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郭庄楚墓

郭庄楚墓,位于中国河南省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共有两座墓址,其中位于南侧的主墓是大型的积石积沙墓。 河南省考古人员在2005年对该处墓葬进行了抢救发掘,2006年7月发掘完毕,并在同年以“上蔡楚国贵族墓地”的名义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根据对郭庄楚墓以及已经出土文物的初步分析,郭庄楚墓的时代应该为战国早期,墓主可能是楚国分封在蔡国的高级贵族。
目录
郭庄楚墓介绍

背景

2005年春节前夕,当河南省上蔡县的村民们正陶醉在迎接新年的喜悦中时,一声声刺耳的爆炸声陆续不断地传来,他们甚至感到了地面的微颤。接下来的几天,村民们的耕地里接二连三地出现一个个深深的洞穴。觉得事有蹊跷的村民们报了案。

后来村民才明白,那些爆炸声是有人企图盗进古墓,引爆炸药而发出的声响。原来,上蔡故城以西是一条南北长约45华里、东西宽约8华里的高大土岗,因为早年砖瓦窑厂的取土活动,岗上多次发现楚国贵族墓葬。经过文物部门数次发掘和调查,确定这是一处东周时期面积广大的楚国墓地,但却惟独遗漏了这座屡遭盗掘的郭庄楚墓。2005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该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葬规制

郭庄楚墓共两座,分别编号为M1和M2,南北并列,墓向朝东,墓葬形制均呈土圹“甲”字形,墓上由夯筑封冢。主墓M1,居于南部,是一座大型积石积沙墓,地面残存封土厚2米。墓室口部东西长15米,南北宽17米,深约18米,墓壁接近垂直,在四角各有一条阶梯状的通道,形制十分特殊。墓室上部填7米左右厚的夯土,下部填厚度超过10米的纯净细沙,积沙之厚国内罕见。在椁顶积沙中埋置有两具木箱室,墓道呈喇叭形,宽8至10米,长30余米。

据专家介绍,该墓主用心良苦,椁室以上和周围都有积石、积沙,防盗设施非常完备,虽经历12次以上的盗掘,椁室仍存留有一批珍贵文物。众多文物中,最大的是圆形盖印鼎,其口径达80厘米,在已出土的楚国铜器中体量仅次于楚幽王墓的镬鼎;另外两件四龙耳铜鉴口径67厘米,形体也较大。

M2墓位于北部,也是一座大型土坑墓,形状与M1相似。

出土文物

椁室为巨大的工字形,两重,均朽成灰痕。外椁长12米、宽7.5米、高3.2米。椁室分为前后室,前室地板上平摆一层青铜礼乐器,后室为棺木摆放区,椁内周边为青铜车马杂器和兵器区。虽经多次盗扰,椁室内仍出土各种青铜器物1000余件、玉器200余件及少量陶器。前室东部为乐器区,残存有甬钟3件、汉白玉质的大型编磬13件。东壁中央残存有水器青铜浴缶1件、提梁?1件。前室西北部为炊器区,挤放着升鼎5件、小加盖鼎5件、大型圆盖鼎两件。前室中西部为青铜食器区,残存器大致分成7排近30件。前室中南部放置两件高度超过1米的龙耳虎座大方壶,两件直径在65厘米左右的四耳圆鉴。

文化内涵

从发掘的结果看,墓葬核心区保存的随葬品较多,而已经遭到盗毁的东部和西部只有零星的器物,显然是被盗墓贼偷走了。 盗墓者千方百计去盗,现代盗墓还使用了很多新技术,但仍旧出土了1000余件珍贵的文物,可见它的防盗还是很成功的。

古人“视死如生”,希望死后过着生前的日子,郭庄楚墓一号墓随葬有青铜礼器、乐器、酒器、兵器、车马器、洗浴器等,贵族奢华的生活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在随葬器物上展露无遗,也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工艺水平。

乐器区出土的有编钟、瑟、编磬等,炊器区和食器区出土有多种鼎,可使墓主人在阴间也享受“金石之乐、钟鸣鼎食”。 “食有肉”,自然应该“出有车”,郭庄楚墓一号墓里,也发现了车轴头等车马器。 郭庄楚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升鼎,颇引人注目。“中原器物敦实厚重,

比如三门峡虢国大墓、郑韩故城郑国墓出土的器物,都是有代表性的。升鼎是楚器中最有代表性的器物,楚器,鼎耳外撇,束腰,平底,蹄足,精致轻巧。”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马世之先生说。在春秋战国时期,

鼎是最重要的礼器,有一套严格的用鼎制度。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最多用两鼎。只有楚国是用升鼎来显示身份地位高低的。

