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9日江苏省旅游局和扬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复:盂城驿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称号
2015年12月11日江苏旅游政务网发布12家拟批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申报与评定情况公示,高邮盂城驿景区晋升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5年12月24日高邮市盂城驿景区正式获批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扬州市第8家国家4A级景区,也是除扬州市区外,扬州县(市、区)国家4A级景区。
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汉建县,历史就庄重地把这土地正式命名为高邮,全国两千多个县市中把自己的名字与邮传联系在一起的唯其高邮。高邮是国内因邮建城、因邮而名的城市。高邮市拥有全国规模大、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驿、从此高邮因“邮”而生,因“邮”而兴,一支“邮”字歌,从古唱到今。
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金字招牌。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孟城驿是全国保存较为完整的古驿站之一,高邮市政府于2013年4月18日投入9500万元对毗邻大运河高邮段的孟城驿实施扩容,新建秦邮公馆、客栈等建筑设施6600多平方米,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区进行整治,一来为2013年10月18日该市举办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新推“邮
文化”名片,二来为大运河高邮段申遗打造古色景区。
1、馆驿巷牌坊:盂城驿景区东入口
标志建筑,与巷道肌理融会贯通,与节点景观浑然一体。牌坊下,13处“驿”字镶嵌路间,移步可见。墨绿色既表现驿之特质,又蕴含邮驿之活力。
2、驿印流年:古代驿站传递中,驿印封泥,是权力和凭证的信物。高邮亭、迎华驿、高邮驿、秦邮驿、盂城驿、秦邮公馆,不同时期的驿站名称,生动演绎高邮邮驿的历史。
3、文天祥广场:文天祥,江西吉州人,南宋忠烈大臣,右丞相、文学家、民族英雄。德祐二年,出使议和被扣,于京口(镇江)逃脱,至高邮,一路惊心,与高邮结下终身难舍之缘,作《高邮怀旧》、《发高沙》、《发高邮》等名诗,广为传诵。
4、南海子河:明隆庆六年,高邮知州范惟恭开挖从外濠至丁家湾洞的支河,将南关坝、马饮塘与外濠水系沟通,始有南海子河。
5、马饮塘:明洪武元年规定,六十里或八十里置一驿,冲要驿站设马五十匹至八十匹不等。据载,盂城驿鼎盛时期有马六十五匹,驿站东南有一天然水域,既可运粮行船、泊船,又可供马饮水吃草,民间俗称马饮塘。
6、柳荫禅林:位于盐塘巷52号,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建,现存山门殿及大殿。拱形门上嵌有当时所立“柳荫禅林”石额。
7、柳泉草屋: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康熙十年,应孙蕙之邀来邮担任盂城驿驿幕,期间常在此与民聊掌故、叙家常。著有《高邮驿站》呈文及多首反映高邮的诗篇。
8、同昌粮行:馆驿巷周边因西靠大运河,东临马饮塘,漕运发达。益泰源粮行、永顺源粮行、振隆粮行、詹家巷盐行等商贾云集。位于盐塘巷32号的同昌粮行,始建清末,为陈义兴所设,典型的私人粮行,系高邮的老字号。
9、风雨墙:一段风雨墙,百年见沧桑。从这面留有苔藓的墙上,可以触摸清末、民国、文革及改革开放的砖块,古朴而厚重。
10、接官厅:《高邮州志》载,“皇华厅在南门外盂城驿前,临运河堤有屋三间,为迎饯宾客之地。”皇华厅,俗称接官厅,为高邮州官迎候、宴请水路过往官员厅堂。
随着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盂城驿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市委市政府连续投入巨资对驿站进行扩容、修缮,力求原汁原味再现明清时代建筑的特色风貌。眼下,盂城驿修缮整治二期主体工程已经竣工,馆驿巷牌坊下,典雅的仿古建筑群令人身心释然,沿着镶嵌“驿”字的青砖小径,马饮塘畔美景尽收眼底。运粮码头的浮雕墙,以白描写实手法雕刻的青砖,生动再现了高邮粮食集散、盐务商贸的繁荣景象,浮雕墙南侧的“风雨墙”则书写着历史沧桑。盂城驿周边正在成为一座开放式的仿古花园。这一变化,无论于驿站本身还是邮城百姓,皆为幸事。
