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西夏仁宗李仁孝

李仁孝(1124年—1193年),即西夏仁宗,西夏第五位皇帝。大德五年(1139年)夏崇宗李乾顺去世,李仁孝即位,时年十六岁。在位期间结好金国,以稳定外部环境;重用文化程度较高的党项和汉族大臣主持国政;设立各级学校,以推广教育;实行科举,以选拔人才;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建立翰林学士院,编纂历朝实录;重视礼乐,修乐书《新律》;天盛年间,颁行法典《天盛年改新定律令》;尊尚佛教,供奉藏传佛教僧人为国师,并刻印佛经多种。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李仁孝驾崩,享年七十岁。
目录
西夏仁宗李仁孝介绍

人物生平

即位初期

元德六年(1124年)九月,李仁孝出生,生母为汉人曹氏。出世时“异光满室”,李乾顺的妃子辽成安公主见后非常喜爱,请求命名为“仁孝”,经常令保姆抱至自己的宫中。大德五年(1139年)六月,李乾顺驾崩,李仁孝时年16岁,继立为帝,尊生母曹氏和庶母任氏并立为太后。次年改元大庆,二月,立党项大族之女罔氏为皇后。

李仁孝初立,夏国发生了萧合达叛乱事件。萧合达本是辽朝将领,扈从成安公主来到夏国,因武勇善骑射,李乾顺留之,从征多有战功,赐国姓,提升为夏州都统。李乾顺背辽附金后,成安公主及世子李仁爱相继卒,萧合达遣人赴西域寻访耶律大石未成,遂愤而据夏州城叛。他联络阴山和河东的契丹部族,图谋拥立辽朝的皇室后裔,恢复辽朝。大庆元年(1140年)六、七月间,萧合达叛军进围西平府,攻克盐州(今宁夏盐池境),直逼贺兰山,兴州大震。八月,李仁孝命静州都统任得敬平叛,任得敬出师顺利,于十月间迅速平定夏州,进攻盐州,萧合达叛军败逃,北奔至黄河口不得渡,被任得敬军捕杀。因平叛有功,任得敬又提升为翔庆军都统军,晋封西平公。大庆二年(1141年)六月,李仁孝又诛杀了图谋叛投金朝的慕洧、慕溶兄弟。同年八月,群臣为李仁孝上尊号“制义去邪”。

大庆三年(1142年)九月,夏国发生严重的饥荒,粮价飞涨,一升米竟卖到百钱。大庆四年(1143年)三月,都城兴庆府又发生强烈地震,余震“逾月不止,坏官私庐舍,城壁,人畜死者万数”。四月,夏州发生地裂,黑沙涌出,高达数丈。树木,民居被陷没。由于地震、饥荒造成的灾难,使党项部民难以生存,只有铤而走险,举行武装起义,反抗朝廷。在这一年的七月间,韦州的大斌,静州的埋庆,定州的竾浪、富儿等部族人民纷纷起义,多者万人,少者也有五六千人,他们攻劫州城,州县连连告急。李仁孝对面临的灾难和危机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他采纳御史大夫苏执义的建议,对遭受地震、地裂灾害严重的兴庆府、夏州地区人民,凡因灾而死亡二人者免租税三年;死一人免租税二年;受伤者免租税一年。房舍塌毁者令官府帮助修复。同年八月,李仁孝采纳枢密承旨苏执礼的建议,实行赈法,对饥荒严重的地区,下令诸州官吏视察,按灾荒轻重程度,使赈济抚恤达于井里。对起义的蕃部,李仁孝依靠西平都统军任得敬,采取武装镇压和收买瓦解相结合的办法,逐渐平息了韦州、静州等地起义,唯定州竾浪、富儿二族部民,据险扼守,顽强抵抗达两个月之久。任得敬对蕃部寨民乘夜偷袭,终因寡不敌众,蕃部起义失败,首领哆讹被擒后惨遭杀害。

