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九华山黄精是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的特产。九华山成品黄精以天然黄精为原料,经过九蒸九晒工序,内赤外黄,味甘甜,素称“九制黄精”,常食能延年益寿。
黄精是多年生的百合科草本植物,又名鸡头参、老虎姜、野生姜等,多生长在阴湿山坡或沟谷两侧,一枝多叶,叶短似竹,地下茎块,根茎横生,一年长一节,十年长一尺,花绿白色,三至五朵集成伞状,花梗下垂,根茎横生,肥大肉质,俗言黄土之精华。黄精产地很广,唯产于九华山最佳,有“北有长白山人参,南有九华山黄精”之称。九华山黄精历史悠久,金地藏在九华山1时,以黄精饭充饥,他在《酬惠米》中说:“而今飧食黄精饭,腹饱忘思前日饥”。相传明代高僧海玉大师在九华山百岁宫山洞内苦修,不进米饭,也食黄精为生,终年110岁。
九华山黄精是以根茎入药,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具有降血压及降血糖作用,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起降低血脂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多年来,青阳县通过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九华山黄精”生产,并开发黄精酒、黄精素饼、黄精蜜饯、黄精速溶茶、黄精果、黄精含片、黄精米面等系列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产品档次与附加值。目前,“九华山黄精”的种植面积已达11000亩。
“九华山黄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被正式受理,有望成为继“皖南土鸡”之后全县第二块地理标志“金字招牌”。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1 地貌土壤情况。九华黄精产于海拔300~1000米的山地缓坡上,土壤为花岗岩、泥质岩坡积物成土母质形成的酸性山地黄壤、黄红壤、酸性棕壤和山地草甸土,土壤肥沃,PH值在5.7左右,偏酸性。 1.2 水文情况。青阳县位于皖南山区,主要河流有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南阳河、陵阳河。根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NY/T396-2000)判定,九华黄精种植范围水质属清洁水平,适宜生产优质的九华黄精。 1.3 气候情况。九华黄精种植区域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夏热冬寒,春秋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时长,无霜期短,梅雨期40天左右,秋季干燥,冬有冰雪。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降水量1558.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全年无霜期224天,平均日照时数2004.9小时,日照率为43.5%。
三.地域范围
九华黄精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风景区、陵阳镇、庙前镇、蓉城镇、木镇镇、新河镇、丁桥镇、朱备镇、杨田镇、乔木乡、酉华镇、杜村乡等行政区域内(东经117°46′-118°05′,北纬30°19′-30°51′之间)。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1 外在感官特征 九华黄精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姜形节节状,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大于等于0.8cm。肉质饱满柔软,质地沉重。 1.2内在品质指标 黄精多糖不低于10.0g/100g,水分不高于18.0 g/100g;总灰分不高于4.0 g/100g;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1.0 g/100g;浸出物不低于50.0g/100g;含量测定按干燥品计算。 1.3 安全要求 九华黄精按照《安徽地方标准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DB34/T2420-2015)技术规范进行管理。合理使用农药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五.特定生产方式
九华黄精农产品实行林下仿野生栽培和人工大田栽培两种方式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按地标DB34/T2420-2015(安徽地方标准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执行。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1.1 包装。包装材料使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符合卫生标准,无毒、无异味、无污染,包装后应达到防潮密封的要求。 1.2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九华黄精)。 1.3 运输。产品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防挤压,装卸时轻放轻卸,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1.4 贮藏。贮存仓库要清洁、干燥、通风、避光、无异气味。不得与其它物品混放,仓库周围无异味。贮藏环境符合、SB/T11094-201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