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82年,程颐想在洛阳龙门讲学,就给时任西京留守的文彦博去信。文彦博把自己位于“伊阙南鸣皋镇小庄一址”,连同“粮地十顷”送给了程颐,从此就有了“伊皋书院”,也就是如今位于伊川县鸣皋镇的“伊川书院”。当时的鸣皋镇归嵩县管辖,此后,程颐大部分时间往来于洛阳和鸣皋两地,而鸣皋离程村只有10多公里。
公元1103年,宋徽宗将司马光等人之所谓罪行刻碑为记,立于端礼门,称为元祐党人碑。程颐被列入元祐党名单,宋徽宗要销毁他所写文字、著作。为躲避朝廷党禁的迫害,程颐将家迁居到田湖程村。公元1107年9月,程颐在程村溘然长逝。公元1085年程颢就病逝于洛阳履道坊的家中。
公元1220年,宋宁宗嘉定十三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
公元1241年,宋理宗淳祐元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阳伯,并从祀孔子庙庭。
公元1330年,元明宗至顺元年,下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
公元1455年,明代宗诏封程村为两程故里。
公元1462年,明英宗敕建两程故里石坊,从那之后,两程故里一直称呼至今。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两程进儒为贤。次年康熙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
2006年,两程故里以宋至明古建筑,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程故里遗迹,一处是两程故里石坊,一处是两程祠。
两程祠位于路边,门口有两座石狮守候。两程祠大门由正门和两个侧门组成,正门即“棂星门”。吴建设介绍,古时传说天上的文星即棂星,大门坊额上刻写此名,足以体现后人对两位旷世大儒的尊重。两个侧门旁边的墙壁上,分别书“道接子舆”“学贯濂溪”字样。
两程祠为三进院落,分别为棂星门、诚敬门、道学堂。道学堂是祭祀两程的正殿,入门便看到两程的塑像和牌位,上挂宋理宗敕封的“理学亢宗”匾额及康熙钦赐的“学达性天”匾额,光绪皇帝赐匾“伊洛渊源”、慈禧太后赐匾“希踪颜孟”也悬挂于道学堂。两程祠坐北面南,整体布局以中轴为线,结构严谨对称,祠内石碑林立,古柏参天。
“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道不行,世无善治;学不传,千载无真儒……先生出,倡圣学以示人,辩异端,辟邪说,开历古之沉迷,圣人之道得先生而后明,为功大矣。”
两程所开创的理学,初在北宋是一个较小的儒学流派,被朱熹加以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具有比较严密逻辑体系的学说之后,程朱理学从此便在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思想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自北宋至清末,理学在中国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统治地位达700余年,这都和两程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种学说之所以能独尊于百家之上,不仅仅是靠统治者的青睐与强力推行,如果它本身不具备征服人们思想的精神力量,没有自己的生命力和生存价值,肯定不可能延续下去。
在学风上,两程提出了“穷经以致用”的主张,突破了汉学不敢独立思考的墨守成规的治学方法,不失为一大进步。当然,在理学后来被定为属于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后,就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妨碍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开放,阻碍了自然科学的发展,故其消极面仍然是不可忽视的。
两程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大儒,除了与他们自身的渊博学识分不开外,也与他们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
两程出身于“望族”。他们的高祖程羽,是宋太祖赵匡胤手下一员将领,也是赵光义的幕僚之一,以后又做过宋真宗的老师,官至兵部侍郎,死后赠封少卿。曾祖父曾任尚书虞部员外郎,祖父则为吏部尚书。两程的父亲程 又以世家的荫庇,照例做了一个“郊社斋郎”,得到了晋升机会,由此起家,连续做了几十年的中央和地方官,官至太中大夫,到了暮年,才因老病退休。
程颢程颐年龄相差只有一岁。程颢生于公元1032年,程颐生于公元1033年。程颢自幼聪颖,幼年习诵儒家经典,10岁能写诗作赋。他不但天资聪颖,并能刻苦学习,20余岁即中进士,随后做了几任地方小官。由于程颢在地方上有一些政绩,神宗即位之初,调回朝廷做了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当时,宋神宗鉴于内外交困,很想有一番作为,有时也召见程颢,但听了他的进言之后,以为不切实用,不感兴趣。这样,程颢知趣地请求退出朝廷,外补做官,遂为京西路提典刑狱,做了一个和知县职位相等的司法官。
程颢程颐在政治上同司马光等共同反对王安石的新法,所以在实行变法的神宗时期,没有得到信任与重用,便以其父年老多病、需要照顾为由,要求退居闲职。他回洛阳后,便与其弟程颐一起每日以读书劝学为事。神宗去世后,哲宗年幼,由高太皇太后听政。这时,反对新法的旧党人物被起用,掌握了政权,程颢也同时被召入京,授为中正寺丞,但还未及上路,便病死在家,终年54岁。
