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是一本自传式游记,马克·吐温回忆了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做水手工作的经历,作者对密西西比河怀有浓厚的兴趣,在他的笔下,这条河以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变化多端、难以琢磨的任性形象出现在人们眼前,它既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危害极大,又养育着大河流域广大的国土上的人民。对于没有受过多少学校教育的马克·吐温来说,密西西比河简直是一所大学,它使他认识了许多奥妙的自然现象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密西西比河上的河水涨落甚至会直接影响着农庄的兴盛与毁灭,城市的兴旺与衰败。“密西西比河最奇怪的特点之一——河道的随时缩短。有的坏蛋因为他的种植园在离河稍远的乡间,地价较低,河水猛涨的时候,他就只要等待时机,趁着黑夜在那一条狭窄的地峡上挖一条小沟,把河水引进去,于是在意想不到的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奇迹:那就是,整个密西西比河占据了那条小沟,把那个偏僻地方的种植园搬到它的岸边来了(使他的地价上涨四倍),而另外那个人很值价的种植园却被隔离到老远,成为一个大岛了。”
在那些年中,大河在飓风岛和一百号岛、阿肯色州的拿破仑,还有胡桃湾和会议湾这些地方都曾经冲决过,这几次总共缩短了河道六十七里,密西西比河以其强大的力量和不可预知的方式在不断地改变着其周边的自然环境,而河岸上的人民也顺应着河流不断地繁衍生息。
该游记中还记录了河上文明的不断变迁,“这条河经过探测后,一直过了七十年,沿河的两岸才有了人数可观的白种居民,又过了五十年,才有了交通。这条河上最早的交通工具是平底船,不久小火轮就闯进来了。但是后来轮船越来越多,速度也大大提高了,于是它们就可以独吞全部航业,从此以后木船业就呜呼哀哉,永远完蛋了。木船的船夫变成轮船上的水手,或是大副,或是领港”。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变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文本中作者还满怀欣喜地描绘了密西西比河两岸的沿途城市的风光:柏林顿、圣路易、明尼亚波利斯、洛克岛、新奥尔良、圣保罗、杜标克。“每到一个展现在眼前的新地方,人们的惊奇和敬爱心理就更加深刻、更加增长。这样的人民和他们这样了不起的成就,不能不令人起敬。这是一个具有独立精神的民族,要是为这种民族的前途担忧,那是大可不必的。”作者对每一个地方都由衷地赞叹,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在这样的发展中,人类的智慧作用于自然而成果斐然,自然与文明高度地融合与并存。
创作背景
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地理中心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同时密西西比河又是这个年轻国家中部的交通大动脉。在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领土开发高潮到来之前,辽阔的密西西比河流域占美国已开发领土的四分之一。
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开始进入了急速发展的“镀金时代”。铁路迅速地在美国全国蔓延,一系列的社会矛盾随之出现,如奴隶制、人口膨胀、城市移民、宗教信仰复兴、种族主义、改革热潮、立法等问题。人们在极度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越来越忽视精神层面上的东西,内心空虚匮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并存与融合到对立与恶化的过程中,人的本性也渐渐偏离了自然的本质,逐渐异化、物化,最终酿成了全球化的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文明在为人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玷污了人类原本纯洁的心灵,压抑了自然而健康的本性。”
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生态危机,社会道德强加给人们种种价值观和是非观,但结果却令人十分失望,随着人们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多,人的理性越来越难以控制。1882年春天,马克·吐温到密西西比河上重游了一次,那次旅行之后的第二年就出版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主题思想之一:暴露黑暗,歌颂人民。
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集中反映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这本自传体游记中。马克·吐温对密西西比河有着特殊的感情,因为他青年时期当过领航员,与广大船员共同劳动、并肩战斗在这条河流上。那大河的旋涡、暗礁、急流、险滩,他了如指掌;那两岸的山林、城镇、风土、人情,他铭记不忘。
对夕阳西下时河面上泛出的那番美景,作者在小说中有过十分动人的描绘。作者描写自然,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通过描写自然风貌来抒写自己复杂的心情。“他像画家写生一样祥,捕捉自然风物的各种特点,描下许多迷人的画窗。他把河写活了,把物写活了,栩柳如生,跃然纸上。