以儒治国

李仁孝仰慕汉文化,他继位之后,除着意维持与金朝的友好关系外,仍不忘怀与宋朝的交往。人庆元年(1144年)五月,李仁孝遣使赴宋朝贺天申节,向宋朝贡献珠玉、金带、绫罗、纱布、马匹等物,恢复了同宋朝中断了近二十年的聘使往来。同年十二月,又遣使到宋朝贺正旦,贡献金酒器、绫罗、纱縠等物,意在进一步密切同南宋的交往。宋朝的儒家文化对李仁孝具有吸引力。早在这一年的六月,李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进学的子弟增至3000人,比崇宗朝的“国学”人数增加了十倍。李仁孝又于皇宫中设立“小学”,置教授,凡夏宗室子孙自7岁至15岁皆得入学。李仁孝与皇后罔氏也经常亲临训导。人庆二年(1145年)七月,李仁孝更模仿宋朝制度,建立“太学”,他亲自主持“释奠”大礼,又给予师生赏赐。同年,李仁孝下令乐官李元儒,参照汉族乐书,结合西夏现行制度,重新修订国家乐律,至人庆五年(1148年)五月,历时三年始成,赐名《新律》。人庆三年(1146年)三月,李仁孝尊孔子为文宣帝,下令州郡建立孔庙,祭祖孔子。人庆四年(1147年)八月,仿宋朝制度,实行科举,正式策试举人,立唱名法。又设立“童子科”,逐步完善了通过科举选拔官吏的制度。次年三月,又建“内学”,李仁孝亲自选派名儒主持讲学。天盛三年(1151年)十二月,李仁孝委任家学深厚,汉文和西夏文字著作丰富的学者斡道冲担任蕃汉学教授。天盛六年(1154年)九月,借与金朝聘使之便,遣使向金朝购置儒、佛经典。天盛十三年(1161年)正月,李仁孝于中央机构中设立翰林学士院,以王佥、焦景颜等人为学士。五月,命王佥等掌管国史,纂修李氏实录。天盛十六年(1164年)八月,李仁孝追封西夏文字的创制人野利仁荣为广惠王,以表彰他对西夏文化的功绩。李仁孝时期是西夏文化的鼎盛时期,大量的文化与学术著作问世,印刷与出版事业十分发达。已发现的李仁孝时期的雕版印刷书籍,有诗歌集《月月娱诗》、谚语集《新集锦合辞》、《圣立义海》,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双解辞典《蕃汉合时掌中珠》,韵书《文海宝韵》等。

李仁孝崇信佛教。天盛十一年(1159年),派遣使者到西藏,奉迎迦玛迦举教派的始祖都松钦巴。都松钦巴派大弟子格西藏琐布赍经像到凉州,李仁孝奉其为上师,并组织人力大规模翻译他带来的佛经。李仁孝还向西藏粗布寺敬献金缨络、金幢盖等佛塔饰物。李仁孝时期佛教发展到大规模的校经时期,现存的西夏时期佛经中属仁孝时期校经的有《悲华经》、《佛说宝雨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大宝积经》、《金光明最胜王经》等数十部。乾祐二十年(1189年),李仁孝派人请来宗律、净戒、玄密国师等,在大度民寺举行盛大法会,一次施散西夏文和汉文佛经达15万卷。

