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安乡县境内,主要包括安乡县境内的松滋河、虎渡河及其周边一定范围的区域。湿地公园由北向南呈狭长型廊道走向,最南端至杨家河洲,北端至松滋河东支望槐处、松滋河中支黄沙湾处和虎渡河黄狮嘴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9″~112°13′34″,北纬29°16′19″~29°29′59″。书院洲湿地公园内湿地总面积3943.4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2.42%。其中,河流湿地面积为2077.91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53.96%,占土地总面积的48.7%;沼泽湿地面积为1787.94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46.43%,占土地总面积的41.90%;人工湿地面积为25.47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0.66%,占土地总面积的0.60%。书院洲湿地公园处于洞庭湖平原的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的河网水系地带,是长江入洞庭湖三口(藕池口、太平口、松滋口)河网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洞庭湖之间的重要生态廊道,也是安乡县的生态、经济和文化廊道,对保障洞庭湖生态安全和促进安乡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共有种子植物119科,344属,520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莲和野菱2种。发现野生脊椎动物202种,隶属30目74科215属,其中,鱼类5目13科42属50种,两栖动物2目5科7属11种,爬行动物3目8科15属19种,鸟类15目41科78属111种,兽类5目7科9属11种。在野生动物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18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98种。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书院洲湿地成为水乡天然的野生动植物园。
安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俗称“鱼米之乡”。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发现的汤家岗新石器遗址已有7000多年历史,属全国罕见,比城头山的历史还早1000多年。书院洲原名鸛洲,曾经是一片肥沃的淤洲,现在早已围堤成垸,为书院洲社区所在地。相传在很早以前,这片淤洲名为鹳港。洲上修了一座道观,叫兴国观。道观飞阁重檐,雕梁画栋;观内三清神像金光闪闪,栩栩如生,是一个雅丽恬静的好地方,名人学士常来到这里聚徒讲学。相传宋范仲淹少年时曾在此地兴国观读书5年。后来,为了纪念范文正公,宋庆元二年(1196年)在他读书的地方,人们修建了一座书院,名为范文正公读书台,至到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修书院时,在书院周围种柳数百株,书院改名为“深柳书院”,鹳港也改名叫了“书院洲”。
湖南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规划遵循“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松滋河、虎渡河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长江与洞庭湖之间独具特色的河网水系复合生态系统为特色,以丰富的洞庭湖湿地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内涵,以长江-庭湖之间河网水系廊道生态系统保护保育、洞庭湖实体模型和仿真试验基地与洞庭湖湿地动态演变科研试验基地建设为核心,以文化展示与体验为突破,力争把书院洲湿地公园打造成集湿地保护保育、湿地功能和湿地文化展示、湿地观光休闲、湿地科研、监测和宣教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