可是对那番美景,掌握着全船命运的领航员马克·吐温并不一味欣赏,反而更加警觉起来。凭他那双明察秋毫的眼睛,那副航技高超的本领,他很快就觉察出:那“血红色的天空”是狂风暴雨的征兆;那“ 漂浮的独木是河水上涨的信号;那“水面的斜痕”是陡峭暗礁的预告;那“翻滚的泡漩”是河床变迁的反映。于是,马克·吐温和船员们便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战斗,终于化险为夷了。
作者不仅写景,而且抒情;不仅看到奇观,而且察出险倩。寓情于景,水乳交融,绘声绘色,读来颇有身临其境之感。马克·吐温对那段紧张而又愉快的船员生活十分自豪。
他说:“‘我’爱这门职业,远甚于‘我’后来所从事的任何职业。 在那个时代,一个掌舵者是世界上唯一不受拘束而完全独立的人物。”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仅热情洋谧地赞美了大自然、劳动人民,而且满腔热忱地歌颂了工人阶级自己的组织——舵工协会。船员们为了增加工资、改善劳动条件,破天荒地把船员自己的力量组织成为一个战斗的集体,开展对船主们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
作者看到劳苦大众那股扬眉吐气的神气劲儿,心里具有说不出的高兴。船长斗不过船工们,只好服输:“好吧,伙计们,你们总算一时胜利了,‘我’心甘情愿地向你们属服。”
舵工协会还有一条规定,凡上船工作的一定得是参加协会的船工。船员胜利了。美国工人阶级胜利了。
该作品描写的这次工人阶级的胜利斗争尽管发生在1861年,但对出版该书的19世纪80年代年代来说,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为这个时期正是美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时期。争取8小时工作制的示威游行此起彼伏,反对剥削、压迫和种族歧视的罢工运动风起云涌。
“劳工骑士会”于1869年成立,到19世纪80年代已发展到70万名会员,它是美国工人阶级创造出来的第一个全国性组织。恩格斯曾径赞扬说:“在讲英语的工人中间出现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这还是第一次。土生土长的工人群众之参加美国的运动,据‘我’看来,是1886年最大事件之一。”
马克·吐温对这一革命组织热情歌颂、勇敢捍卫。1886年3月22日,正当“劳工骑士会”遭到资产阶级的围攻时,他便挺身而出,在一次群众集会上慷概激昂地发表了一篇题为《劳工骑士会——新的朝代》的演说。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千百年来都是帝王和少数人有权支配一切,但是这种权力“从今天起,在这个国家里,是永远化为灰烬了,因为在这个国家里升起了一种比任何帝王的力量都更大的势力,”而这种势力“将会上王座,挥舞它的权杖,于是饥饿的人可以得食,寒冷的人可以有衣,那些假王公贵人即将消灭,而真正的主人要来掌权”。他所指的“真正的主人”,就是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他说:“当所有的泥瓦工人,所有的机械工人,所有的矿工,所有的铁工,印刷工人,码头工人,油漆工人,铁路司机,所有的女售货员,所有的女缝工,所有的接线生,一句话,所有的身上蕴藏着你们叫做权力的那个东西的实体,而不是没有权力的劳苦大众——当这些人起来时,随你喜欢用什么骗人的名字来称呼这种伟大的局面,事实终会是:一个国家起来了。”最后,他满怀信心地指出,这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时代的开始,他面临的是人类最正义的事业,而且一定会成功。
作者把这个美国工人阶级全国性的第一个组织,以胜利者的姿态,形象地反映到作品中。这可以说是美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创举。《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一书的出版,对“劳工骑士会”70万名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个鼓舞,尤其是书中船员们组织工会与资本家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那个动人故事,立刻就被许多工会杂志转载,其中有一家重要的工会杂志称赞马克·吐温在为“劳工运动争取公平待遇的斗争电作出了有力的贡献” 。小说对当时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推动的作用。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的主题思想之二:回归人的自然天性,建设人的精神生态。
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自然资源过度地开发和利用促使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而人类的物欲膨胀不仅伤害了自然,同时也伤害了人自身,使人丧失了他的天真和美好的心灵。人与自然的疏远和敌对成为人性顽疾的根源,也是生态危机的根源。
精神是人性中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生态问题,就应该坚决消除人的精神污染,建设人的精神生态。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困扰人们的自然与发展之间的诸多问题,就必须引导人的心灵返璞归真,调整人的精神状态,实现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建立一种和谐自在的生存方式。