郭庄楚墓一号墓中,只发现了4个升鼎和一个鼎腿(算做5个升鼎),但从5个鼎摆放的位置来看,中间存在着空当,人们推测墓中原来曾有7件升鼎,有两件已被盗墓贼盗走。“之后有更多的研究发现证明,它一定是七鼎墓。”马俊才说。

郭庄楚墓一号墓还出土了直径达80厘米的大圆鼎,在目前我国出土的楚国铜器中,体量仅次于楚幽王墓(位于安徽寿县)镬鼎。 郭庄楚墓的多种鼎器,价值一点不逊色于之前出土的。“修复后,都是瑰宝。”马俊才说。一般中小型贵族墓应有“九钟八瑟十三磬”,郭庄楚墓一号墓是大型贵族墓,编钟数应该更多。“编钟

最少有13个,或者26个,或更多。曾侯乙墓编钟是64个,是最多的。”

马俊才认为。但它经18次被盗,13个磬都在,钟只剩了3件甬钟。还有两个铜铃和一件只剩漆痕的瑟。3个甬钟都铸有铭文,对它们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郭庄楚墓还出土了两件四耳圆鉴,装饰豪华,有蟠螭纹和细小的蟠虺纹。鉴在古代是一种水器,主要是洗澡放水的地方。它还有充当镜子的作用。四耳一般是位阶比较高的人才能用,凸显了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至于那两件高度超过1米的龙耳虎座大方壶,在国内仅发现过两对,是十分罕见的国宝级青铜重器。青铜提梁?上的花纹清晰可辨,仿佛刚刚铸造完成。

据文物专家公开发表过的意见:“郭庄楚墓一号墓出土的青铜器鼎、鉴、壶等物,在使用陶铸法的基础上,开始有失蜡法精密铸造的成分了。内容不再狰狞,开始向写实的方向发展,器物更有艺术美和动感。”

考古专家介绍说,战国之前,墓葬大都是平冢,不封土,从地面上看不出来,不用防盗。战国以后,开始出现大量的封土起冢墓。从这个意义上说,墓葬防盗技术是从战国时期兴起的,这也成为了判断郭庄古墓年代的一个参考依据。当然,要找到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仅凭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在众多的陪葬品中,考古工作者们开始了艰难的探寻。在墓坑的东壁边,散放着三枚甬钟,能使用甬钟的是级别非常高的贵族。在墓坑中部的北侧靠椁板的地方,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了制作非常精美的升鼎,根据升鼎摆放的位置分析,可以摆放7只升鼎。鼎是级别高低的标志性器物,七鼎是诸侯级的规格。

郭庄古墓东边三公里处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国故城。曾作为蔡国国都达500年之久。蔡国是西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国,蔡国早在春秋中期就已经灭亡,而从古墓的防盗技术来看,应该是战国早期的墓葬,那时这里早已经成为楚国的疆域。

而且通过当地文物机构和省文物管理所队员的共同努力,经对郭庄楚墓

周围土地进行勘察和钻探,他们发现郭庄楚墓所在地属楚国占领上蔡后,以上蔡作为重镇的一个大型楚国贵族墓地。这个墓地面积有28平方公里,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7公里。在这么大规模的墓地里,蕴藏着相当多的墓葬,以楚墓为主,部分是汉代墓葬。其中楚墓排列比较密集。郭庄一、二号楚墓属战国时期墓葬,位于这个墓地的西部边沿。

发掘过程

古墓探秘

主持人:2005年11月14日,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宣布了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在河南省上蔡县大路李乡郭庄村东部的岗地上发掘出了一座国内罕见的积石积沙楚墓,从墓葬

的规格上看,可能是继淅川下寺楚墓发掘后的有关楚国贵族墓葬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那么,古墓的主人是谁?古墓有没有被盗?里面的文物是否安好?揭开这段封存的记忆,会有什么样的历史画卷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呢?我们的记者随即赶到了发掘现场.

解说:这是一座诡秘的墓葬。郭庄古墓的构造十分的奇特。墓向朝东,墓葬形制均呈土圹“甲”字形,墓上由夯筑封冢。残存的封土厚2米。挖开封土层,一个东西长25米、南北宽17米的墓室便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墓室的上部回填了7米左右厚的夯土,仔细地挖开夯土层,下面全部是厚厚的细沙,继续向下开挖,积沙中不时发现数量巨大的石块,大的重约150公斤,小的也有数十斤,石质纷杂,种类繁多。中国古代崇尚厚葬,因此盗墓之风也随之兴盛,墓葬防盗与盗墓贼的较量一直没有停止过。为了防盗,不少古人修建了疑冢来迷惑盗墓者。那么,郭庄古墓会不会也是古人的一个疑冢呢?考古队员们又继续向下开挖,在清去了10米多厚的积沙后他们终于找到了两具木箱室,然而里面却空空如也,据推测,这是专门迷惑盗墓贼的疑棺。

