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桃江竹笋产自中国十大竹乡之一的美人窝湖南桃江,独特的气候与土壤条件孕育着115万亩楠竹林。桃江竹笋历史悠久,在民间还有“无笋不成席”的说法,被誉为“寒士山珍”的竹笋已开发出50多道菜品,形成了独居特色的“竹笋宴”。
桃江目前拥有竹林面积115万亩,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三,是湖南“千亿”竹产业核心基地,而此次举办竹笋节的马迹塘镇位于桃江西部,全镇共有林地24.8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2.2万亩,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全县最大的竹笋种植基地。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 种源独特 竹笋可食用的竹种达200多种,而桃江竹笋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品种为保护区内毛竹所生竹笋,其为刚竹属,拉丁名为Phyllostachys sieb et Zucc,种名毛竹,拉丁名为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arr.) Mitford cv. Pubescens。 (2)土壤地貌情况 桃江县位于湘中偏北,为雪峰山余脉向洞庭湖过渡的中低山丘地带,桃江素有“楠竹之乡”的美誉。处在洞庭湖南岸,保护区域内小气候独特,水湿条件不可复制,竹笋为桃江县具有标志性的区域产品。桃江县地貌以山丘地貌为主,丘、岗平地交错,地表起伏不大,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明显。最高点猴家山海拔980m,最低点海拔仅106m。成土母岩母质多样,主要有板页岩、花岗岩、石灰岩、第四纪红土等。土壤主要为板页岩和花岗岩风化发育的壤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透气、保水、保肥, PH值在4.5~6.5之间,富含多种矿物元素,空气和土壤均无污染,是桃江竹笋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 (3)气候条件 桃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其特点是:冬冷期短,暑热期长,春温多变,春夏多雨,伏秋多旱,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为40℃,极端最低气温为-15.5℃,>10℃年活动积温5000-5500℃,年平均日照值为1583.9小时,太阳总辐射量102.7千卡/平方厘米,无霜期226—291天;年平均降水量1566毫米,雨季集中在4-6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2%,相对湿度82%。独特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桃江竹笋的生长。
三.地域范围
桃江竹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桃江县境内桃花江镇、浮邱山乡、高桥乡、沾溪镇、修山镇、三堂街镇、鸬鹚渡镇、大栗港镇、鲊埠回族乡、武潭镇、马迹塘镇、石牛江镇、牛田镇、松木塘镇、灰山港镇等15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5′59″-112°18′52″;北纬28°12′48″-28°40′52″。目前保护区竹林面积76667公顷,桃江竹笋年总产量为82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桃江竹笋为禾本科植物毛竹的幼芽,呈宝塔形,密被褐色茸毛,笋体肥壮,中间有节,节短而粗,笋肉白色,肉质肥厚,质嫩多汁。 (2)内在品质指标:膳食纤维含量3.5~5.3%,钾含量330~520mg/100g、总糖含量小于1.0 g/100g、脂肪含量0.1~0.3g/100g,并含有磷、钙、硒等多种营养元素,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成分。 (3)安全要求:参照国标GB2762和GB2763执行。 (4)包装:桃江竹笋采用散装和容器装。包装容器(筐、袋、箱等)要求清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要求。产品包装应标明品名、净重、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方法等。 (5)储运:桃江竹笋储存在清洁、干燥、通风及无鼠虫害的仓库里。成品放在离地面高lOcm的防潮板上,不得靠近墙壁,仓库里不得放入有毒、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的物质。桃江竹笋堆放和卸载需轻拿轻放,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同车运输,严禁烈日曝晒、雨淋。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的选择 基地选择在远离工厂、村庄和住宅区,附近没有污染源,在海拔150-500米的山上。 (2)生产过程管理 ①合理调整竹林结构 毛竹林的合理结构是保证竹林高产稳产的基础,调整竹林结构主要是通过对竹林的立竹度、胸径、年龄组成、叶面积指数、均匀度及整齐度等进行适当调整。使其达到合理的状态。毛竹高效林的年龄留足3度,每度竹各占三分之一,立竹胸径以8—10厘米为佳。清明后至谷雨期间留养母竹。每度留养母竹45-50株,每亩立竹密度150株左右。 ②施肥技术 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只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施肥时间:初夏(5月)挖笋以后,新竹抽枝展叶,竹鞭开始延伸,收获大量的竹笋和留养母竹,土壤养分水消耗很多,应在梅雨前结合林地垦复,将肥料埋入土中,施肥量每亩施厩肥等有机肥3000千克、 ③竹林培土 培土是笋用竹林经营的一大特点,竹林内加客土(5~10厘米)能增加竹鞭、根系的吸收营养层,也有利于土壤保水、保肥以及落叶等有机物分解吸收;可提高竹笋的粗生长和高生长;可增加竹笋的单位面积产量;防止杂草丛生,可增加土壤肥力。 ④削山垦复 削山是每年的9月以后在竹林中浅削10~15厘米,削除杂草、灌木、疏松土壤。垦复是深挖20-30厘米同时除去石块、灌木根、树桩、老竹蔸、老竹竹鞭。垦复每度二次,垦复应在出笋成竹后的初夏和冬季结合挖冬笋进行。 ⑤病虫害防治 A、综合治理原则:生产过程中应树立竹林(笋)病虫草等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观点,贯彻“预防为主、科学控制、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预防方针,通过加强培育、合理经营、改善竹林的生态环境、优化竹林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竹林的自然控制作用,增强竹林对有害生物的抵抗能力。通过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达到生产安全、优质的无公害笋的目的。 B、营林技术防治:管护好竹林周边森林环境,丰富森林生物群落的物种资源,构成复杂的食物网链,稳定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及时清除病、虫为害的竹笋(枝叶秆)和老弱残次竹,清除林内病虫源和传播源,改善竹林环境。 C、物理防治: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竹林内用黑光灯、高压泵灯、频振式诱杀灯等诱杀螟蛾、夜蛾科害虫等;利用害虫的趋色化性进行诱杀。竹林内用糖醋液、性信息素、卤水、腥味或在麦麸皮、饼肥等食物中掺入适当毒剂诱杀害虫;利用害虫上树上竹习性,设置阻隔带、环或毒环捕杀害虫。 (3)竹笋采收与处理 ①挖笋技术 在清明前出的桃江竹笋,全部挖掉,使养分集中促进潜育笋芽发育,能使采笋期延长10天左右并能增加产量。选择清明后至谷雨期间生长势强的粗壮笋留作母竹,后期笋也全部挖掉:出士后笋高不超过20-50厘米时挖取为好。挖时不损伤竹鞭,合理疏笋应做到适时、适度和适对象。 ②竹笋采收后处理 将采收回的竹笋应对所采区域,所采时间做好记录后再进行初加工。 桃江竹笋采收在清明至立夏前,采收后立即就对其去壳,在去壳的同时去除那些霉变、干瘪的,把鲜嫩的竹笋挑选出来,对笋的根部进行适当的切除,以保证桃江竹笋的鲜嫩,然后进行高温杀青、清水冷却。制作笋干时进行物理压榨,然后进行中温烘干或日光晒干,分级保存。制作保鲜笋或方便笋时不需物理压榨,采用传统的杀菌技术,以保证其独有的自然清香及鲜嫩的口味。 (4)生产记录 桃江竹笋的生产、加工全过程建立严格的生产记录,对毛竹生长期间的管护、生长年限及技术措施,宜丰竹笋的采挖、加工、保存情况进行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便查阅。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保护区区域内的竹笋生产经营者,按照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符合要求的可向申请人桃江县竹产业协会提出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