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弗拉尔斯太太是个住在金艾博特村子的一个有钱的寡妇,在一个星期四的晚上,因服用了过多的巴比妥,被人发现死在自己的床上。第二天晚上,罗杰·艾克罗伊德,一个人人认为他会娶弗拉尔斯太太的鳏夫,在弗恩利大院的书房被人杀害。两起死亡案件的关联使故事的发展疑云重重。
村子里的人议论说,第一起肯定是自杀。谢泼德医生在验尸时,也有同样的疑虑,但出于一个乡村医生的审慎,他没有将怀疑公开。
艾克罗伊德却知道真相。他第二天对谢泼德说:“我必须跟您谈一谈。这件事很可怕,比您知道的还要糟糕。”他看上去既憔悴又疲惫。谢泼德医生答应他晚上赴宴,两人就此分别。
晚餐在高朋满座的“宽敞的大厅”内进行,这种场景在克里斯蒂的小说中是很常见的。晚饭过后,两个朋友退到房间,一边喝咖啡一边谈话。艾克罗伊德把藏在心里的秘密说出来了。他为弗拉尔斯太太的死感到自责,当然这也许并不公平。
艾克罗伊德说,他们本来是计划要结婚的,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外宣布此事,而是想按照习俗,等她的丈夫去世一年以后再说。这一天终于要到来了,艾克罗伊德催促她把他俩的秘密公之于众,她却迟疑了。就在昨天,她突然宣布她决计不能跟他结婚。弗拉尔斯太太心里留着一桩可怕的事。她向他承认,是自己毒死了她的丈夫。那个酒鬼,她从来没有爱过他。
当艾克罗伊德说起此事,他控制不住自己的声音,向谢泼德医生大声叫了起来:“天哪!这是残酷的谋杀!”
他的语调中清楚无疑地表明,像他这样一个诚实、直率和真诚的人,是决不会原谅这种行为的,即使犯罪的是他所爱的女人。弗拉尔斯太太同样清楚这一点。她明白她的坦白实际上是给两人的关系画上了一个句号。如果这个秘密只有她一人知道,她也许可以对此一直守口如瓶,从此相安无事。但是现在有人也知道了,一年来一直对她进行勒索,变本加厉的要求最终把她逼上了绝路。
而艾克罗伊德,不但没有对她表示同情,还对她的供认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
当管家帕克送来一份晚班邮件时,谢泼德以医生的口吻向他保证安全。谢泼德医生想知道信上的内容,但是艾克罗伊德要优先——这信只能给他一个人看;他待会看完后再决定怎么做。他把蓝色的信封暂且搁下。
在得知他的朋友不会轻举妄动后,谢泼德医生这才离开,回到附近与姐姐同住的家中。不到两个小时,谢泼德医生被叫回弗恩利大院。艾克罗伊德被谋杀了。那个蓝色的信封,也一同消失了。
几乎房子里所有的人——他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犯罪动机,而且也有在犯罪现场的证据。比如,艾克罗伊德的女管家拉塞尔是个刚进入中年的聪明女人,除了嘴唇有点皱以外,她算得上是一个长得不错的女人。在弗拉尔斯太太介入之前,她一直想跟艾克罗伊德结婚。当谢泼德医生在晚饭前光临时,她显然有些慌乱,好像他的到来打乱了她的计划似的……
还有布伦特少校,他喜欢刺激的探险,也是艾克罗伊德的座上客。显然布伦特是有心事的,在吃饭的时候,他一直语无伦次。
艾克罗伊德的弟媳塞西尔·艾克罗伊德太太是个寡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她和女儿弗洛拉同样值得怀疑。她们在弗恩利大院安了家,虽然她们身居繁华之所,但依旧贫穷。她们经济拮据,而像艾克罗伊德这样的富豪却是出奇地吝啬。他对每一件事都要详细过问,连穿晚礼服和天鹅绒是否必要这样的事都要问个仔细。要想从他身上拿点东西真是太难了。弗洛拉困难的时候,要是他能给他的侄女留一笔钱该多好,但是他说不行,她慢慢等着吧。毫无疑问,艾克罗伊德死后会给她带来一大笔收入,不过在那之前,他会把钱包抓得牢牢的。这就足以使一个女人借喝酒来发泄不满了,甚至是用杀人的方法。
还有那个管家,现在他也成了被怀疑的对象。谢泼德医生离开书房的时候,发现他正在门口偷听。
杰弗里·雷蒙德是艾克罗伊德的秘书,他优秀得让人难以置信。如此沉着地处理艾克罗伊德身后的大小事务——就好像他已经提前知道了此事一样。
厄休拉同样是一个谜。对于一个客厅女侍来说,她是有些太聪明了。
最后是拉尔夫·佩顿。他是艾克罗伊德的养子,是个25岁的英俊的小伙子。他因赌博欠下的债务让他的父亲极端恼火,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说过话了。事实上,艾克罗伊德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拉尔夫也在村子里,但是他确实在村子里;他在前一天溜了出去,待在车站。在星期五晚上9点钟以前他又溜了出来,在夜色中消失了。他是最有嫌疑的人,特别是在通往艾克罗伊德家的窗台上发现了他的脚印。
弗洛拉对此却有着不同看法。她说,她和拉尔夫已经订婚,她“知道”他不可能杀害自己的父亲,即使警察似乎认定了他就是凶手。她做了一件她认为唯一能救他的事:去找赫克尔·波洛帮忙。