修订法典

李仁孝提倡以儒治国的同时,十分注意加强法律制度的建设。天盛年间(1149年—1169年)李仁孝专门组织人员编纂法典,在修订旧有法律的基础上,新修法典定名《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共20卷,用西夏文刻印颁布通行。这是一部参照唐、宋律令,结合西夏实情,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军事法等内容的综合性法典。李仁孝在位时期,为适应经济和文化飞速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朝廷和地方的官制机构和吏治建设。人庆二年(1145年)六月,李仁孝“下诏求直言”。天盛十年(1158年)五月,设立铸钱机构,名“通济监”,李仁孝命监察御史梁惟忠掌监务,所铸有“天盛永宝”钱等。天盛十四(1158年)年十月,李仁孝为便于议事和顾问,将朝廷行政和军事的首脑机关,移置于宫廷中。次年五月,又颁发禁止奢侈的诏令。李仁孝重视吏治建设,前朝重臣晋王察哥,常倚战功,作威作福,其年七十,犹妻妾成群,任意抢夺民间宅园。生前李仁孝奈何不得,察哥死,李仁孝立即下令将其宅园归还原主。当时担任国相的任得敬之弟殿前太尉任得聪,兴庆府尹任得恭二人,倚仗其兄之势弄权、受贿。李仁孝得到举报即罢其官。李仁孝对鲠直廉介的官吏多重用、保护,翰林学士焦景颜,刚直不阿,他在朝中当面怒斥和揭露权相之弟副都承旨任纯忠的奸行,得到李仁孝的支持,并提升焦景颜官兼枢密都承旨。御史中丞热辣公济,见任得敬自恃国丈的身份擅权日甚,上疏请仁孝罢斥其官。任得敬知此欲借故杀害热辣公济,李仁孝恐其遭害,即令热辣公济致仕归乡。

惩办佞臣

任得敬原为宋西安州通判,夏兵破西安州时降夏。他把女儿进献给李仁孝的父亲崇宗李乾顺为妃,又以财货贿赂朝廷显贵及宗室掌权者,设法把他的女儿立为皇后。第二年崇宗死,李仁孝继位,任氏被封为太后。任得敬军事才能突出,在李仁孝即位不久,他先后平叛了夏州统军萧合达的叛变和定州(今宁夏平罗)两部人民起义。但任得敬在政治上是个野心家,他企图以军事上的胜利捞取政治上的资本,妄图入朝参与国政。李仁孝对任得敬还是有所警惕的,曾打算解除他的兵权,但考虑到任得敬兵权在握,现天下刚刚太平,解除他的兵权恐怕他嫉恨造反。于是,李仁孝为了维护国家内部的稳定,没有让他入朝,对任得敬采取了加官晋爵的办法,封他为都统军、西平公,以安其心。

但是,野心家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其后任得敬政治资本越捞越大,终于跃居相位,控制了朝廷。任得敬任人唯亲,滥用职权,引起群臣不满。李仁孝还是忍耐着,为了笼络他,又于天盛十二年(1160年)封他为楚王。楚王出入仪从,几乎和李仁孝一样,任得敬还不满足。这年十月,任得敬请李仁孝废学校企图废弃科举取士,以便任意擢用亲信。李仁孝此时对任得敬的企图看的很清楚,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任得敬阴谋进一步篡国,企图让李仁孝居住瓜州(今甘肃安西县)、沙州(今甘肃敦煌县),自己霸据灵州、夏州等中心地带。天盛十九年(1167年),任得敬生病,李仁孝得知后,不念前嫌,十二月还派遣使臣到金朝,请求金主派名医赴夏,给任得敬治病。任得敬病愈后,不但不谢恩图报,反而变本加厉,以兵权要胁历主李仁孝在乾祐元年(1170年)五月将西夏国的西南路及灵州给任得敬自为一国。同时还胁迫李仁孝派使臣到金国请求册封。金世宗拒绝了册封的要求。八月,任得敬遭到金国的反对,便与南宋秘密联络,谋约合攻金朝,推翻李仁孝。宋四川宣抚使虞允文派人密书回报,被夏兵俘获。李仁孝得知密报后,认为对任得敬仁至义尽,再姑息养奸,必为大患,于是断然决定诛杀任得敬 。在金朝的支持和帮助下,消灭了任得敬及其族党,一举粉碎了任得敬篡权分国的阴谋,把西夏政权从分裂的危机中挽救了过来。