同期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文生:棺是由木材制成的,棺里边是用夯土填装的,它这个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盗,迷惑盗墓的人。到这个地方一看,这是个棺材以为就到底了,而且在这个棺上还有几件小的器物。

解说:再向下开挖,深埋在积沙中的棺椁终于重见天日。然而也就在此时,考古工作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盗洞出现了。现场一共发现了12个盗洞,据现场考证,最早一次被盗在汉代,距今已有2000年;其中两个盗洞打到了椁上,内椁已经被挖开。那么,盗洞进入棺内有多深?棺椁中的陪葬品是否被盗?考古队员们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

同期声:河南上蔡郭庄楚墓考古队领队马俊才:在内棺的旁边的我们又发现盗洞的迹象,内棺内所存在有多少的珍贵文物,我们现在也充满了期待。

解说:这件青铜缶是考古队员经过漫长五个多月发掘后的收获。从此考古发掘进入柳暗花明,经过几天的清理,墓葬中随葬的器物大部分都“露了脸”。甬钟、编磬、升鼎、四耳圆鉴、龙耳虎座方壶等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相继出土。大墓在经历了12次的盗挖之后还能发现种类这么全的礼乐器物,这使得现场的考古工作者们兴奋不已。

同期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曹桂岑:这次发现的四耳圆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在全国来说是第二次发现,这个出土的方壶、大鼎,可以和河南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相媲美。而出土的甬钟是我省楚墓中第二次发现,所以这批文物是相当珍贵的。

同期声:河南上蔡郭庄楚墓考古队领队马俊才:整个出土呈现出礼乐齐备的这种特点,它的器物形态的特征我们就目前来看,它是具备了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两者兼备的特点,基本上是礼器的种类它都有,所以说这也是弥补了我们的一些缺憾。

解说:大墓在经历了12次的盗挖之后为何还能保存下数量种类如此众多的陪葬品?独特的“防盗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郭庄古墓是一座罕见的积石积沙墓,要想在厚达10米的细砂层中打盗洞,对当时的盗墓者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期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文生:而且在沙子里边是用了大量的比较重的石头块,这样就是对防盗确实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同期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杨育彬:它是好多沙子还有好几层石头,虽然他(盗墓者)挖洞了,但是石头掉下来,他还是没办法,所以客观上就起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解说:考古专家介绍说,战国之前,墓葬大都是平冢,不封土,从地面上看不出来,不用防盗。战国以后,开始出现大量的封土起冢墓。从这个意义上说,墓葬防盗技术是从战国时期兴起的,这也成为了判断郭庄古墓年代的一个参考依据。当然,要找到墓主人的真实身份,仅凭这一点还是远远不够的。接下来,在众多的陪葬品中,考古工作者们开始了艰难的探寻。在墓坑的东壁边,散放着三枚甬钟,能使用甬钟的是级别非常高的贵族。在墓坑中部的北侧靠椁板的地方,考古工作者们还发现了制作非常精美的升鼎,根据升鼎摆放的位置分析,可以摆放7只升鼎。鼎是级别高低的标志性器物,七鼎是诸侯级的规格。郭庄古墓东边三公里处就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国故城。曾作为蔡国国都达500年之久。蔡国是西周时期一个重要的诸侯国,那么,这位神秘的墓主人会不会是蔡国的某位国君呢?然而,蔡国早在春秋中期就已经灭亡,而从古墓的防盗技术来看,应该是战国早期的墓葬,那时这里早已经成为楚国的疆域。

同期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贾连敏:在公元前531年,楚灵王时期把蔡国灭掉了,楚国灭掉以后,把蔡国变为楚的蔡县,设立了蔡公,由此这个地方基本上成楚国的北方军事重镇。

同期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文生:和它同时期的中原其他国家的墓葬里边没有发现这种造形的,多数都是圆鼎或者是方鼎,只有楚国的是束腰,平底,两耳往外撇。

同期声:河南上蔡郭庄楚墓考古队领队马俊才:升鼎是楚墓特有的,就是周代以圆鼎为列鼎,楚国的贵族以升鼎为列鼎,就突出了楚人不服中原文化这个理念。

同期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秦文生:当时按周朝叫周礼,周礼规定是比较严格的,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 大夫五鼎 士是三鼎,礼乐制制度一直到春秋时期,都是比较严格的,但是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就是孔子所说的已经到了礼坏乐崩的阶段,但是到了战国这个墓的时代,礼制已经不完全那么严格了。