波洛刚刚退休,不到一年前,他搬到了金艾博特。可是他已经厌倦了这种种葫芦的日子了,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这个重操旧业的机会。
他立即投入了工作。不起眼的细节在这个“灰白质”眼里突然变得十分重要起来。真正重要的是一只遗弃的戒指、一把被动过位置的椅子和一个电话布局而已。
作品目录
中文 英文
第一章 谢泼德医生在早餐桌上 Dr Sheppard at the Breakfast Table
第二章 金艾博特村的名流 Dr Sheppard at the Breakfast Table
第三章 种南瓜的人 The Man Who Grew Vegetable Marrows
第四章弗恩得大院的晚宴 Dinner at Fernly
第五章 谋杀 Murder
第六章突尼斯剑 The Tunisian Dagger
第七章 跟波洛学侦破 I Learn My Neighbour's Profession
第八章 拉格伦警督踌躇满志 Inspector Raglan is Confident
第九章金鱼池 The Goldfish Pond
第十章 客厅女仆 The Parlourmaid
第十一章 波洛走访卡罗琳 Poirot Pays a Call
······
创作背景
该作的写作灵感来源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姐夫和蒙巴顿勋爵,故事中的卡罗琳小姐和马普尔小姐形象类似,并被认为是马普尔小姐的雏形。
作品鉴赏
该鉴赏内容包含剧透,提前浏览可能影响阅读体验。
《罗杰疑案》中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叙述性诡计,犯罪凶手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者进行一种独特的内视角叙述。采用这样的视角,读者会产生代入感,主观介人故事,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和阐述会更加多面。这种方法还有利于在小说中进行心理描写,由犯罪当事人主述案件过程,他们的性格便到了前台,成为比客观事实更重要的动机。人性的因素是犯罪的第一要件,谁又能比自已更了解自己呢?但是这确实是一个危险的叙事角度,它最大限度地使用了虚构的功能,多少有些笔走偏锋,稍有不慎,就会弄巧成拙。比如说凶手“我”处理凶案现场时候这样写道“我做了点我必须做的事。我得谨慎,不要挪动尸体的位置,不要去拿剑,否则就什么线索都没有了。”一些情节需要有时间跳跃和模棱两可地一笔带过。
所以,在阿加莎·克里斯蒂德作品中,这一类叙述也只占极少数。小说的最后,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整本书都是“我”的自白书。这样的叙事视角新颖独特,风险虽大,成功的运用大大增加了小说的可读性。
作品影响
作为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在案件结构的安排,作品情节的设计,心理学的使用等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作品独有的特点,并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根据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票选出来的史上最经典的一百部推理小说排行榜,《罗杰疑案》高居第12名。
作者简介
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Christie,1890-1976),英国推理女作家。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第一部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战时她担任志愿救护队员。在这部小说中她塑造了一个可爱的小个子比利时侦探赫尔克里·波格,成为继福尔摩斯之后侦探小说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侦探形象。1926年,阿加莎·克里斯蒂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罗杰疑案》(又译作《罗杰·艾克罗伊德谋杀案》)。1952年她的剧本《捕鼠器》被搬上舞台,此后连续上演,时间之长久,创下了世界戏剧史上空前的纪录。
1976年,她以85岁高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