附金和宋

李仁孝在位时期,正是辽亡金兴,宋室南渡,夏国处于金朝的包围之中,李仁孝采取附金和宋之策。这个时期夏国与金朝聘使往来十分频繁,李仁孝既要依附于金朝,又要显示自己乃一国之主的身份。如大庆二年(1141年)六月,夏国枢密使慕濬与慕洧兄弟谋叛,欲附金国,被李仁孝得知后捕杀。事后仁孝上表金熙宗告知此事,金熙宗责同李仁孝专擅之罪,李仁孝作例行的告谢。又如天盛元年(1149年),金海陵王弑熙宗自立,金遣告哀使到夏国,李仁孝不予接见,并责问金使:“圣德皇帝何为见废?”金世宗时,金朝先后关闭了同夏国的保安、兰州、绥德等榷场,李仁孝为恢复夏金边市贸易,千方百计讨好金朝,选派工匠织造“百头帐”献给金世宗。夏国继崇宗之后,李仁孝也向金朝请求割地。人庆三年(1146年)正月,李仁孝又从金朝割让得到德威城(今甘肃靖远西)、定边军等沿边土地。夏国的疆域包括了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全部,甘肃省的大部,陕西省的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青海省的东北部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李仁孝时期是夏国疆域最为广阔的时期。

乾祐二十四年(1193年)九月二十日,李仁孝去世。在位五十五年,享年七十岁,他在西夏皇帝中在位最久,寿命最长。谥圣德皇帝,庙号仁宗。

为政举措

政治

注重法制

天盛七年(1155年)九月,李仁孝骑马去贺兰山打猎,因为道路不平,跌伤了马足。李仁孝十分恼火,下令要杀修路的官吏。尚食官阿华正好在旁,他对李仁孝说:“为了一匹马而杀人,是贵畜贱人,在法律上也没有明文规定,道义上也不合适,岂能让国人服你?”他听后只好作罢。李仁孝制定了,《天盛年改定新律令》。共分二十章,计一千四百六十条,其内容包括刑法、诉讼、民事、婚姻、经济、行政等。这是西夏一代最完整的法典,被国外学者称为“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法律文献”。

天盛十四年(1162年)十月,李仁孝为了使“上无勿知之隐,下无不达之情”,将中书省、枢密院移到内门外,以便随时查问情况。而且还对劝他不杀修路官的尚食官阿华赏赐大量银币,用以鼓励大臣们直言劝谏。夏乾祐二年(1171年)五月,李仁孝重用刚介直言的斡道冲为中书令,以后又让他担任国相。因此,在李仁孝执政时期,群臣敢于直言,敢于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实行科举

人庆三年(1147年)以后,李仁孝又设科取士,正式接受了中原的科举制度,进一步把西夏的儒学教育推向一个空前昌盛的时期。翌年三月,建立内学,李仁孝亲自选拔名儒主持讲授。天盛十三年(1161年)正月,立翰林学士院,以大学者王佥、焦景颜等学士。翰林学士院的设立,表明西夏已经有了储备高级知识人才的场所。

文化

李仁宗仁孝酷爱汉文化。他继位的第二年就立罔氏为皇后,罔氏聪慧知书,爱行汉礼,李仁孝在儒学上的建树,得到她不少帮助。人庆元年(1144年),李仁孝下令在各州、县设立学校。同年,李仁孝又在皇宫内建立小学(皇家学校)。凡宗室子孙七岁至十五岁都可以入学,仁宗和罔氏也常前往调教训导。人庆二年(1145年),西夏摹仿中原制度,设立太学,李仁孝皇帝临太学“释典礼”(向先圣先师举行隆重的祭祀),对教师学生分别给予赏赐。在建立太学的第二年,李仁孝又尊孔子为文宣帝,下令各州郡修建孔庙。孔庙建得宏伟高大,如同皇宫一般。由于李仁孝提倡文治,使西夏国内人才辈出,涌现了一批卓越的学者,像大学者斡道冲、王仁忠,编纂《夏国谱》的罗世昌,抗命不去金朝为叛臣任得敬请封的焦景颜,等等。

李仁孝之所以大力推行“文治”——接受汉族先进的封建文化,是在一个中心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即“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就是说,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处于异族的包围之中,如果不吸收先进的汉族文化和比较完善的封建国家制度作为养料,加速自身社会发展的进程,要想在北方长期割据是不可能的。李仁孝作为西夏的统治者,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实施,大力推广,这样的见识和魄力比当时北方其它民族的统治者要略胜一筹。