作者强调,在他的全部经历中,给他留下了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他在密西西比河上当水手的那段生活,他认为这是他最难忘的一段时期。“‘我’爱好领航员这个职业,远远甚于其他从事的任何一行,而且对它感到无限的自豪。理由是明显的:当年的领航是世界上唯一无拘无束、完全独立自主的人。”密西西比河上的水手们虽然粗鲁,但性格淳朴,“水手们个个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成天打架的角色,专爱粗鲁无比地逗乐取笑,昏头昏脑随口骂人,挥霍成性。但是大体上都诚实可靠,忠于职责和诺言,而且每每是非常地豪爽”。
马克·吐温在书中运用简单、轻松和诙谐的语言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闲散自在、简单淳朴、满足快乐的生存画面。“‘我’小时候的村镇上有两件大事,就是有两艘轮船每天都要来那里一次。这两件大事出现以前,这一天使人充满了期望,显得光辉灿烂。”惬意的生活与纯洁的心灵是相通的,这种在原生态的自然中所获得的愉悦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比的。自然的本质就是万事万物自由自在和谐相处,这种洒脱自在的生存方式,如果得到大力的弘扬和倡导,必将使人的心灵和自然都回归到一种正常健康的状态。
通过马克·吐温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不久之后战争爆发,商业停顿下来,马克·吐温不得不另谋生计,他做过矿工、记者、通讯员、演讲家、作家。但是马克·吐温说:“从驾驶台上最末一次瞭望之后,来而复逝的二十一个年头,只要用几句话就可以带过。”可见远离了自然,生活和心灵都变得十分无趣。
对作者来说,密西西比河上做水手的时光,是他最为留恋、最幸福、最自由的一段时光,是他的心之所向。当作者回到了童年时代的故乡密苏里的汉尼伯尔时候,有这样的描写:“‘我’想那要算是密西西比河上最美丽的风景之一,这里在‘我’看来反正是够美丽的,很使‘我’满意,而且比起‘我’将要重游的其他一切旧地来,这个地方的确有一种优点:它没有遭过变化;还是像从前那样,仍旧是年轻而有朝气,清秀而优雅;而其他各处的面貌却难免衰老,难免因人生的扰攘而带着创伤,显出忧伤和挫败的痕迹,不足以给‘我’精神上的鼓舞。”“‘我’在故地重游,回到小时候的镇子上停留的三天当中,每天早晨醒来,老是觉得自己是个小孩子——因为在‘我’的梦中,所有的面孔都恢复了青春,正像从前的样子。”对于往昔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马克·吐温表现出了无限留恋之情,他在回到童年的故乡时,仿佛找到了一种心灵的归宿。因此在该小说中没有讽刺与批判,没有挖苦与嘲笑,有的只是轻快的调笑和温暖的回忆。
该游记中,还穿插了很多的传奇故事,如处女岩的传说、佩波安和西格温的传说、白熊湖的传说。作品中字里行间表现出的浪漫主义情怀,正是一种良性的精神生态的展现,是人的心灵回归了自然。这是人的内部自然的回归,是一种由内而外,发自内心的对自然生态的无限热爱。这种回归是通过欣赏自然的本真来舍弃文明社会中的躁动、急功近利和阴暗,而并非是通过外在的力量去改变自然和社会,也并非是通过道德和法规来约束人的行为,它是为了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是为寻回被现代文明异化了的心智,而这正是我们希望建立的一种精神生态。
从《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游记中可以看出,作家与自然有着天然紧密的联系,自然哺育了作家的思想,作家从自然中汲取写作的素材。密西西比河以及河岸的小镇是马克·吐温与自然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通过与自然的对话,马克·吐温深刻体会到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与包容,人与自然的惺惺相惜。作家生于密西西比河,长于密西西比河,密西西比河的自然地域风貌、社会风俗人情以及河流精神等等,不仅为马克·吐温提供了大量的审美经验和素材,培养了作家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影响着他的文化心理、思想情感及其人格精神的塑造。而饱含在作品字里行间中的精神情感深深地感染着读者,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让读者重新叩问自己的内心,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语言特色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并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与其说它是一本小说不如说它是一个记叙,一个精彩的记叙。
方言
马克·吐温得到了广泛赞誉是因为他用方言真实地描写了地方生活。马克·吐温聚焦到底层人民身上——贫民和黑人;拥有一对擅于聆听方言的耳朵,他用一种简单直接的方法记录了那些方言,他从不改变方言的特点只是用一种特别的字母组合真实模仿。
《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主要讲述关于水手生活的故事,因其中的方言、地方特色和对作者亲身经历过的水手生活的真实描述而令人印象深刻。
书中描写了一些自傲的水手,却总被自己贫乏的语法和句法出卖。一方面,他们自信地与别人谈论他们的高贵出身和良好教育;另一方面,他们可笑的语言表达却与他们的说法不符。
比如,“says I”、“who is you”、“who I is”等,这些搞笑的语言错误,表现出一种讽刺意味。
