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马山是西南山区小镇上的一名普通警察。他有一支手枪,整日佩在身边,虽然没有用过,但他知道,小镇因他和他的手枪而安宁平和。一天早晨醒来,马山发现手枪不翼而飞。看着空空的枪套,马山的精神几乎崩溃,他的枪里装有三颗子弹,他知道偷枪的人是要杀人的。
马山仔细回想着前一天晚上的情景,他妹妹结婚,他喝醉了,被人送回家。一时间,所有参加婚礼的人都成了他的怀疑对象,马山如同一个焦虑的幽灵,走遍小镇的每个角落,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卖“羊肉粉”的刘结巴见了马山就不结巴,这在马山心中留下个疑点。
通过细致的调查,马山去找那天送他回家的车的主人周小刚。出乎马山意料,开门的竟是他十几年前的恋人李小萌,李小萌与马山恋爱,却不辞而别,现在又回来了,并且住在周小刚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李小萌的出现,使案情越发复杂起来,他对李小萌复杂的感情与对丢枪的怀疑纠缠在一起,这其中又夹杂了马山当小学教师的妻子认为马山移情别恋而对他的不理解。随后的一个深夜,李小萌在周小刚家突然被人打死,而杀人工具正是马山丢失的枪。马山作为杀害李小萌的嫌疑人而被拘禁。他平静的家庭生活也被打破了,八岁的儿子和妻子都陷入了恐惧和担忧之中。
马山克服精神上的极度紧张和枪里还有两颗子弹、还可能有两个甚至更多人被杀的沉重的负荷,在牢房里他冷静地分析出,杀人凶手是冲着周小刚来的,李小萌是被误杀,是替周小刚死的。子弹的落点证实了他的分析,马山被放了出来。顺藤摸瓜,他又查出周小刚的造假酒窝点,可枪还是一点下落也没有。焦点集中在周小刚身上,凶手还会来找周小刚的。马山穿上周小刚的衣服,装扮成周小刚开始外出。果然不出他所料,凶手出现了,并向他开了一枪。
原来偷枪的就是刘结巴,他痛恨周小刚制造假酒,害死了他的亲人而采取愚昧极端的方法,偷枪杀死他。面对黑洞洞的枪口,马山突然明白,要使不再有人被杀,枪里的子弹只有一个归宿,就是自己的身体,十四天的寻枪,冥冥之中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这是惟一补救自己过错的办法。他挣扎着、喊叫着,迫使结巴又向他开了一枪,在开枪的同时,马山用手铐将杀人犯与自己铐在一起。马山的灵魂飞离他的身体,他怀抱这寻到的手枪,从血泊中站起来,眼含着泪水,然而却是微笑着走向远方。
影片评价
影片意图暗含一个暧昧多义的主题,将主题赋予一个边陲小镇警察丢枪、寻枪的故事。“枪”代表责任、道义、权力、男子的性能力。警察马山丢失了这么多东西,身陷困境,绞尽脑汁去寻它。
《寻枪》里也有段警察马山追小偷的场景,不过这里交通工具已经有些进步,是骑车。这段场景是导演陆川个人比较满意的,融了不同层次、角度的幽默在里面,镜头语言也颇富神韵。而《寻枪》中体现出来的地貌,那个安静整洁地势陡峭的贵州小镇,不仅是种视觉奇观,形成特殊的影像造型语言,其幽深小径、古旧房舍也水到渠成地融入叙事,成为重要的叙事元素。影片音乐凌乱,风格多样,是整个影片形式躁动奔放、释放生命原始激情的有力注解。在导演精心考虑修改过结尾之后,遗憾之处依然在于结尾的疲弱。铺张扬厉的叙述尽处,一个无力的、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结果让一切变得虚幻。可能导演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没有表达充分。无论如何,我们看到一个年轻导演激情四溢的一种表达,一种喧哗骚动却有意味的形式。(新浪网评)
负面评价
一直都说它是“模仿”,而回避“抄袭”这个词。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有两方面,一是它的显性结构,也就是故事的框架,《寻枪》和《野良犬》都在“寻枪”,这方面显然是雷同的;但从隐性结构,如故事的具体铺排展开、“寻枪”的演绎过程,两者则不尽相同。这就是框架相同,内容和表达的思想不同。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尽量避免在作品中出现前辈艺术家曾经表述过或使用过的东西。如果你做的是一个流行的东西,那模仿也许是难免的,但如果真正想做一件艺术品出来,在创作的时候就应该有非常冷静的头脑。(广东民族学院教授、文艺评论家评)
演员表
姜文 饰 马山
宁静 饰 李小萌
伍宇娟 饰 韩晓云
石凉 饰 周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