据记载,驿站鼎盛时期厅房100多间:正厅、后厅各5间,库房3间,廊房14间,马房20间,前鼓楼3间,照壁楼1座,驿丞宅1所;驿马65匹,驿船18条;马夫、水夫200多人。不论烈日、寒风,还是大雨、冰雪的天气,传送重要急件的驿使都身背公文袋,不分昼夜,快马加鞭,飞奔在尘土飞扬的驿道上。而今只有马神庙前的那匹大石马,见证过昔日邮路的繁忙与繁华。
推开大门,穿堂入室,依然可以领略到古驿站“皇华有堂,堂构峨峨,后寝渠渠,缭以周垣,启以高门,赭垩黝碧”(知州赵来亨《公馆记》)的宏壮气势和兴旺景象。
盂城驿在高邮市区南门大街馆驿巷内,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但绝大部分建筑为清代重建。驿站原规模宏大,除驿站本身的牌楼、照壁、鼓楼、厅房、库房、廊房、马房等外,临里运河堤有迎饯宾客的皇华厅,驿内有秦邮公馆,驿北有驿丞宅等房屋。由于历经战火、水灾等破坏,现尚有息厅、敞厅、后厅、秦邮公馆门楼、驿丞宅及监房等建筑;驿站东南有驿马饮水地的遗址。现在的盂城驿是明代的遗存,是在元代秦淮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元璋称帝后,在明洪武九年(1376),令翰林学士考古订正全国俚俗不雅之驿名,秦淮驿改名为盂城驿。在国内像这样大规模的古驿实属少见,对研究我国古代邮政史、交通史、水利史具有科学、艺术、历史和文物价值.高邮市的文物、规划部门已经对该驿进行规划保护,并举办“古盂城驿”史料展览!
1、一期工程包括盂城驿扩容、城南历史街区修缮、南门大街整治三部分、又修建了独具特色的秦邮公馆和开放式花园
2、二期工程包括三部分:一是恢复建造接官厅,二是馆驿路东延至蝶园路,三是建设马饮塘河滨河绿化景观。
2013年10月19日上午,我市举行盂城驿扩容改造工程一期竣工暨二期开工典礼。市委书记韩方出席仪式并宣布盂城驿扩容改造工程一期竣工和二期开工,市长方桂林致辞,市领导张秋红、薛晓寒、钱富强、肖伯群参加仪式。仪式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徐永宝主持。
据了解,盂城驿扩容改造一期工程包括盂城驿扩容、城南历史街区修缮、南门大街整治三部分。整个工程秉承邮驿之风,传承邮驿文明,既保留了赵家宅、驿丞宅等具有历史风貌的旧居,又修建了独具特色的秦邮公馆和开放式花园。同时,还设置了历代名人咏颂高邮的诗词碑廊。扩容工程与盂城驿本体一脉相承,修缮的运粮巷、盐塘巷、詹家巷等历史街区与南门大街相互贯通。盂城驿扩容改造二期工程包括三部分:一是恢复建造接官厅,二是馆驿路东延至蝶园路,三是建设马饮塘河滨河绿化景观。
方桂林在仪式上致辞。他说,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以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修编发展规划,狠抓项目建设,促进了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古盂城驿是高邮“一轴一带五区”旅游规划的重要节点,是彰显高邮古、文、邮、水旅游特色的重要景区,也是高邮对外推介的一块金字招牌。盂城驿二期工程完工后,整个盂城驿景区的质态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邮驿文脉将得到进一步传承,古城特色将得到进一步彰显,旅游业发展环境将得到进一步优化。方桂林希望,参与二期工程建设的各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注重相互配合,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高质量施工,优质、高效完成景区二期工程建设,为更好地扮靓古邮城,实现高邮在扬州沿河地区新一轮发展中崛起作出新贡献。活动中,与会人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盂城驿扩容改造一期工程。
盂城驿扩容工程已于2013年9月26日全部完工,将于第六届中国邮文化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喜迎八方宾朋。据了解,扩容后的盂城驿景区面积是原来的3倍。
据了解,盂城驿扩容工程于今年4月18日正式开工,总投资约9500万元。工程保留了驿丞宅、赵家宅等三处历史遗存建筑,在盂城驿本体北侧新建一座开放式仿古花园。同时,在盂城驿本体的东侧,按照盂城驿历史上既有的餐饮和住宿功能,新建秦邮公馆,延续现有的街道尺度和老城区肌理。