同期声:河南上蔡郭庄楚墓考古队领队马俊才:这个鉴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鉴在古代是一种水器,主要是洗澡放水的地方,像洗澡盆一样。另外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充当镜子的作用,咱们有一句成语叫做以史为鉴,指的就是这种器物。就是说四只耳朵一般是,位阶比较高的人才能用,非常罕见的,在咱们以前发现的包括高级贵族墓里边都是两只耳朵,这个是四只耳朵,就凸显了这个墓主人身份的尊贵。

解说:这次郭庄楚墓一共出土了大小两尊鉴,大的一件损毁比较严重,无法测量具体直径。这是较小的一尊,保存比较完好,直径达到了65厘米。

同期声:河南上蔡郭庄楚墓考古队领队马俊才:它们的装饰上很豪华,装饰上有蟠螭纹和细小的蟠虺纹,比说这个龙很形象的龙耳,这个基本上就是写实性的,这些就有些写意性的。

解说:从四耳圆鉴精美的铸造工艺可以看出,当时楚国的青铜器铸造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楚国当时的强盛。在郭庄楚墓中,出了楚国特有的升鼎以外,还发现了一尊直径达80厘米的巨型圆鼎,在至今我国出土的楚国铜器中体量仅次于楚幽王墓镬鼎。这足以展现出墓主人显赫的身份。从巨大的甲字形墓葬,到束腰平地的升鼎,灵巧生动的甬钟,处处显示出墓主人的奢华与权贵。据专家介绍,上蔡郭庄古墓是一座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的墓葬,这个时期的楚墓还从来没有被发现过。

同期声:河南上蔡郭庄楚墓考古队领队马俊才:它体现了很充分的楚墓的特点,而且这个楚墓的时代的话就我们初步看是战国早期,但是这个铜器,很多铜器的特点都是春秋晚期的,也有很多专家说是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之际的墓葬,它正好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

主持人:随着大批文物的出土,郭庄楚墓的发掘进入了尾声,由于年代久远,墓主人的尸骨已荡然无存,他的真实身份目前还无从得知.但是,考古人员发现,在楚墓的棺椁下方还有一米多厚的积沙,这其中又会隐藏着些什么玄机呢,还会有什么重大的发现在等待着人们?

陈爱兰说,分析专家们都怀疑这两座墓为夫妇合葬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表示,发掘仍在进行之中,该墓葬的棺木目前还未揭开,但由于该墓防盗设施完备,虽历经古今12次以上的盗掘,截至目前在椁室不足一半的面积内,仍发现了盖鼎、编钟、石磬等一批珍贵文物,发掘出的大量实物资料,为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重要价值。

主墓开棺

2005年11月20日,郭庄楚墓一号墓的主棺终于打开。墓中虽已出现部分兵器,但被称为“镇墓之宝”的青铜剑却未跃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郭庄楚墓发掘总指挥马俊才的眼帘。

楚人好战,男子佩剑为时尚,考古发现中,“半数楚墓出土青铜兵器”。楚制兵器做工精致。河南固始白狮子地一号墓出土的铜剑有血槽设计,杀伤力大增。传世或出土的古剑中,吴越铜剑堪称精美,但春秋楚墓出土的铜剑毫不逊色。而楚墓中出土的铁剑和钢剑,中原各国和吴越更望尘莫及。楚制兵器向今人展示的是一个实用与美观高度统一的青铜艺术世界。

《左传》中记载的“履及剑及”的故事,可以佐证剑在楚人心中的地位。公元前595年,楚庄王因为徐国怂恿宋国杀了楚的使臣,盛怒之下,连鞋子都没有穿,剑也忘了挂在身上,光着脚板跑出宫去,准备亲自征讨徐国,侍从赶紧提了剑与鞋子追了上去。在当时,国君不挂剑与不穿鞋,都是有失身份与体面的。名剑成为楚国达官贵族必备饰物。

正因为此,马俊才在主棺发掘过程中,一直在寻找墓主人的宝剑。剑在何处呢?终于,在棺底厚一米多的积沙里,一把罕见的玉柄青铜剑露出峥嵘。马俊才对这把剑印象太深了,“由剑柄和剑身两部分组成,通身发黑,某些地方还显露着绿色的铜锈。这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比多发掘出两件鼎还让人高兴”。

除了剑,楚国还十分重视对弓箭的研制,河南淅川下寺春秋墓群中,出土铜镞80件,有镞身带双翼的,也有三棱形无翼的。至于楚王所用的弓就更为讲究,有“大屈弓”、“繁弱弓”等不同种类。神箭手养由基的传说出自楚国,绝非偶然。把各地楚墓出土的弓箭“组合”在一起,可窥见楚制弓箭全套装备之精良。

