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坞从小喜欢广泛地阅读,梦想是成为超市售货员亦或是老师,2001年考入广西师范学院进修,大学期间对社会学、应用文写作等课程感兴趣。2004年毕业后进入南宁电力公司从事文秘工作。
2006年因阅读的网络小说再次停止更新,使辛夷坞产生自己写作的想法,并以王维的诗名《辛夷坞》作为笔名开始文学创作。2006年11月,辛夷坞在晋江原创网连载现代言情小说《原来你还在这里》,书籍于2007年10月出版。
2007年4月连载现代言情小说《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获得广泛关注,2007年7月更名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出版。2008年,辛夷坞辞去文秘工作开始专职写作。
2013年5月11日加入南宁市作家协会 ,同年12月5日,辛夷坞以500万版税居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位。2015年12月出版现代言情小说《我们》,11月2日,辛夷坞所著言情小说《应许之日》获得首届网络文学双年奖优秀奖。同年,辛夷坞参与电影《应许之日》编剧工作,该影片也是她首次参与编剧的作品。
出版作品
作品名称 出版时间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名《致我们终将腐朽的青春》)
2007-08(朝华出版社)
《原来你还在这里》
2007-10(朝华出版社)
《晨昏》
2007-10(朝华出版社)
《山月不知心底事》
2008-05(朝华出版社)
《许我向你看》
2008-12(河南文艺出版社)
《我在回忆里等你》
2010-02(江苏文艺出版社)
《浮世浮城》
2011-04(江苏文艺出版社)
《原来》
2011-11(朝华出版社)
《蚀心者》
2012-12(江苏文艺出版社)
《应许之日》
2014-06(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我们》
2015-12(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注:《晨昏》首次发表是收录于2007年10月出版的《原来你还在这里》)
编剧作品
播出/上映时间 影视作品 形式
2016(预计开机年份)
《应许之日》
辛夷坞的青春校园小说存在上下两个部分,一是书中人物在读书时代的故事,一个是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的种种,两个阶段首尾相连,浑然一体。学校的感情与社会的现实激烈地碰撞,造成感情悲剧后,又随着书中人物的成熟在结局化为团圆。
每个小说的人物都相互认识,并且都与书中城市G市有渊源,通过这样的方式,辛夷坞将所有的小说有机串联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每一部小说凸显一个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另一部小说中将此人物以配角形象出现,展现出另一性格,人物的正反面形象因此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因辛夷坞写作素材皆来源自日常的都市生活,故小说中呈现出的都市文化表征和大众消费文化表征显著。辛夷坞采用都市的标准性“符码”来都市文化,曾有读者考证,书中出现的地点虽被隐去真实的地名,但根据书中的线索,能将实有其名的地点代入,形成真正的都市“符码”。而对于都市生活场景的描述在作品中少有大段描写,往往用三言两语便将生活场景简单而精炼地描述。小说中对于消费文化的符号有着大量描写,是为了迎合并满足读者的消费心理,同时也提高了小说本身的消费价值。作品拥有时代特色能够引起读者共呜,将时代特色融入文字产生感染力便形成艺术特色,两种特色构成辛夷坞小说独具的魅力,也是其脱离青春小说套路,深入体现出现代文化状态对人方方面面的影响的原因。
辛夷坞的小说中不缺乏关于男女情爱叙事的描写,“性”也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作品中。但与其他青春校园小说相较,辛夷坞的描写仅是点到为止,对于细节的描述十分隐晦,一笔带过。对于性的场景,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而是将目光集中到性这段关系前后所产生的意义,以及性对于之后感情的走向起到的影响。
辛夷坞的小说不以哗众取宠取胜,仅是用简单、朴实的的故事来讲故事,情节的推动自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与发展。叙事平淡无奇,再惊心动魄的情节在辛夷坞的笔下也具有了沉静的特质,然而沉静与埋藏之下的惊心动魄形成巨大的张力,读者可以在张力的拉扯中体验小说的沉静而激烈的审美取向。辛夷坞的作品不依靠小说文本的叙事,而在于文本叙事之外暗藏的深远韵味。
文学奖项
▪ 2015-11-02 第一届 网络文学双年奖优秀奖 《应许之日》 (获奖)
个人奖项
▪ 2013-12-05 第八届 中国作家富豪榜第18位 (获奖)
▪ 2008 网络盛典年度人气作家 (提名)
辛夷坞语速不快,态度温和,观点鲜明。
辛夷坞内敛沉静。她总是用淡然的笔尖触碰记忆中的青春。她的语言不煽情,却有一种不可抵御的力量,她书中俯拾即是的幸福以及贯穿始终的小幽默,皆剑指读者的心房深处,让人欲罢不能。
辛夷坞在众多言情写手中是个异数。她总是能跳出言情俗套,写出女性的坚强隐忍和男性的虚伪柔弱。
辛夷坞小说的结构方式独特,每一个看似可能只是配角的人物,总会在另一部小说里成为主角。通过前伏后起的方式,将读者带入她所构造的城市,道尽现代男女的悲欢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