经济

反对奢侈

党项贵族地主多世禄之家,经常以奢侈相互攀比。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天盛十五年(1163年)五月,李仁孝下令禁止奢侈,以节约国家财政支出。 晋王察哥死后,仁孝把察哥霸占的土地分给百姓耕种。这说明仁孝的禁奢侈令不仅对下层官吏是个约束,连朝廷中的大臣也包括在内。

土地、租税

除此之外,李仁孝还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及时变革上层建筑中与经济状况不相适应的部分,以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比如: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减免地租和赋税,等等。这都对西夏社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外交

就在李仁孝刚出生的第二年,兴起于我国东北的金灭掉了辽;第三年,金兵攻破了宋国首都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北宋政权溃灭,赵构在南京即位,建立了偏安东南的南宋政权。中国大地上这一政治形势的急剧变化,给予西夏王朝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 在此之前,西夏和宋、辽相鼎立,西夏在辽、宋两边左右逢源,时而与宋交好,时而依附辽国。而现,宋室南迁,辽朝灭亡,西夏完全处在新兴发展起来的金国的包围之中。国家如何发展,西夏的内政、外交都受到严峻的考验。正是在这样严峻的时刻,李仁孝登上了西夏的政治舞台。

面对这种局势,李仁孝审势度时,决定与金通好,承认其宗主国地位。为了和金搞好关系,以求得自身的独立发展,仁孝每年都要派许多使者去金国朝贡。在李仁孝一代,西夏派往金国的使者约有一百四十多次,差不多每年都有两次之多。如此频繁的外交活动,正是为了和金搞好关系,求得和平共处,求得金的谅解和支持,给本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较安定的环境。金世宗时,金发觉在金夏双边贸易中,西夏人总是用珠宝换取丝棉,他们认为,这是拿无用的东西换了他们有用的东西。于是立即关闭了保安、兰州榷场,给夏国的贸易带来了困难。李仁孝知道后,马上命使者向全国献本国方物“百头帐”,以表示对金的诚心,借此要求恢复关闭的榷场。经再三交涉,终于取得了金的同意。从这件事中表现出了仁孝灵活的外交策略。纵观李仁孝一世,虽然乘金侵宋之际,曾派兵到金和宋境掠地,但都是一些小的磨擦,大部分都是和金友好相处,这也给本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环境。

人物评价

李仁孝一代,由于他在内政外交诸方面的不懈努力,促进了西夏国的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连西域各国都很羡慕。天盛五年(1153年)五月,西域回鹘第一次派遣使臣到夏国贡献方物。而且西夏这时的疆域包括了今宁夏、甘肃的大部、陕西的北部、内蒙古的西南部、青海的东北部、新疆的一部分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地区。疆土的辽阔为其建国以后所未有。仁孝作为中兴之王是当之无愧的。