除此外,楚国的兵车在当时也颇为先进。河南淅川下寺楚墓挖掘了九座春秋大型楚墓,有五个陪葬车马坑,其中以二号墓的二号车马坑规模最大,埋有车六辆,马十九匹。下寺楚墓出土的100多件兵器,多出于有车马器的墓内。可见车马与兵器的不可离异性,具有战车的性质。

在学者黄崇岳、徐兆仁看来,“楚国把冶铜、冶铁、炼钢等先进的冶金工艺和皮革、木漆、舟车等手工业技艺巧妙结合,应用于兵器制造和军用器械制作,形成一个军事工业发达的强国”。

楚国最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诗中自述:“带长铗之陆离,冠切云之崔嵬”,陆离的长剑,在他跳入汨罗江的那一瞬,也不曾离弃。那么郭庄楚墓一号墓的这把宝剑,曾与主人经历过何等磨砺,又负载过多少传奇呢?

“只剩半个头颅”

2005年11月20日,郭庄楚墓一号墓的主棺终于打开。众人关注的谜团即将解开:主棺内还会有大量器物吗?墓主人尸身还在吗?

依马俊才事先分析,部分楚墓用膏泥封闭,因此陪葬竹简、漆器能保存下来。郭庄楚墓是积石积沙墓,防盗效果好,但缝隙大,透气,棺椁会风化得非常厉害。加上主棺附近有多个盗洞,盗墓贼进入带来的扰乱,会使风化腐蚀更严重。因此他并未对主棺抱太大希望。

果然,“主棺已朽成灰痕,棺室内明显经过了盗扰,底部仅剩一些海贝、玉琮、玉璧等随葬品,‘墓主人’的尸骨不见了踪影”。

当主棺清理即将结束时,考古队员们终于在主棺的朽灰中找到了半个头骨。酥碎状的半个头骨的骨缝里,有很多朱砂。古人认为朱砂有防腐作用,只有高级贵族的墓葬中才能使用,陪葬人是没有资格使用朱砂的。马俊才据此断定这半个头骨是墓主人的。

马俊才说:“从墓葬里面随葬的器物,和那么多陪葬人(均为女性)来看,这个头骨是男性,看牙齿很锋利,最多四十岁左右,是在盛年死亡的。”

当时发生了什么,以致英年早逝的墓主人仅剩下半个头颅?

马俊才分析道:“汉代盗墓贼把主棺盖两边凿两个窟窿,把主棺盖拉塌,一拉塌正好压在墓主人脑袋上,他是男性,没有那么多的首饰,也就是嘴里边有含玉,盗墓者抠开嘴拿出含玉,头颅就没有必要抱出去了。他的躯干部分有很多的装饰品,很可能盗墓贼把躯体摸着一段段往外递吧。”

“沙子中有金沙”

内椁内壁和顶面上原有富丽堂皇的壁画,主纹是青铜底托的金箔片构成的兽面纹,地纹上装饰有密密麻麻的细小蟠虺纹,现壁画大部分剥落或被盗掘损毁,仅在南壁和西壁上有较大面积的存在。

“(金箔片)绝大多数还是光亮如初,看着纯度很高,我估计比现在的18K金还要纯。数量也大。这种装饰,只有淅川的春秋中晚期楚墓有发现。”这些金箔片组成的兽面纹叫“饕餮纹”——是一种古代传说中贪食的恶兽,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一种装饰纹样。

金箔片脱落后被扰动至积沙层,曾被媒体报道为“沙子中有金沙”。

主棺内还残剩小件玉器33件,主棺西北角还残存有上百件玉贝、海贝、玛瑙珠、米状绿松石珠等。“很精美,两人挎着胳膊的玉姊妹顶多一寸半高,刘海清晰得一根根都能数清。”全程参与发掘的上蔡县文管所发掘队队长张六林啧啧称赞。椁室里面以及所有盗扰区域的沙子,工作人员全部过筛。“我们买了几十个筛芝麻的筛子,把沙子全筛一遍,筛出来很多小玉件。”张六林说。

郭庄楚墓一号墓主棺周围,人们发现了13具尸骸,根据残存的骨骼推测,她们的年龄都在二三十岁,其中紧贴在主棺左右两侧的两具最清晰、完整。十三个殉葬人,骸骨上没有明显损伤,姿势比较安详,可能是被毒死的。她们或者是姬妾或者是侍女,总之是生前陪伴在墓主人身边的女人。

“按着左拥右抱脚上还要蹬几个的顺序排列,左边挨着的第一个,年龄20岁左右,身上有多件玉器,如月牙斧、玉质挖耳勺等。旁边有个女性身上有刮痧板、痒痒挠等东西,看样子是贴身的保健医生。别的有厨娘,还有扫地丫头。通过她们的陪葬物品都能判断出来。”马俊才说。

二号墓椁室打开之后,只保留有少量棺灰痕和1只鹿角、1只铜鼎足和少量陶器碎片。墓主人尸骨无存。二号墓的战国盗洞内,残存着1个年轻女性头骨、1个老年女性下颌骨以及一些肢骨残块。至于哪些是墓的女主人的,不得而知。

“疑似平王之孙” 一号墓主人是谁?郭庄楚墓一号墓发掘已经一年多,这个谜团揭开了吗?