程颐“幼有高识,非礼不动”,18岁时写的《颜子所好何学论》,得到当时掌管太学的大儒胡瑗之赏识,立即传他相见,又“处以学职”,年轻的程颐从此一举出名,与他同在太学读书的吕希哲等人竟来拜他为师,“而四方之士,从游者日众”。如此“名声在外”的程颐,26岁时竟然考进士未中,如此挫折想必对他打击不小,于是从此绝意仕途,以“处士”的身份潜心于孔孟之道,从事讲学活动。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司马光等人掌握了政权,程颐也有了出头之日,并被推举做了皇帝的老师。但没有过多长时间,由于他在皇帝面前“议论褒贬,无所顾避”,这就一方面使其名声越来越大,吸引了许多读书人纷纷向他拜师问学,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一些朝臣对他的不满,要求把他“放还田里,以示典刑”。在这种形势逼迫之下,他主动辞职回乡。程颐自公元1088年起,便基本上脱离了政治生活,在洛阳从事讲学活动。
尽管如此,到了公元1096年,新党再度执政,他仍被定为反对新党的“奸党”成员,贬到四川,公元1100年才被赦免而回到洛阳。公元1103年,又有人参他著书诽谤朝政,皇帝命人审查他的著作,驱散他的学生。在此境遇下,古稀之年的程颐只好从洛阳回到程村居住,并于公元1107年病死家中。死后,洛阳地区凡与他有关系的朋友和门生都不敢去送葬,不可谓不凄凉。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出自九百多年前一位远游他乡的黄陂书生之手。也就是这首《春日偶成》,让“云淡风轻”的黄陂名扬天下。
继大力打造盘龙城文化、花木兰文化品牌后,黄陂区又亮出了自己的第三张文化牌——“二程”文化名片,从成立“二程”文化研究会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到决定重建文教巷二程夫子故居“程乡坊”、将城关镇更名为前川街、将滠水黄陂大桥更名为双凤大桥,并积极筹划二程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黄陂人对“二程”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迸发出高度热情。 今天的黄陂区前川街文教巷,是一条不显山不露水的老巷,巷长不过数百米,宽不足两三米。在小巷中段,一户普通人家门墙上嵌立着一面石碑,碑上刻有“程乡坊,二程故居遗址。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出生地”字样。
“程乡坊遗址”石碑所立,此处原有一座老牌坊,四柱三门,高六米、宽八米,用红砾砂石建成,顶端有一米宽的横额浮雕,上有人物花草风景,正中刻有宋体“程乡坊”三个大字,古朴庄重。可惜此牌坊在“文革”期间被毁。据考证,“程乡坊”初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所建,当地人以此表示对二程夫子尊崇敬重之意。 至今仍耸立于滠水之畔、鲁台山之巅的双凤亭,仍然在向世人传诵着那个神奇的传说。据清康熙五年编《黄陂县志二程志》记载:北宋时,县城滠水河东岸上(鲁台山)有一“清远亭”,到南宋程颢、程颐两兄弟成为一代大儒后,黄陂知县为纪念二程夫子,于南宋理宗淳佑年间,取二程出生有“双凤投怀之兆”的传说,改“清远亭”为“双凤亭”。
历史上,此亭几经焚毁剥蚀而坍塌,几经重建和修复。现存双凤亭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建。原黄陂县人民政府于1962年和1984年两次拨专款进行维修,并请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亲笔题写“双凤亭”匾额,镶嵌于一层亭楼前正面。2002年,政府又拨专款对之进行了维修。
除了程乡坊、双凤亭,在黄陂,还遗存有为数众多的“二程故里”遗迹遗址,如鲁台望道、花柳前川、程夫子桥、聪明池、涵虚亭、二程祠(二程书院)、思贤堂、理趣林、流矢湖,在木兰山胜地有夫子台、白云洞、古贤堂等,这些遗迹遗址今天虽大多已不复存在,有些甚至在历史上因战火、天灾屡毁屡建,且每重建一次,规模就会扩大一次。而今天的黄陂与“二程”相关的地名、街道名或村名就更多了。可见,二程在黄陂的影响深远。
嵩县说: 公元1082年,程颐想在洛阳龙门山一寺院旧址讲学,就给时任西京留守的文彦博去了一封信。文彦博回信称“龙门久荒”,就把自己“伊阙南鸣皋镇小庄一址”,大概是他的一座“别墅”,连同“粮地十顷”送给了程颐,从此就有了程颐广授门徒的“伊皋书院”。广为流传的程门立雪的典故,就是程颐和其学生之间发生的故事。
两程故里现存的古迹中,一是“两程故里”石坊,二是两程祠。石坊在程村东一公里处,是明英宗天顺六年(公元1462年)敕建,上书“圣旨”,下书“两程故里”,当路矗立,蔚为壮观。明清时期官吏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而过,以尊旨敬程。
来到两程祠,看到棂星门三个大字时,让人未进大门先生敬意。据程传石介绍,古时传说天上的文星即棂星,大门坊额上刻写此名,足以体现后人对两程旷世大儒的尊重之情。封建时代,棂星门每年只有二月、八月举行大典祭祀两程之日,或者皇帝和钦差大臣前来祭祀时才开中门。穿过第二道门坊诚敬门,就来到了道学堂。这里是祭祀两程的正殿,入门便看到两程的塑像和牌位,上挂宋理宗敕封的“理学亢宗”匾额,以及康熙钦赐的“学达性天”匾额。东西两边分别悬挂着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书写的“伊洛渊源”和“希踪颜孟”两块匾额。
两程塑像中,哥哥程颢黑发黑须,弟弟程颐白发白须。传说程颢“生而知之”,不费吹灰之力就满腹经纶,而程颐是“学而知之”,刻苦读书,学白了头发,故才有了渊博的学识。其实,程颢虽然是哥哥,但死时才54岁,故黑发黑须;弟弟程颐死时75岁,当然白发白须。如此传说无非是告诉后人,不论具有什么样的天资,只要刻苦努力,终能获得大学问成就大事业。
2006年05月25日,两程故里作为宋至明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