西夏仁宗李仁孝相关榜单
西夏十大帝王排行榜 盘点西夏王朝最有名的国君 西夏皇帝有哪些
西夏十大最出名的皇帝名单如下:西夏景宗李元昊、西夏惠宗李秉常、西夏毅宗李谅祚、夏神宗李遵顼、西夏崇宗李乾顺、西夏仁宗李仁孝、西夏襄宗李安全、西夏献宗李德旺、西夏南平王李睍、夏桓宗李纯佑,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在位最长的十位皇帝排排榜 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排行 中国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
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十位皇帝名单如下:清圣祖康熙帝、清高宗乾隆帝、汉武帝刘彻、西夏仁宗李仁孝、西夏崇宗李乾顺、辽圣宗耶律隆绪、明神宗朱翊钧、南梁武帝萧衍、辽道宗耶律洪基、明世宗嘉靖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嘉靖帝为什么不上朝 嘉靖帝权术为什么玩得这么厉害
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的次子,明孝宗朱佑樘之侄,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5月27日—1567年1月23日在位),号天池钓叟、雷轩、尧斋,年号“嘉靖”。如果您想要了解嘉靖帝为什么不上朝、嘉靖帝权术为什么玩得这么厉害、嘉靖帝为什么修仙、嘉靖帝为什么不杀海瑞、嘉靖帝为什么被宫女勒脖子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能登上皇位 刘恒为什么杀老婆和四个儿子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如果您想要了解汉文帝刘恒为什么能登上皇位、刘恒为什么杀老婆和四个儿子、刘恒为什么杀刘盈的儿子、刘恒为什么喜欢窦漪房、刘恒为什么死那么早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耶律德光为什么不能占领中原 耶律德光为什么灭后晋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年11月25日―947年5月15日),字德谨,小字尧骨。契丹族,辽朝(契丹)第二位皇帝(927年―947年在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母为淳钦皇后述律平。如果您想要了解耶律德光为什么不能占领中原、耶律德光为什么灭后晋、辽太宗耶律德光具体死因是什么、耶律德光为什么是木乃伊、耶律德光为什么传位给侄子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同治帝为什么只活了19岁 同治帝为什么没有子嗣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1861年—1875年在位),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
顺治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顺治帝为什么推崇明太祖
顺治帝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行屯田垦荒、采取了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等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为当时的满汉两族冲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也重视吏治整顿,重用汉人为官大大提高了行政机构的办事效率等等。此外,他也尊重民族文化,实行汉满蒙三族融合,为后来的康熙盛世奠定了基础。如果您想要了解顺治帝是明君还是昏君、顺治帝为什么推崇明太祖、顺治帝为什么要掘多尔衮墓、顺治帝为什么那么爱董鄂妃、顺治帝最后是出家了还是病死了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赵桓为什么会拒绝登基 宋钦宗赵桓是怎么死的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宋朝第九位皇帝(1126年1月19日—1127年3月20日在位),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如果您想要了解赵桓为什么会拒绝登基、宋钦宗赵桓是怎么死的、赵桓是昏君吗、赵桓和赵构是什么关系、赵桓之后谁继位了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曹丕为什么敢篡位 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
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6月29日),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12月11日 —226年6月29日在位)。魏武帝曹操之子,母为武宣皇后卞夫人。如果您想要了解曹丕为什么敢篡位、曹丕为什么要杀曹植、曹丕为什么不杀司马懿、魏文帝曹丕为什么只活了40岁、曹丕为什么要赐死甄宓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刘询为什么能登上皇位 汉宣帝刘询为什么流落民间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8年1月9日),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8年1月10日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如果您想要了解刘询为什么能登上皇位、汉宣帝刘询为什么流落民间、刘询为什么追封爷爷刘据为戾太子、汉宣帝真的爱许平君吗、刘询为什么不废太子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咸丰帝为什么能继承皇位 咸丰帝为什么才活30岁
