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现形记》目录
第一回 望成名学究训顽儿 讲制艺乡绅勖后进 第二回 钱典史同行说官趣 赵孝廉下第受奴欺
第三回 苦钻差黑夜谒黄堂 悲镌级蓝呢糊绿轿 第四回 白简留情补祝寿 黄金有价快升官
第五回 藩司卖缺兄弟失和 县令贪赃主仆同恶 第六回 急张罗州官接巡抚 少训练副将降都司
第七回 宴洋官中丞娴礼节 办机器司马比匪人 第八回 谈官派信口开河 亏公项走投无路
第九回 观察公讨银翻脸 布政使署缺伤心 第十回 怕老婆别驾担惊 送胞妹和尚多事
第十一回 穷佐杂夤缘说差使 红州县倾轧斗心思 第十二回 设陷阱借刀杀人 割靴腰隔船吃醋
第十三回 听申饬随员忍气 受委屈妓女轻生 第十四回 剿土匪鱼龙曼衍 开保案鸡犬飞升
第十五回 老吏断狱着着争先 捕快查赃头头是道 第十六回 瞒贼赃知县吃情 驳保案同寅报怨
第十七回 三万金借公敲诈 五十两买折弹参 第十八回 颂德政大令挖腰包 查参案随员卖关节
第十九回 重正途宦海尚科名 讲理学官场崇节俭 第二十回 巧逢迎争制羊皮褂 思振作劝除鸦片烟
第二十一回 反本透赢当场出彩 弄巧成拙蓦地撤差 第二十二回 叩辕门荡妇觅情郎 奉板舆慈亲勖孝子
第二十三回 讯奸情臬司惹笑柄 造假信观察赚优差 第二十四回 摆花酒大闹喜春堂 撞木钟初访文殊院
第二十五回 买古董借径谒权门 献巨金痴心放实缺 第二十六回 模棱人惯说模棱话 势利鬼偏逢势利交
第二十七回 假公济私司员设计 因祸得福寒士捐官 第二十八回 待罪天牢有心下石 趋公郎署无意分金
第二十九回 傻道台访艳秦淮河 阔统领宴宾番菜馆 第三十回 认娘舅当场露马脚 饰娇女背地结鸳盟
第三十一回 改营规观察上条陈 说洋活哨官遭殴打 第三十二回 写保折筵前亲起草 谋厘局枕畔代求差
第三十三回 查帐目奉札谒银行 借名头敛钱开书局 第三十四回 办义赈善人是富 盗虚声廉吏难为
第三十五回 捐巨资绔袴得高官 吝小费貂珰发妙谑 第三十六回 骗中骗又逢鬼魅 强中强巧遇机缘
第三十七回 缴宪帖老父托人情 补札稿宠姬打官话 第三十八回 丫姑爷乘龙充快婿 知客僧拉马认干娘
第三十九回 省钱财惧内误庸医 瞒消息藏娇感侠友 第四十回 息坤威解纷凭片语 绍心法清讼诩多才
第四十一回 乞保留极意媚乡绅 算交代有心改帐簿 第四十二回 欢喜便宜暗中上当 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第四十三回 八座荒唐起居无节 一班龌龊堂构相承 第四十四回 跌茶碗初次上台盘 拉辫子两番争节礼
第四十五回 擅受民词声名扫地 渥承宪眷气焰熏天 第四十六回 却洋货尚书挽利权 换银票公子工心计
第四十七回 喜掉文频频说白字 为惜费急急煮乌烟 第四十八回 还私债巧邀上宪欢 骗公文忍绝良朋义
第四十九回 焚遣财伤心说命妇 造揭帖密计遣群姬 第五十回 听主使豪仆学摸金 抗官威洋奴唆吃教
第五十一回 复雨翻云自相矛盾 依草附木莫测机关 第五十二回 走捷径假子统营头 靠泰山劣绅卖矿产
第五十三回 洋务能员但求形式 外交老手别具肺肠 第五十四回 慎邦交纡尊礼拜堂 重民权集议保商局
第五十五回 呈履历参戎甘屈节 递衔条州判苦求情 第五十六回 制造厂假札赚优差 仕学院冒名作枪手
第五十七回 惯逢迎片言矜秘奥 办交涉两面露殷勤 第五十八回 大中丞受制顾问官 洋翰林见拒老前辈
第五十九回 附来裙带能谄能骄 掌到银钱作威作福 第六十回 苦辣甜酸遍尝滋味 嬉笑怒骂皆为文章
创作过程
《官场现形记》作者李伯元出生于书香门弟之家,由于幼年丧父,无法读书,只好投靠在山东城阳做官的堂伯父李翼青处栖身。李伯元在26岁那年,他参加考试,中了第一名秀才。翌年赴江阴乡试,按成绩,应名列金榜,可是典试官借口李翼青有“叛逆皇法之前科”而株连子侄,结果名落孙山。此后,李伯元到上海另谋出路。