方言所反映的生活状况
在描写密西西比河流域黑人的章节中,马克·吐温采用的语气非常轻松,他引用的方言听起来也像实际的发音。例如,他们会说“sir”、“sah”,“they”、“dey”,“that”、“dat”等等。在作品中,一个黑人在岸上叫道“clar to gracious,I wouldn’t be s’prised if dey’s a whole line o’dem Sk’ylarks。”这位没什么文化的黑人只是在模仿本土美国人的发音,而不是真的那样说话。
读者读到这些拼写错误的词句时可能会发笑,因为马克·吐温的描写是直接而实在的。作者刻画了真实的生活,给读者展示了一幅真实的美国画面,这也是现实主义的特色。这种讽刺的写作手法所反映出的那种被人们忽视的生活状态,正是这些黑人说话如此可笑的原因。这是由他们不被认可为美国人的低下社会地位造成的, 他们不能受到教育还要承受种族歧视。想到这些的时候,那种好笑的发音就不再显得有趣,更多的则是沮丧。马克·吐温用这种玩笑的方式给读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悲惨的社会事实。
讽刺
1、马克·吐温式幽默
马克·吐温在他的作品中把典型的幽默方式和他自己的幽默方式结合起来,他把方言元素和记叙者糅合成一体,从自己的经历和不幸中创造幽默。该小说中写到一封来自一个叫杰克·亨特的前盗贼的认罪书,大意是为了感谢一个叫布朗的仍有9年服刑期的重病罪犯。这样的认罪书,让镇上的人抿嘴一笑。这封曾经感人而雄辩的信,被证明是一个罪犯为了逃狱而玩的把戏。但一次一次地被它感动的人们除了嘲笑一番之外并没有深思他们自己的轻信行为。
2、马克·吐温想刻画的社会状态
马克·吐温对现实持一种悲观的态度,从他的讽刺手法就可以看出来。他用一种轻松的幽默来表达,但掩藏其下的却是非常严肃的话题。
当现代工业开始侵袭传统时, 密西西比河和水手们的黄金时代就走到了尽头。美国全国都开始兴建铁路,所以水路运输就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越来越多的货物都由铁路运输。不久后美国内战爆发,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战争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所以毫无例外的,内战也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沿岸的人们。战争中断了商贸,随着商业运输的减少,对大批水手的需求也减少了,很多水手都失业了,而邪恶的商人就从底层人民的血泪中赚取利润。在当时的国内,随处可见悲惨的景象。
地域特色
马克·吐温对地方语言特点所具有的敏锐感觉和对地方色彩保有的记者的犀利眼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密西西比河沿岸生活的专注; 二是对这个年轻的国家与日俱增的苦难的专注。
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从民族、工种和区域等因素可以把人们分成很多居民团队。《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中把每个地方的独特性都保留下来,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马克·吐温对黑人始终保持着深切的同情心,因而在黑人奴隶落后的生活条件和低下的社会地位问题上做了很多努力,希望他的所作所为能对人们产生轻微的影响。除了黑人,马克·吐温在描写河上风光方面也是相当成功的。当他开始船上生活时,他听到过很多水手之间的谈话,说不上有意义,也不完全是废话。其中有一段关于浑浊的密西西比河水的有趣的对话,有一个叫ED的人开玩笑说“如果你舀一品脱这黄色的河水, 你就会发现有半英吋甚至3/4英吋厚的泥沉淀在底部”。这个说法很令人印象深刻也很具有真实性。马克吐温轻易的给读者刻画了一幅水手图,每一个细节都是那么的生动。
马克·吐温从来没有说过人性和社会的黑暗面,他只是讲故事,他清晰地透视人性,也清楚地明白人类。他就像一个世外之人,带着一点点蔑视,把一切了然于胸。他就像在欣赏一出全世界人合演的戏,每个人都沉溺其中。
作品评价
该作品中的大河有着丰厚的象征意蕴,这种意蕴植根于人类从古至今普遍的感知经验,并在现代思想理论的理解下,显示为完整、生动、合乎逻辑的原始文化内涵。
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作品中,可看到作者对这一雄浑的“民族之躯”流露出的神秘感情:“伟大的密西西比河,雄浑庄严、秀丽无匹的密西西比河,在阳光下泛着粼粼碧波,涌着一英里宽的大潮奔腾向前,极目望去,使人如临旷古如斯的大海,充满宁静、壮美。”很显然,这是作者用心灵体验民族生活的结果,密西西比河在作者的体验中化作了所有热爱自由,追求真善美的人们心中不朽的神,从自然转化成了意象,一个凝聚着无限丰富的民族生活内涵的意象,它在《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受到的礼赞不是偶然的,这标志着内战后美国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文学的成熟。
——赵沛林(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作者简介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年—1910年),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美国著名小说家、作家、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竞选州长》,《百万英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