马俊才摇头:“尚没有。但是一号墓出土的大量随葬品,为判断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号墓青铜礼乐器器型宏大、纹饰精美,豪华程度在楚墓中仅次于寿县楚幽王墓,只有淅川下寺王子午墓和随县曾侯乙墓与之相当。

郭庄楚墓一号墓中,器物残破得厉害,加上铭文多花纹多,“修复量太大,给故宫博物院送了九件,计划修半年,看样子一年也修不出来。花纹可做,铭文不能做。为修复,我们自己买了几百万的仪器。”马俊才预计修复周期要两年。

这座墓中的器物残破得厉害,有两个原因:一是积沙积石墓,一旦塌陷,对器物砸压得特别厉害。二是盗墓贼入墓作案,挖了几千方土进去,沙子落石头砸,大的器物带不走,愤怒之下他们会砸东西泄愤。有时砸成碎片卖铜。“最大的圆鼎残片重303斤,方壶残片重90斤,圆鉴残片重94斤,升鼎残片也在90斤以上。”马俊才说。

由于盗扰严重,随葬品中仅残留5件升鼎,但别的器类完备,说明墓主人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楚国最高级贵族。因青铜器锈蚀较重,多数铭文未清出。从已基本清出的方壶、编钟、浴缶上的部分铭文看,已出现了“吴土”、“竟孙”、“曾侯”字样,说明墓主人和吴国、曾国均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国家的重要人物都在铭文里出现,能够起到很好的补史、证史作用。

不断修复的过程中,对墓中器物铭文的研究一直在持续,器物中带铭物者共有三十八件。“文物有级差,如果带铭文尤其是重要铭文的,会身价倍增。这些铭文字体优美,篇幅长短不一,有三四十个字的器物也不少。鸟篆体的错金铭文很多。”马俊才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马俊才提出一个想法:“根据一些铭文的推测,墓主人是楚国最高级的贵族,或许是楚王室一员,与楚平王有极密切关系,可能是楚平王之孙。”

马俊才说:“如果是,也可以回答为什么这个墓主人要这么煞费苦心地防盗了,吸取祖辈的教训嘛。”

伍子胥“掘墓鞭尸”,是中国盗墓史上最著名的掘墓事件之一,故事中的倒霉蛋,就是楚平王。

《史记》记载,楚平王信用奸臣,逼太子建出亡,杀害直臣伍奢及其子伍尚,伍奢另一子伍员即伍子胥被迫流亡国外。楚平王死后,楚昭王立,伍子胥率吴军伐楚,击败楚军主力,占领楚都郢。“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因为对郭庄楚墓器物铭文的研究仍在进行中,短时间内墓主人身份不能得到确证。但马俊才很肯定地说:“目前专家们能够得到的共识是,墓主人是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楚国最高级贵族。”

即便不是楚平王之孙,墓主人也是和楚王室有极密切关系之人,一定清楚楚平王被“掘墓鞭尸”的惨痛下场,这对于他修筑自己的身后之所,显然有所影响。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那么,一个楚国的高级贵族,为什么会在这儿有个墓呢?这个墓不是孤零零存在,它的周围,是一个相当庞大而密集的楚墓群,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古墓谜团

墓主人身份

墓主到底是谁呢?

出土的大量青铜随葬品为探讨墓主人的身份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郭庄楚墓的青铜礼乐器器形宏大、纹饰精美,其豪华程度在楚墓中仅次于寿县楚幽王墓,只有淅川下寺王子午墓和随县曾侯乙墓与之相当。由于盗扰严重,随葬品中仅残留5件升鼎,但别的器类近完备,说明墓主是一位地位显赫的楚国高级贵族。

因青铜器锈饰较重,多数铭文还未清出,从已基本清浅出的方壶、编钟、浴缶上的部分铭文看,已出现了“吴土”、“竟孙”、“曾侯”、“陈”、“许”字样,说明墓主人和吴国、曾国、陈国等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春秋晚期,大国战争频繁,上蔡又处于几个国家的交界处,社会动乱。造墓需用的沙子和石块均非当地所产,大量的积沙积石在当时条件下运输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这说明此墓的主人肯定是重要人物,否则难以组织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量。