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自号且乐主人,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年号咸丰。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如果您想要了解咸丰帝为什么能继承皇位、咸丰帝为什么才活30岁、咸丰帝为什么不除掉慈禧、咸丰帝为什么逃跑、咸丰帝为什么死在了避暑山庄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唐昭宗李晔是明君还是昏君 唐昭宗李晔为什么不回关中
李晔(867年3月31日-904年9月22日),初名李杰、李敏,唐朝第二十位皇帝(888年4月22日-904年9月22日),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如果您想要了解唐昭宗李晔是明君还是昏君、唐昭宗李晔为什么不回关中、唐昭宗李晔为什么被杀、李晔为什么不杀朱温、唐昭宗李晔为什么迁都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朱温为什么要灭掉唐朝 朱温为什么要毁掉长安
后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5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宋州砀山(今安徽省砀山县)人,后梁开国皇帝,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即位后改名朱晃。如果您想要了解朱温为什么要灭掉唐朝、朱温为什么要毁掉长安、朱温为什么背叛黄巢、朱温为什么被儿子杀死、朱温的梁朝是怎么灭亡的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司马炎为什么要篡位 司马炎是明君还是昏君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6年2月8日—290年5月16日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嗣父(堂伯),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如果您想要了解司马炎为什么要篡位、司马炎是明君还是昏君、司马炎为什么杀司马昭、司马炎为什么不杀贾南风、司马炎为什么传位给傻儿子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宋真宗赵恒是昏君还是明君 赵恒为什么会死在泰山上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如果您想要了解宋真宗赵恒是昏君还是明君、赵恒为什么会死在泰山上、赵恒为什么喜欢刘娥、赵恒与赵匡胤是什么关系、赵恒为什么传位给赵祯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唐宪宗李纯是昏君还是明君 唐宪宗李纯为什么没有皇后
唐宪宗李纯(778年3月17日—820年2月14日),本名李淳,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十二位皇帝(805-820年在位),唐德宗李适孙子、唐顺宗李诵长子。如果您想要了解唐宪宗李纯是昏君还是明君、唐宪宗李纯为什么没有皇后、唐宪宗李纯为何只是昙花一现、唐宪宗李纯是怎么死的、唐宪宗李纯之后是谁做皇帝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崇祯是朱元璋的第几代子孙 崇祯是明君还是昏君
崇祯帝朱由检(1611年2月6日-1644年4月25日)明朝第17代,末世皇帝。如果您想要了解崇祯是朱元璋的第几代子孙、崇祯是明君还是昏君、崇祯为什么不南迁、崇祯为什么救不了大明、崇祯上吊的歪脖子树在哪等问题,本文为您解答。
世界历史十大帝王 世界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 亚力山大大帝位列第一
世界历史十大帝王名单如下:秦始皇嬴政、拿破仑、亚历山大大帝、汉谟拉比、伊丽莎白一世、隋文帝杨坚、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士一世、唐太宗李世民、腓特烈二世、彼得大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 古代十位最伟大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排名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名单如下: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宋仁宗赵祯、宋太祖赵匡胤、清圣祖康熙帝、武周皇帝武则天,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 世界著名的10大帝王 影响世界的帝王盘点
世界十大传奇帝王名单如下:波斯帝国君主大流士一世、亚历山大大帝、彼得大帝、查理曼大帝、拿破仑、伊丽莎白一世、维多利亚女王、拉美西斯二世、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恺撒大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皇帝 中国历史上十位创立过盛世局面的皇帝 古代盛世皇帝盘点
中国历史上十大盛世皇帝名单如下:唐太宗:李世民、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唐玄宗:李隆基、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宋仁宗:赵祯、明成祖:朱棣、隋文帝:杨坚、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开国皇帝 中国十大最强开国皇帝 中国历史开国皇帝排名
中国十大开国皇帝名单如下:汉高祖刘邦、陈武帝陈霸先、秦始皇嬴政、明太祖朱元璋、魏武帝曹操、汉光武帝刘秀、宋太祖赵匡胤、隋文帝杨坚、清太祖努尔哈赤、唐高祖李渊,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中国的皇帝有哪些 中国最有名的皇帝