通过与社会广泛接触,加之在维新思潮的推动下,李伯元意识到,“欲唤起民众,促使全国上下觉悟到中国将被瓜分之祸”,报刊是一种“发聩振聋、行之有效”的宣传利器。于是,1896年初夏,李伯元第一次进了《指南报》社当了一名编辑。翌年6月,他独立创办起一份《游戏报》。李伯元所办的《游戏报》,别出心裁,独具一格。他不仅事必躬亲,自己既当主编,又任主笔,还时时告诫助手们“新闻必事事核实,言谈必一针见血,不混淆黑白,语涉诙谐,意存惩劝”。《游戏报》问世后,颇受读者的欢迎。
为了对官场进一步的暴露和讽刺,他独辟蹊径,另外办了一份《世界繁华报》,连载《庚子国变弹词》和《官场现形记》两部长篇小说。李伯元原计划写120回,但写到50多回就过世了,尤其友人欧阳巨源续成60回。
《官场现形记》尖锐地抨击了封建社会末期极端腐朽和黑暗的官僚制度。《官场现形记》是一部专门暴露官场黑暗的力作,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崩溃时期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总体解剖,上自军机大臣,下至佐杂胥吏,全方位地摄入笔底。书中人物故事多以真人真事为蓝本。
作者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的官僚形象,他们官职有高有低,权势有大有小,手段各不同,但都是“见钱眼开,视钱如命”、鱼肉百姓的吸血鬼。 举人出
身的王仁开馆授徒,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他说读书方可做官,而做官的好处则十分诱人,“点了翰林,就有官做,做了官,就有钱赚,还要坐堂打人,出起门来,开锣鸣道。”此书是上不得台面的话,他居然堂而皇之在课堂宣讲。不难想象,这种教育思想熏陶下的门徒,除了祸国殃民之外,还能有别的什么出息?让这种人充斥官场,官场该当是何等的丑态。读书科举而为官原是封建社会取官之“正途”,“正途”尚且如此不堪,其它之途当然是更加等而之下。如捐官,即用钱来买,按官阶定价,只要买方有大把钞票,卖方自可不问钞票来源是否合法,你肯买,出得起价,我则敢卖,放手让你做官。还有一途名曰“军功”,即用官位当奖品颁发打仗立功的人员。而这些军功之士大多是屠杀平民的刽子手,让刽子手做官办事,谁敢指望他会将事情办得公正明白,贪官污吏们虽各有特点,但亦有相同之处,如让他们理财,他们会大饱私囊;让他办案,他们会放纵真凶,污陷良人;让他们修河,他们会使大堤溃裂,水淹良田;让他们督军作战,他们会让自己的部队一溃千里。
《官场现形记》所写的不是个别的贪官污吏,而是整个政治体制的腐朽,无官不贪,无吏不污,卖官鬻爵、贪赃纳贿已成为官场的运行机制。通过慈禧太后之口,道出“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里来的清官?”(第十八回)何藩台与其胞弟三荷包,内外联手,将府州县缺明码标价出售。贾润孙携十万两银进京谒见,立刻被一帮手眼通天的掮客包围,他们专门替朝中大老兜揽生意,进纳苞苴。军机处俨如坐地分赃的议事厅。书中两大参案,都是最肮脏卑鄙的政治交易。如浙省参案,本是朝廷有意照应钦差,“好叫他捞回两个”。书中勾勒出一幅八表同昏的官场群丑图。
官场腐败,自然道德沦丧。居上位者,只知珠玉妖姬,升官发财,所谓政绩,无非是祸国殃民。胡统领严州剿匪,纵兵屠洗村庄以冒功邀赏。在下者则巧于逢迎,吮痈舐痔,奴颜媚骨成为做官第一要诀。湍制台家蓄十美,属员过翘特地到江南买了两个绝色女子进献,凑成“十二金钗”。更为龌龊的是冒得官,竟将亲生女儿报效上司。人心叵测,遍地陷阱。两个红州县周果甫、戴大理斗法,都是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时筱仁恩将仇报,对故主落井下石;刁迈彭卖友求荣,断送把兄。书中那一群胸无点墨的酒囊饭袋:刘大侉子、黄三溜子、田小辫子、唐二乱子等,更是晚清官场特产的一宗活宝,捐例大开的必然产物,钱虏市侩,袍笏登场,官场的文化品位也荡然无存了。综观全书,人性的堕落与异化到了怵目惊心的地步,作家直斥为“畜生的世界”(第六十回)。
