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刘林文化遗址遭破坏。
新华报业网讯 5月23日,晨报刊发了《江苏六千年文化之根告急》的新闻,引起了省及徐州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留根专程到“刘林遗址”实地调查,邳州市也决定拿出考古经费,对“刘林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日前,晨报记者再次前往“刘林遗址”发现,附近的梁王城遗址也遭到严重破坏。
5月31日,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留根在邳州市博物馆馆长井浩然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邳州市戴庄镇境内的“刘林遗址”。
“这个地方3年前我曾经来过,当时的破坏情况就非常严重。没想到现在破坏的程度比以前还要厉害。”走进麦田,林留根在一个被盗墓贼挖掘过的洞穴面前停留下来,望着地面上散落着的碎陶片和古人的骨头碎片,林留根气愤不已。在这些被盗挖过的古墓上,散落的一些陶器碎片引起了林留根的注意。“看,这个暗红色的陶器就是刘林遗址所特有的彩陶。这些盗墓贼为了找到一个完整的彩陶,不知道他们要毁坏多少座古墓,而他们对于这些破损或者没有什么价值的古人骨头,就随手扔弃。”看着这些到处都是的彩陶碎片和古人骨头,林留根在介绍之余眼角流下了泪水。
“这里是盗墓的重灾区,附近还有一处梁王城遗址,它的的文化层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宋元时代,可以说梁王城遗址是一本历史的教科书。但就是这样的遗址,遭到破坏也很严重,就是我们省考古队来了后,一些盗墓贼还惦记着这些地下文物,我们天天还要提防他们。”在返回的路上,谈起文物遭到破坏,林留根把记者带到了省考古队正在进行挖掘的梁王城遗址考古现场。考古队现场发掘的位置紧靠大运河,走在京杭大运河的河堤上,记者发现了几个盗洞,有一个深达7米。“我们考古队来了之后,我们有时在发掘,他们就在离我们100米的地方盗墓。甚至他们骑着摩托车跑到我们现场,盯着我们发掘的文物,看那架势好像要抢似的。更让我们担忧的是,我们白天考古结束后,盗墓贼竟然晚上跑到我们工地,在我们挖掘的地方盗墓。”说到盗墓贼,考古队的周队长是气得咬牙切齿。
“刘林遗址和梁王城遗址里面可到处埋着宝贝,我们以前种田耕地都能耕出宝贝的,后来大家知道这些宝贝值钱,就开始大面积挖掘这些古墓了。里面还真挖出不少好东西。弄得外地许多文物贩子都慕名而来,到我们这里收购文物。前几年来的文物贩子多,平均一天能来20多个,真是你走他来,好不热闹。“王庄村一李姓村民这样向记者介绍了村民交易文物的火爆。
“靠近梁王城西边的村民许多人都是靠卖宝建起了楼房,有的还在台儿庄买了房子。”当地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盗墓高峰时,附近几个村的村民什么事都不干,天天就扛着锄头下地里挖古墓,有的甚至连平时在外面打工的也回家参加盗墓。为了能发掘到更大的古墓,以获取更多的文物,许多家庭组合起来,大家集体挖古墓,然后把文物集中起来,由懂文物的人做中间商,和文物贩子谈价格。
“我们派出所总共只有5名民警,可古代遗址就有4处,面积高达150多万平方米。我们5名民警不但看护文物,而且还要承担全镇的治安问题。因此,虽然我们也采取了多种措施,但盗墓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谈起辖区盗墓贼猖獗,邳州公安局戴庄派出所的陈所长显得很无奈。“晨报在报道刘林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的消息后,我们局领导很重视,要求我们做好文物的看护工作。为了保护刘林遗址和梁王城遗址,我们派出所专门安排了4名保安,对两处遗址进行24小时看守。并且已经现场抓获了一名来自安徽的盗墓贼。
“为了防止刘林遗址遭到毁灭性破坏,我们邳州市政府已经决定拿出经费,对刘林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据邳州市博物馆馆长井浩然介绍,由于刘林遗址处于大运河的分洪道上,每年夏天都淹没在水中,所以在水的冲刷下,刘林遗址上面覆盖的土是越来越薄,甚至一些古墓葬直接露出地面,给盗墓贼提供了便利,这也是刘林遗址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之一。为了保护刘林遗址下面的文物,市里已经决定拿出部分挖掘费用,对重要地段的古墓群进行先期抢救性发掘。同时要求公安和戴庄镇政府,在考古队没有正式挖掘之前,做好对刘林遗址的看护工作。保住这个象征江苏6000年文化之根的刘林文化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