中国十大最出名的皇帝名单如下: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帝刘彻、秦始皇嬴政、清圣祖康熙帝、宋太祖赵匡胤、隋文帝杨坚、明太祖朱元璋、汉高祖刘邦、武周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在位最长的十位皇帝排排榜 历史上皇帝在位时间排行 中国执政时间最长的帝王
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十位皇帝名单如下:清圣祖康熙帝、清高宗乾隆帝、汉武帝刘彻、西夏仁宗李仁孝、西夏崇宗李乾顺、辽圣宗耶律隆绪、明神宗朱翊钧、南梁武帝萧衍、辽道宗耶律洪基、明世宗嘉靖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历史上属龙的十大皇帝 龙年出生的帝王有哪些 生肖龙的十大君王
属龙的十大帝王名单如下:汉光武帝刘秀、晋武帝司马炎、南梁武帝萧衍、唐中宗李显、宋真宗赵恒、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清穆宗同治帝、清仁宗嘉庆帝、明太祖朱元璋、清太宗皇太极,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位大一统王朝皇帝 盘点统一王朝的开国君主 大一统帝王有哪些
中国十位大一统朝代帝王名单如下:朱元璋、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武则天、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薛禅汗)、武帝:司马炎、唐高祖:李渊、王莽、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寿命最长的十大皇帝 盘点古代最长寿的帝王 历史活的最久的君王是谁
中国十大长寿帝王名单如下:清高宗乾隆帝、南梁武帝萧衍、武周皇帝武则天、宋高宗赵构、元世祖忽必烈、唐玄宗李隆基、前蜀高祖王建、明太祖朱元璋、唐高祖李渊、清圣祖康熙帝,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历史上属兔的十大皇帝 生肖兔的帝王 兔年出生的君王是谁
属兔的十大帝王名单如下:惠帝:司马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魏文帝:曹丕、孟昶、前蜀高祖:王建、高帝:萧道成、天祚帝:耶律延禧、景宗:李元昊、金太宗:完颜晟、明世宗朱厚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历史上最爱吃的十位皇帝 历史上的10大吃货皇帝
最爱吃的十位皇帝名单如下:楚成王、忽必烈、乾隆、刘彧、赵匡胤、朱高炽、咸丰、朱载垕、李显、拓跋珪,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古代昏庸无能的十大皇帝 极好女色的皇帝盘点 古代十大沉迷美色的皇帝
古代十大沉迷女色的皇帝名单如下:隋炀帝杨广、汉灵帝刘宏、明武宗朱厚照、宋度宗赵禥、齐文宣帝高洋、宋前废帝刘子业、元惠宗乌哈图汗、宋孝武帝刘骏、明世宗嘉靖帝、金海陵王完颜亮,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皇帝 历史上最帅的皇帝是谁 古代皇帝颜值排名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皇帝名单如下:高湛、慕容冲、刘秀、杨广、刘准、光绪、陈顼、杨坚、宋文公、赵煦,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同性恋皇帝 中国古代十大同性恋的帝王 中国历史同性恋皇帝有哪些
中国古代十大同性恋的皇帝名单如下:魏安釐王魏圉、陈文帝陈蒨、卫灵公姬元、汉哀帝刘欣、明武宗朱厚照、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文帝刘恒、前秦世祖苻坚、汉成帝刘骜,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古代皇室
  • 盛世皇帝
  • 篡位皇帝
  • 守成皇帝
  • 改革皇帝
  • 节俭皇帝
  • 傀儡皇帝
  • 皇后
  • 公主
  • 历史人物
  • 神话人物
  • 军武人物
  • 政商人物
  • 富豪人物
  • 体坛人物
  • 文教人物
  • 医药人物
  • 明星艺人
  • 宗教人物
  • 校园人物
  • 皇帝
  • 热门文章
  • 历史上最伟大的十个皇帝
  • 历史上子女最多的皇帝
  • 明朝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 属兔的十大帝王
  • 辽国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 属龙的十大帝王
  • 中国十大开国皇帝
  • 唐朝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 中国历史上十大傀儡皇帝
  • 最爱吃的十位皇帝
  • 中国十大长寿帝王
  • 汉朝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 历史上登基年龄最小的皇帝
  • 世界历史十大帝王
  • 三国十大最出名的皇帝
  • 热门词条
  • 1
    清穆宗同治帝
  • 2
    武周皇帝武则天
  • 3
    宋哲宗赵煦
  • 4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 5
    唐中宗李显
  • 6
    唐高宗李治
  • 7
    宋真宗赵恒
  • 8
    汉景帝刘启
  • 9
    元世祖忽必烈
  • 10
    宋钦宗赵桓
  • 11
    宋文公子鲍
  • 12
    元惠宗乌哈图汗
  • 13
    袁世凯
  • 14
    孙策
  • 15
    唐殇帝李重茂
  • 16
    西夏景宗李元昊
  • 17
    魏武帝曹操
  • 18
    汉昭烈帝刘备
  • 19
    汉献帝刘协
  • 20
    周文王姬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