目前专家们能够得到的共识是,墓主人是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楚国最高级贵族。即便不是楚平王之孙,墓主人也是和楚王室有极密切关系之人,一定清楚楚平王被“掘墓鞭尸”的惨痛下场,这对于他修筑自己的身后之所,显然有所影响。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综合各种资料看,墓主人极有可能是楚王孙一级人物,相信随着铜器去锈和修复工作的深入,墓主人的身份之谜不久将会水落石出。

出色的防盗设计

在中国发掘的众多古墓中,河南省上蔡县的郭庄楚墓以其奇特的防盗术和防盗效果而独具一格。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马俊才告诉记者,每次进大墓考古,他总会有心里准备--盗洞肯定少不了。郭庄楚墓是他参与发掘的大型古墓之一,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这座特别的墓葬虽然盗洞也不少,但许多珍贵的文物却仍旧安静地躺在墓室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千方百计地盗墓,百计千方地防盗,历经千年博弈,郭庄楚墓仍保留下了大批珍贵国宝,真是个奇迹。”

如此严密的防盗措施表明,墓主人造墓之初就有了明确的防盗意识。郭庄楚墓的防盗不仅体现在积沙积石上,还体现在选址、封土、填土、墓葬结构、设置木箱类疑棺等多方面。 时任郭庄楚墓考古队领队的马俊才说,整座墓的防盗招式一环套一环。首先从封土看,残留的封土0.7至2.5米厚,为夯土,多由遗址黑灰土构成,内含丰富的陶器碎片和蚌壳,极似建筑夯基。填土厚6.3米,也为夯土,上部厚1.5米为黑灰色遗址回填土,以下为较纯净的黄花夯土。

“这与一般墓葬的土层构成很不一样,给人感觉此地是一个聚落生活遗址或建筑遗址,足以迷惑普通的盗墓者。”马俊才说,前期勘测人员也曾以为这只是一片遗址,没有古墓。随后更大范围内的发掘表明,这里确是一处蔡国渔猎聚落遗址,把墓建在这样的地方很“高明”,从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被盗墓的可能。

郭庄楚墓疑棺的设置也独具匠心,椁室的正上方和侧方有两具木箱室即假棺材,周围有一些随葬品,底下还有一层铺底石,这会让盗墓者产生错觉以为到了墓底,不再往下深究。其实主棺就在铺底石下不到一米处。墓道走向设计亦绝,不像通常大墓那样墓道直达墓底,而是改变方向。盗墓者顺墓道而下,根本看不见真正的棺室。

造墓人采取了如此严密的防盗措施,足见其良苦用心,但这些还是没有抵挡住一批又一批盗墓者的脚步。造墓人似乎想见到了这一点,于是就有了郭庄楚墓最具特色的防盗手段--积沙积石。

郭庄楚墓的填土层下,有近11米厚的积沙,估计原有积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积沙为黄色细沙,流动性很强。考古人员在积沙层中发现了1000余块积石,最小的3公斤,最大的165公斤。这些石块形状不一,但边角都十分锋利,应当是特意开采并经过有意拣选的、具有杀伤力的石块。石块放置的位置也是精心设计的,大致可分为乱石层、蒙顶石层、贴顶石层、拦腰石层和卧底石层,可以防止盗贼从不同的部位进入墓葬,起到了冷石“暗器”的作用。盗墓者挖到积沙层,沙子会流到盗洞里,并带动石块引起塌方,从而击打盗墓者。因此,盗墓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墓内停留,不可能大范围地施盗。

该墓严密的防盗措施表明,造墓之初墓主就有了明确的防盗意识。考古学家推测,由于春秋晚期,大国兼并,战争频仍。上蔡又处于几个国家的交界处,社会动乱,盗墓活动猖獗,同时政治报复事件也时有发生。当时蔡国被楚军打败被迫迁都,百姓背井离乡,临行时,蔡人到老祖宗坟前哭坟,认为对不起老祖宗,同时对楚人也怀上了深刻的仇恨。并且史上曾出现过伍子胥掘墓鞭尸的一幕,受害者便是楚平王。而最近的考古发现显示,墓主可能与楚平王有一定的联系。看着祖辈陵墓遭人盗掘,心中对于死后的入土为安肯定有所顾虑,于是,便想方设法地设计防盗的措施。考古学家甚至肯定,有盗墓高手加入了该墓的设计队伍中。

沙石从何而来

这个墓的填土下面有厚近11米的积沙,估计原有积沙在3000立方米以上,而且在积沙层中发现了1000余块积石大小不一、石质石色多样、形状不一、但边角都十分锋利、应当是特意选用的具有杀伤力的石块。一个清楚的事实是,墓地周围并不产细沙,而上蔡县境内也不产石料,那么一个疑问就是墓中大量的积沙积石从何而来呢?