《官场现形记》表现手法是现实主义的。其写的多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只是改易姓名而已,胡适曾在为此书做的序言中论说过这种情况:“就大体上说,我们不能不承认这部《官场现形记》里大部分的材料可以代表当日官场的实在情形。那些有名姓可考的,如华中堂之为荣禄,黑大叔之为李莲英,如周中堂影射翁同等。至于冒得官、区奉人(谐趋奉人)、贾筱芝(谐假孝子)、时筱仁(谐实小人)、刁迈彭(谐刁卖朋)、施步彤(谐实不通)等,其行径一旦形诸笔墨,皆使时人感到似曾相识,默契会心,倍增兴味。它以纪实性而风靡于世。嗣后,模仿之作纷出,一时蔚为大观。
那无数无名的小官,从钱典史到黄二麻子,从那做贼的鲁总爷到那把女儿献媚上司的冒得官,也都不能说是完全虚构的人物。”,“慈禧太后索阅是书,按名调查,官吏有因以获咎者”(《白话文学史》)。《官场现形记》简直成了惩办贪污官员的黑名单,按图索骥,一逮一个着。
在结构安排上,《官场现形记》与《儒林外史》相仿,采用若干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蝉联而下的结构方式。《官场现形记》作为一个大的语篇结构,其目的是彻底、全面地暴露整个晚清官场的黑暗,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小说继承了《儒林外史》的结构形式,但又有一定的突破和发展。从表面上看,小说在漫不经心地从此一人写到彼一人,从些一事扯到彼一事,其记事遂与一个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若断若续,但是小说绝不是漫无标准地随意联缀许多话柄杂凑起来的,而是一个堪称有机的整体结构。其修辞特点是借助时空的转移,由一点推移开去,形成为线,再由线推移开去,形成为面,而在这点、线、面的推移中,隐隐然呈现出一幅幅富于立体感、流动感的官场现形图。具体地说,文本中这种时空的推移,每每以地方为起点,而以北京为终点不断画圈,成地方到北京再地方的轨迹,从而将笔触涉及从地方到中央,从胥吏到大臣,亦即从横的平面上遍及了全国的各个角落,从纵的轴线上遍及了官僚体系的各个等级。同时,又从表层写到深层,从公开写到隐秘,从合法写到非法,将整个官僚体制中形形色色的大官小官、胥使差役的行为心态,一一予以暴露。这种弧圈式的轨迹的推移,把大量散乱的原始素材化为有序的艺术整体,自然混融,不落痕迹,实在是匠心独运,妙不可言。
此外,同一词语在同一语篇反复出现,突出的文章的主题。例如“钱”在作品中出现1723次,作为中心话题,将整个作品连接成一个整体,足以说明整个晚清官场又经变成了一个大卖场,在这个依靠金钱可以买卖官职的结构中,谁有钱谁就可以买官做,当上官之后可以返本,开始卖官获利,如此循环。在这些代表着权钱交易的词语大量出现的同时,小说同样也暴露整个晚清官场的黑暗。
李伯元作为讽刺文学家出现在世界近代文坛,他那富有东方色彩的讽刺艺术之刻画入微,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完全可以列入世界优秀讽刺文学之林。也为中国讽刺文学史的扉页抹上了辉煌的亮色。
