角、山槐、柴椴、水曲柳、枸杞等16种。国家重点一级保护植物人参,三级保护植物东北黄蓍、兴安黄蓍、天麻、水曲柳、野大豆、核桃楸、黄菠萝是保护区的植物精华。
野生动物物种总体分布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兽类等5大类40多种;
虹螺山大型野生动物十分稀少,狼、野猪、金钱豹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消失,苍鹰、环颈雉、石鸡、大斑啄木鸟时有出没,草兔、花鼠、貉、狗獾、狍子、黄羊已十分罕见。这些孓遗动植物,使大小虹螺山成为辽西地区不可多得的具有物种多样性的遗传基因宝库。
玉皇顶
山西南的天然寺风景堪称一绝,虎头岩、和尚帽、盆景岩、棋盘坪浑然天成,乌龟石活灵活现,千年古松虬枝盘节。且不必说桃花如胭,梨园如雪,单就这里的怪石、瀑布、小溪就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修复后的“天然寺”古朴壮观。当你进入山北的涌泉寺景区,就可以远眺大虹螺山的许多景观:惟妙惟肖的弥勒石,神奇的猴石,富有传奇色彩的老母脚印石,传说中的哈密王宫遗地,幽深莫测的狐仙洞,在这里还曾耸立着一块长39米的《虹圣九寺》大牌楼。
乌龟石
小虹螺山以奇峰幽谷、急流飞瀑和茂密的天然原始次生林为特色,龙泉寺有藏唐僧取经半部经书一说,双龙寺、望海寺、上清宫都是重要的文物古迹,尤以梳妆楼最富传奇色彩,在此能看到辽国萧太后驻马东望,观察敌情时留下的马蹄踏痕。巨龙瀑三叠泉轰鸣作响,尤其春夏之交,融化的冰与残存的雪和怒放的红杜鹃相映成趣,赢得:“冰雪芙蓉”的美誉。另外还有石门、石猴、诸葛亮、天狗望月、老爷岭、神笔峰、青龙探海、鹦鹉峰、骆驼岭等景点。尚有明朝修建的辽东长城、山顶的烽火台、明军冶铁铸兵器的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