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下龙头古墓群位于下龙头村,2007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通化市南头屯古墓群捆绑称为“江沿墓群”。年代大概是汉代至唐代,墓群分布面积约为28600平方米,现存墓葬46座。墓葬大小不一,性质各异,大致分为三种,方坛阶梯石室墓、方坛阶梯圹室墓和积石串墓三种。
地理位置:位于通化市东昌区金厂镇江沿村6组,通化县快大茂镇下龙头村与龙岗村之间的浑江两岸阶地上。
研究价值:
通化江沿遗迹群的调查报告指出:“该遗迹群集遗址、墓葬和祭祀址为一体,展现出相对独立而完整统一的社会体系及古代国家的雏形。根据该遗迹群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初步确认为是卒本夫余的初居地———卒本川。两个墓群中不同的墓葬形制为高句丽族源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实物资料。对高句丽民族起源、国家与政权的建立等重大学术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化江沿遗迹群是继黑龙江三江平原汉魏古城群之后,又一处反映多层次社会结构和早期国家雏形的重要遗存,这一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考古发现为我国东北古代文明与国家的起源、探索早期国家的诞生与发展之路和浑江流域古代民族演进提供了最新的实物资料。但调查报告将足,且通化距离高句丽的建国之地桓仁五女山城过于遥远。但此说不乏为高句丽早期历史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说。
通过综合考察和梳理浑江流域貊族(高夷)这种独特的以石构墓、青铜短剑等为典型特征的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材料,可知这一地区的貊族遗存与辽东半岛甚至辽西地区、朝鲜半岛等地青铜时代古族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表现出了一些相近的文化特征:其一,丧葬习俗均以石构葬具为主,表现为形制不同的大石棚、小石棚、积石墓、石棺葬、石盖葬等,这种墓葬形制深刻影响了后世高句丽、渤海的丧葬文化。葬俗中普遍流行火葬,这种火葬习俗在古辽东青铜时代广泛存在,特别是浑江流域的火葬墓直接影响了高句丽的火葬习俗。其二,出土器物表现出明显的“铜石并用”特征,石斧、石锛、石刀、石镞等石器与带有浓厚地域特征的青铜短剑相伴而出。青铜短剑是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特有的青铜制品,关于东北青铜短剑的研究学界已有大量成果面世。日本学者曾称其为“辽王天姿,王禹浪,王俊铮:浑江流域的古代历史与文化宁式短剑”,王绵厚先生将曲刃青铜短剑与銎内啄戈、管銎式斧、环首铜刀并列为辽河流域青铜时代典型的北方铜器。林沄先生认为东北系青铜短剑“应是秽貊(包括高句丽、夫余等)、真番、朝鲜等族的祖先所共有的一种遗物”,此说甚确。但浑江流域所处的群山环抱、山河相间的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该地区文化浓厚的地方特征。浑江流域位于千山山脉以北,貊族遗存表现出与千山山脉以南、深受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影响的文化类型如大连小珠山文化、双房类型等不同的文化内涵,浑江流域貊族遗址和石构墓葬中极少出土三足器,这与辽东半岛南部同类遗存多泥质灰黑陶和三足器表现出了强烈的不同。陶器几乎均为夹砂褐陶或灰褐陶,也有少量夹砂红褐陶,鲜见耳。这种陶耳装饰在后来的高句丽陶器中较为常见。浑江流域貊族陶器均为手制,烧制火候较低。陶器多素面或纹饰简单,与同期的东北辽西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松花江上游的西团山文化、牡丹江流域的莺歌岭文化、辽宁中部的高台山文化等均有显著差别,与辽东半岛南端郭家村遗址等所反映的小珠山上层文化陶器所见各类纹饰也有差异,也较少见新石器时代以来东北地区广为流行的筒形罐“之”字纹。
除此之外,浑江流域的貊族葬式以半地下式的积石冢和地下石棺墓、石盖墓等为主,较少遗存如辽东半岛一样规模宏大的石棚文化。浑江流域还是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地,但浑江流域在朱蒙自夫余率部南下到来之前,这里居住着早期高句丽五部之一的“涓(消)奴部”,即“沸流国”。《三国史记》卷13记载:“沸流国王松让曰:‘我累世为王’。”《三国志高句丽之。”这里的“桂娄部”即是朱蒙所建的高句丽。据所征引史料可知,“累世为王”的“涓奴部”即“沸流国”被以朱蒙为首领的“桂娄部”取代,高句丽政权核心发生了王权更迭。关于“沸流国”的地望,学术界已有所讨论,“沸流”即“富尔”,故应在浑江支流的富尔江流域寻之。
近年抚顺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富尔江上游的新宾县境内发现了孤脚山山城、转水湖山城、黑沟山城等高句丽早期山城,其中黑沟山城建筑形制及出土器物与浑江流域的五女山城、柳河县霸王朝山城等相似,为在富尔江流域探索沸流国提供了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