其语言亦仿效《儒林外史》并有所发展,充分运用了夸张、漫话式的讽刺手法,往往寥寥几笔,就将人物的音容体态勾勒出来,白描传神,是其所长;又善于描写细节,使笔下的人物生动传神,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如胡统领严州剿匪数回,布局精巧,错落有致,人物映带成趣。胡统领涎色贪财,昏聩颟顸,而又乔装张致,擅作威福;周老爷阴险势利,工于心计;文七爷纨绔阔少,风流自喜;赵不了寒酸猥琐,人穷志短;庄大老爷老奸巨猾,八面玲珑,都栩栩如生。衬以浙东水乡风光,江山船上的莺莺燕燕,构成相当生动逼真的社会风俗画卷。作家尤擅长于渲染细节,运以颊上添毫之笔,有入木三分之妙。第四十三至四十五回,写佐杂太爷的酸甜苦辣,极尽揶揄之能事。“跌茶碗初次上台盘”是一幕精心设计的人间喜剧,通过跌茶碗这一细节,将小人物受宠若惊的扭曲心态,描摹尽致。小说还充分运用了夸张、漫画化的闹剧手法,尤喜撕破人生的假面。如浙江巡抚博理堂,自命崇尚理学,讲究“慎独”功夫,却偏有“叩辕门荡妇觅情郎”一幕好戏。
《官场现形记》艺术上的缺陷是冗长、拖沓,人物情节间有雷同,且书中暴露黑暗有馀,缺乏一丝亮色。另外,此书里没有一个好官,也没有一个好人。作者描写这班人,只存谴责之心,毫没有哀矜之意。谴责之中,又很少诙谐的风趣,故不但不能引起人的同情心,有时竟不能使人开口一笑。这种风格在文学上是很低的。
鲁迅评价:“相比这两部小说(《儒林外史》和《官场现形记》),尽管各有所长,多有风骨,但从广度和深度看来,还是李伯元冠其首。因为他本身的经历,决定了他充塞爱国情的反骨。”(鲁迅评)
胡适认为,《官场现形记》是一部社会史料。它所写的是中国旧社会里最重要的一种制度与势力。它所写的是这种制度最腐败、最堕落的时候,捐官最盛行的时期。这部书是从头到尾诅咒官场的话。全书是官的丑史,没有一个奸官,没有一个好人。这也是当时的一种趋势”。谴责小说虽有浅薄、显露、溢恶种种短处,然他们确能表示当日社会的反省的态度,责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社会改革的先声。
陈子展认为,《官场现形记》也是一部社会史料,它所写的去是这时最下流的上流社会:官场。他所写的官场现象,正是满清亡国现象。
阿英同意陈子展的说法,《官场现形记》一书,虽有许多缺点,然实足使读者能以了晚清的政治以及社会。政治腐败到若何程度,有些怎样的事实反映着,在《官场现形记》有之。外人何以奴视中国,中国官司又是如何的逢迎外人,《官场现形记》亦有之。以着怎样的原因,造成官吏的贪污,人民的受害,《官场现形记》更有之。
郑振铎认为,《官场现形记》和《儒林外史》一样,一方面拥护封建道德,但又暴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的各种矛盾与黑暗现象,表现了初期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人民的生活,描写了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压迫,以及老百姓如何反抗洋人,说明了真正反抗帝国主义的是老百姓。
李伯元《官场现形记》自1903年开始在《世界繁华报》连载后,这一“嬉笑怒骂之文”一时在上海十分受人欢迎,1906年出版单行本。与李伯元同时代的吴沃尧说:“访贾甚有以他人所撰之小说,肖君名以出版,其见重于社会可想矣。”顾颉刚在《(官场现形记)之作者》一文中提到这样一件事,“《现形记》一书流行其广,慈禧太后索问是书,按名调查,官交有因以获咎者,致是书名大震,销路大广”。太后索阅,官吏获咎,是否真实,值得怀疑;但这部书当时十分走红,却是事实。自该书问世后,坊间以“官场”命名的新书多达十多种,如《官场维新纪》(1906)、《新官场现形记》(1907)、《后官场现形记》(1908)、《官场风流案》(1908)、《官场风流案二集》(1908)、《新官场风流案》(1906)、《官场笑话》(1909)、《新官场笑话》(1909)等。
据传,《官场现形记》在社会上的影响,也震惊了衙门和朝廷。摄政王载沣就曾下令两广总督端方派人刺杀作者,取缔连载作品的报社。李伯元也不断收到恐吓信,乃至子弹和砒霜等警告物。由于当时《官场现形记》的作者署名是“南亭亭长”,因而官府在“檄文”中就扬言:凡抓到“南匪”就格杀勿论!
