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北方青瓷窑址。在河南省禹县城关钧台。遗址东西长 1100 多米,南北宽约 350米,文化堆积层厚达1~2米以上。1974年河南省博物馆进行了钻探和重点发掘。钧窑初创于唐,盛于北宋末年,衰落于元,明代停烧,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它的技艺成就对各地瓷窑产生了影响,成为中国一大瓷窑系统,即钧窑系。钧台窑址是北宋后期的官办瓷窑之一,所烧制瓷器均集贮宫中,被历代皇室所珍藏。该遗址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窑址的分布面积十分广阔,达30多万平方米,瓷窑排列密集,堆积一般在1米以上,厚者可达2米以上。钧台窑址应是一处官营的手工业作坊,共发现11座窑炉及作坊、灰坑等遗迹。窑炉排列一线,作坊位于正中,从瓷坯的成型、上釉、入窑到烧成瓷器,各道工序可持续进行。瓷窑炉是从半侧焰式陶窑炉发展而来的,为就地挖筑的半地穴式土壁窑,一般是单火膛,只发现一座双火膛。窑炉的结构及装烧方式便于控制火候,使温度达到1200度。
瓷器的种类繁多,既有钧瓷、汝瓷、影青瓷,又有天目瓷、白地黑花瓷等。
产品的造型端庄厚重,釉色光亮莹润,特别是钧瓷窑变,红紫相映,光彩夺目。
钧瓷的釉色千变万化,主要有天青、豆青、月白、紫红、碧蓝、米黄诸色。器表多有自然形成的裂纹,称为“蚯蚓走泥纹”或开片。造型有各类花盆和盆奁几,如葵花式、莲花式、海棠式、六角形、方形、长方形等,还有出戟尊、敞口尊、碗、盆、炉、钵、洗等。
钧窑创烧于北宋早期,全盛于北宋末年。它的烧制成功是中国古代烧瓷工艺的一项创新。到了金元时期,各地仍竞相仿制,元代以后逐渐走向没落,明代停止了烧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继承钧瓷传统艺术,已在钧台建厂恢复了生产。
经过近年的考古调查发现,除钧台窑址外,在河南禹县神垕镇、临汝、郑县、新安、登封、安阳、鹤壁和河北、山西等地都发现了宋代钧窑的窑址,但规模较小,均属民间瓷器窑场。
已发现11座由陶窑发展而来的半倒焰式窑炉,皆为就地挖筑,全系土壁,的在窑门或烟囱口部砌筑少量小砖。窑门多数向北,个别向西,可能是为利用自然风加强火力。窑多为圆形或马蹄形,是单火膛窑,长方形的双火膛窑只发现 1座,窑室后壁中间和两角设计3 个扇面形烟囱。窑室内燃烧温度达1200℃以上,可利用氧化焰转还原焰,使复杂的钧釉产生特殊的窑变。这些窑炉分布比较集中,有的排成一线,有的三窑鼎立,中间设有作坊。
窑区内出土很多窑具,其中有筒状匣钵、漏斗形匣钵和锯齿状圆形支烧具等;另有修理瓷坯用的铜刀、鹿角抿子等工具和瓷土、釉药、彩料等原料。出土的钧瓷釉色多变,有天蓝、紫红、月白、豆青、米黄等色。器形有各式花盆、奁、尊、碗、盘、炉、钵、洗等,胎质坚硬致密,造型端庄大方。盆、奁的底部,按照器形大小排列刻有从一到十的汉字编号。还发现有用钧瓷泥制作的“宣和元宝 ”钱模。
遗址内还出土有一定数量的汝瓷、影青瓷、白地黑花器和天目瓷,器形有碗、盘、钵 、罐、盆、盒、瓶、枕、灯台、炉、高足碗、壶、器盖和各种人物、动物等小玩具。
宋代钧瓷以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对后世的陶瓷工艺有深刻的影响。元代的釉里红、明清时期的宝石红、霁红、郎窑红和桃花片等,都是在钧瓷的影响下发展成的。
钧台钧窑遗址发掘后,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保护。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同时拨款为 1号和 7号窑炉修建了民族形式的保护房和围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