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顶山古墓群,坐落于敦化城南4公里处的六鼎山上,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群依山北凹而葬,取山地灵气,墓区绿树环绕、青草芳茂,在一派肃穆中给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六顶山古墓群是渤海国早期王族和贵族的陵寝。是古渤海时期重要文化遗存之一,墓地共有两个墓区,一百余座墓葬,第一墓区在西侧,以贞惠公主墓为主。第二墓区在东侧,是个很规整的椅子形山坳。
六顶山古墓群包括两个墓区,分布有一百余座墓葬,这些墓葬中,以贞惠公主墓为主,最为著名。贞惠公主是渤海国第三代王大钦茂的次女,生于公元737年,死于公元777年,终年40岁。去世后曾停柩待葬3年,于780年正式下葬于“珍陵之西原”,即今天的敦化市六鼎山上渤海王室贵族坟莹地内。
墓群以一南北向的岗梁为界,分东西两区:西为第一墓区,有墓葬30余座,封土较高;东为第二墓区,有墓葬50余座,封土略低平。墓葬有土坑墓、石室墓和石棺墓,后2种用条石或块石砌筑。石室墓的墓室一般平面呈方形或长方形,门南向,前有甬道和墓道。大型墓葬封土上常见板瓦、筒瓦、瓦当等,证实了靺鞨人有“冢上作屋”习俗的记载。
贞惠公主墓
贞惠公主墓位于第一墓区中央,圆丘状封土堆残高1.5米。墓室平面方形,南北长2.8~2.94米,东西宽2.66~2.84米,高2.68米。四壁用大小不等的石条相间错列,逐层平砌,自下而上微向内收,表面涂白灰。墓顶作三重抹角叠涩藻井,上盖石板。室底铺一巨大平整石板为棺床。南部有石砌甬道,墓道呈斜坡式,铺以砖石。出土遗物有贞惠公主墓碑1通,石狮1对和玉璧、陶瓶鎏金铜饰等。
墓碑呈圭形,通高90厘米,宽49厘米,厚29厘米(见图)。碑文正面为汉字楷书,共725字,大部清晰可辨。文载墓主是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的次女,葬于780年,“陪葬于珍陵之西原”,据此推知附近应有渤海前期王陵存在,是否如此,尚有待于地下考古挖掘。
墓碑的文体是唐代流行的骈体文字,字型清奇、笔法流畅、文彩绮丽,在书法和文词方面都堪称稀世之珍品,墓中石狮造型雄浑生动,一派唐风,反映了那段时期吸收汉民族文化后灿烂的渤海文明。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六顶山古墓群,是六顶山旅游区的一个重要考古专项旅游项目,具有极高的历史现实意义。其中渤海国公主墓及迁移时遗留下的二十四块石等遗迹,对研究渤海历史文化、培育深层次旅游市场起到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墓碑石刻是渤海文字资料的第一次发现,文体是唐代流行的骈体文,在文笔和书法方面都不愧为稀世之宝,墓中石狮造型雄浑,栩栩如生。六顶山古墓群及其出土的文物,既反映了渤海王国与唐朝中原的密切关系,又反映了渤海早期社会发展和生活的面貌。
六鼎山的百余座墓葬虽未全部挖掘,然仅贞慧公主出土的典型的渤海时期文物,就为渤海考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解决了渤海史研究上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证实了牡丹江上游敦化一带当是渤海旧国都城所在,反映了当时渤海古国与唐朝的密切关系,有力的证明了六顶山古墓群为渤海历史遗存,而绝非韩国人所说的高句丽遗迹,具有重要历史及现实意义。六顶山古墓群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六顶山旅游区的一个重要考古专项旅游项目,也必将为进一步研究渤海历史文化、培育深层次旅游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六顶山古墓群正在申报世界遗产,保护区面积0.71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