李伯元遇险不惊,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将报社化整为零。他本人迂回于英、法租界中“游击”办公,通过密友的关系,进行地下印刷。李伯元始终以一种大无畏的气概,受挫不折,报纸一日未停。为显示大丈夫“站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意气,将笔名干脆改为正名,并且以诗言志:“往日醒尘梦,尔今更抖擞;慷慨告天下,仍作不平鸣。”如此,李伯元和他的《官场现形记》终于躲过了劫难。就这一点说,英、法租界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在李伯元生前,《官场现形记》即有上海传出盗印翻刻之情事,至其逝世后,坊间盗印、翻刻之风尤甚,后经上海会审公堂审理调停,判决版权归属,并由翻印书馆以3000元购买原书版权以为代价。为晚清文学界中,最早透过诉讼来维护版权的实例。
《官场现形记》原发表於报刊,其成书始於光绪29年(1903年)9月,由世界繁华报出版,采线装分册装订。在1903年9月8日《世界繁华报》第892号上刊登有出书预告。光绪30年2月,发行续编,内容为第13-24回;光绪30年下半年接著出版三编,内容为第25-36回;及至光绪32年,全书60回始得付梓完毕。
《官场现形记》有光绪癸卯(1903年)上海《世界繁华报》排印本;光绪甲辰(1904年)粤东书局石印本,有注,六编七十六四。石印本,全名为《增注绘图官场现形记》,书首无作者名氏,亦不署年月,书前有序,序后署“光绪癸卯中秋后五日茂苑惜秋生”。初编卷一至卷十二,续编卷十三至卷二十四,三编卷二十五至卷三十六。故为三十六回本。一函九册,为袖珍本,全书共有插图三十八幅,每页均增有注语,似为惜秋生所加。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世界繁华报馆铅印本。全名为《增注绘图官场现形记》;宣统元年(1909年)崇本堂石印本。另外,据阿英《晚清小说史》云:“又有日本知新社光绪三十年(1904年)铅排本,惟著者已易名为日本吉田太郎,显系伪作。”
今有:《官场现形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1年版;《官场现形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官场现形记》,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李伯元(1867-1906),名宝嘉,又名宝凯,字伯元,号南亭亭长,又号游戏主人、讴歌变俗人、芋香、北园等,江苏武进人。出身官宦世家,三岁时丧父,由做过山东道台的伯父抚养。少年时代即擅长诗文,中第一名秀才,后来几次考举均落榜。其堂伯父为他捐纳了一个府经略的功名,但李伯元却无意于仕进。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到上海办《指南报》,后来又主办《游戏报》、《繁华报》。1903年,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主编《诱像小说》半月刊。光绪二十七年(1901),朝廷开经济特科,李伯元曾被荐举,旋又遭“文字轻佻,接近优伶”的弹劾。李伯元一笑了之,辞不应召。光绪三十二年(1906),李伯元卒于寓所,年仅四十岁。李伯元是晚清著名的小说家,除著有《官场现形记》外,还有《文明小史》六十回、《中国现在记》十二回、《活地狱》四十二回、《海天鸿雪记》二十回、《庚子国变弹词》四十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