市城建局城建科科长翁宏定告诉记者:“盂城驿景区是大运河高邮段申遗的重要节点。市城建部门多次优化施工设计方案,精心选材用料,力求原汁原味再现明清时代建筑的特色风貌。此次工程,新建的各类设施建筑面积达6600多平方米,进一步完善了餐饮住宿、展示游览等功能。”
负责施工的华泰公司工程负责人张志中说,为确保工程按期按质完成,他们组织机械土方、古建、道路、亮化等七个工程施工队,挂图作战,抢抓序时,全力推进工程建设。目前,客栈、花园区、展览厅等主体工程已经全部完工。盂城驿扩容工程顺利完工,不仅让盂城驿这一国保单位增光添彩,更为周边居民营造了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前周边的生活环境用脏、乱、差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采访中,家住盂城驿西侧的张利民高兴地说,现在居住环境好了,他准备利用自家的100多平方米房屋开一家饭店,为游客提供高邮湖鲜特色餐饮服务。
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江苏省高邮市南门大街东,是明代遗留下来的一处驿传建筑。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古代盛饮食、水等的园口。盂城,高邮的别称,取意于宋代词人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故而得名。
盂城驿原规模宏大,有正厅五间、后厅五间、送礼房五间、库房三间、厨房十间、马神庙一间、马房十二间、前鼓楼三间、照壁牌楼一座。驿北为驿丞宅,驿旁秦邮公馆,堤上有迎宾房的皇华厅,东南有马饮塘……虽历经沧桑,但古风犹存,许多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遗珍”。在国家邮电部江苏省政府、省各级邮电、文化、城建和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993—1995年高邮市人民政府坚持修复盂城驿,并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中国邮驿博物馆,使古驿得重光。中国明史学会、中国社科院历史所、邮电部文史中心联合于8月17日在高邮召开了于1995邮驿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邮电部于8月17日发行《古代驿站·盂城驿》邮承并在对站内举行,盂城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是世界上早建立有组织传道信息的国家之一。驿站是古代官办飞报军情,递送仪客、运输军需的机构。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邮驿,称之“国之血脉”。
厅前悬挂“驿”字灯笼一对,门上方悬挂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朱学范题写的“古盂城驿”横匾,大门左侧的绿字白字“邮驿博物馆”竖牌为国家邮电部副部长刘平源题写。
大门西侧的狮子盘绣球石鼓造型古朴,形象生动,似乎向唱出古代驿站今又重光,迎接各方游客前来参观。两厅后车厢房为存放迎送器具的轿房,两厢房为通信,运轿工具的驿具房。
皇华厅又称正厅,为五开间明代建筑,其功能为传室政令的场所,驿站管理中心。
中三间屏门止方悬挂“皇华厅”匾额,下方为“明、高邮州城图”,两侧悬挂“消息通灵会心不远,置邮传令盛德留行”的联。正厅主要陈列驿、马、船统计表,值班表,分工职责表,《邮驿律》等,厅中为官是接待场面,东房为签房,学办理公文之处,两房为驿站人员构成雕塑,形象栩栩如生。整个厅堂形象地再现了盂城驿当年的生活原貌,游可充分领略到邮驿文化的丰富内涵。后在厢房为《乾隆皇帝视高邮》的微编景观,西厢房为明清小说《醒世姻》盂城驿审厨夫的缴信景观。
驻节堂又称后厅,整个建筑的梁柱为明代驿站遗存,是盂城驿的精华所在,雕刻图案精改剔透,寓意去。本堂为四方宾客接待的地方。屏门上方悬挂“驻节堂”匾额,两侧悬挂中三间为接待官员的晚宴场面,造型生动。东西房为古色古香的寝房。后院为驿卒舍和库房厨房等地。
鼓楼为十字脊重两层的古建筑,是驿站值更守夜,站岗望,传鼓报的制高点,亦是今天盂城驿的形象标志物。
顶层下悬挂由该建筑设计者、东南大学教授潘谷西先生题写的“鼓楼”匾额,二层悬挂着国家外交部副部长邑人姜恩柱题写的“飞”,中国明史学会执行会长刘重日先生题写的“置邮传命”等匾额。底层墙面嵌有《捐款纪念碑》《重修盂城驿记》。
治楼梯到明代那驿道急促的鼓声,再望四方,万千景象尽收眼底。两览河湖,渔帆点点,应塔耸立;在观平畴,禾稼葱葱,绿野无边;南看通衢,车轮浓浓,昼夜不息;北堂皇古城,高楼处处,日新月异,真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