经调查,最近的山地位于百里之遥的遂平县玉山和嵖岈山地区,稍远的山地在确山县南境,墓内石块极可能是从这些地方运过来的。但大量的积沙积石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如何运来?石块又怎能未经磕碰保持完好的锋边利角呢?

随后的发掘表明,这里可能是一处蔡国渔猎聚落遗存,并和古代航运及楚墓选址、水运沙石有关。“这给了我们一个可能的诠解,”马俊才说,“由于当时聚落紧靠北汝河故道弧形大拐弯处,可能就是一个繁忙的水陆码头,这才造就了当地丰富的水产品遗物。东周时期,惟有船运才是经济、安全的运输手段,也有可能就是当时权高位重的墓主人夫妇选此地作为永远归宿的原因吧!”

郭庄楚墓相关榜单
出土文物最多的十大古墓 文物最多的帝王墓 宝物最多的陵墓
出土文物最多的十大古墓名单如下:满城汉墓、海昏侯墓、曾侯乙墓、大云山汉墓、梁庄王墓、马王堆汉墓、郭庄楚墓、妇好墓、秦公一号大墓、狮子山汉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更多榜中榜推荐
出土文物最多的十大古墓 文物最多的帝王墓 宝物最多的陵墓
出土文物最多的十大古墓名单如下:满城汉墓、海昏侯墓、曾侯乙墓、大云山汉墓、梁庄王墓、马王堆汉墓、郭庄楚墓、妇好墓、秦公一号大墓、狮子山汉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江西十大古墓排行榜 江西有哪些陵墓 江西古墓旅游景点推荐
江西十大古墓名单如下:李洲坳东周墓葬、朱权墓与乐安王墓、紫金城城址与铁河古墓群、明益藩王墓地、吉水东吴墓、吴平墓群、仙水岩崖墓群、朱轼墓、文天祥墓、谭纶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苏州十大古墓排行榜 苏州最著名的十大古墓 苏州古墓旅游景点推荐
苏州十大古墓名单如下:唐寅墓、五人墓、苏州阖闾墓、翁同龢墓、瞿景淳墓、四高僧墓、钱谦益墓、翁心存墓、缪仲醇墓、翁同爵墓,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中国十大出名古墓 考古发现十大古墓 出土文物多最有价值的名墓地
中国十大古墓名单如下:马王堆汉墓、秦公一号大墓、曾侯乙墓·随州植物园擂鼓墩古墓群、汉广陵王墓·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中山靖王墓·窦绾墓·保定汉墓、海昏侯墓园、殷墟·妇好墓、狮子山楚王陵·徐州汉文化景区、大云山汉墓群·大云山汉王陵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相关分类
  • 汉朝帝陵
  • 唐代帝陵
  • 明清皇家陵寝
  • 古墓
  • 帝王墓
  • 元帅墓
  • 文人墓
  • 将军墓
  • 明星墓
  • 黄帝陵
  • 王陵
  • 陵墓地宫
  • 侯爷名臣墓
  • 名人墓
  • 墓葬群
  • 宗教场所
  • 佛教场所
  • 佛教寺庙
  • 寺庙语系
  • 清真寺
  • 佛洞石窟
  • 热门文章
  • 出土文物最多的十大古墓
  • 中国十大古墓盘点
  • 江西十大古墓
  • 苏州十大古墓
  • 广东十大陵墓
  • 中国十大将军元帅墓
  • 世界十大著名陵墓
  • 中国十大帝王陵墓
  • 郑州十大陵墓
  • 中国古代十大文人墓
  • 宁波十大陵墓
  • 中国古代十大大臣墓
  • 中国近代十大文人墓
  • 中国最著名十大陵墓
  • 热门词条
  • 1
    新城魏晋壁画砖墓
  • 2
    中山靖王墓
  • 3
    仙水岩崖墓群
  • 4
    四高僧墓
  • 5
    马王堆汉墓
  • 6
    翁心存墓
  • 7
    法国圣米歇尔古墓
  • 8
    缪仲醇墓
  • 9
    钱谦益墓
  • 10
    梁庄王墓
  • 11
    李广墓
  • 12
    吴平墓群
  • 13
    安阳高陵
  • 14
    翁同爵墓
  • 15
    文天祥墓
  • 16
    雷台汉墓
  • 17
    邙山陵墓群
  • 18
    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
  • 19
    妇好墓
  • 20
    大河口西周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