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寺塔,位于元氏县老城内,始建于金代,明代成化三年重修,现存塔体为金代结构。
开化寺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和塔刹组成,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25.2米。塔下台基由长方形条石砌就,高1.2米,呈正方形,每边长8米,外围新建钢筋围栏墙,每边长12米。塔座高6.5米,自上而下由仰莲座、栏板、斗拱等砖雕装饰和下层两组花卉图案组成。
开化寺塔原为开化寺组成部分之一,开化寺内原有古塔两座,为东塔和西塔。据考证,1947年前,开化寺尚存铜佛大殿、砖塔、石塔、经幢等建筑。解放后,大殿拆除,石塔、砖塔、经幢也被毁,现仅有东塔留存。
2013年5月,开元寺塔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化寺塔始建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重修,现存的此塔为明代重修实物,塔基西北侧条石上还能依稀分辨出“大明国直隶真定府元氏县开化寺修竣……”字样的刻文。
开化寺塔由塔刹、塔身、塔座和塔基组成,为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通高25.2米。
塔下的台基由长方形条石砌就,呈正方形。第一层较高,台基以上起仰莲塔座,仰莲之上在八角体塔身的各面,用砖雕砌假门假窗,假门均为券门,双门紧闭,门上雕以花饰。第一层之上各层,均仿木结构,用砖雕砌斗拱,承托出檐。每层除转角斗拱外,每面中间有补间斗拱一组,每层共有斗拱16组。各层出檐之间均镶嵌有雕字砖,刻有施主、功德主姓名。
塔刹由两部分组成,上由两个相同的半圆形铁质锅正反相扣如珠组成圆形刹顶;下托两层砖雕莲座,全高1.9米。因年长日久,铁质刹顶已严重锈蚀,内栖众多鸟类。宝顶高约1.6米,由砖逐层外扩垒成。
开化寺塔与许多古塔雕刻的图案不同,塔身基本雕刻的全都是花卉图案,而且整座塔不挂一只风铃,虽然少了几分秀气,但却多了几分稳重。
当地百姓曾口口相传,现在这座塔的西边,还曾有一座形制、高度差不多的塔。元氏城人称卧牛城,此双塔为牛犄角,牛的双眼在南街旧印刷厂处,尾巴在小北天。民国二十年编修的《元氏县志》记载:“是塔建于元魏时代,寺旧有塔二,故号曰双塔,明成化年间修葺……唐时称为开化寺,现仍之,刻下塔只一座。”由此可见,在民国二十年(1931年)时,另一座塔已不知去向。
1947年解放元氏县城时,开化寺塔遭受炮击,塔身第一层正南面被炸出一个半米左右的大洞,但其余各处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根据记载,开化寺塔原为 开化寺 的构成部分,但我们现在已经看不到开化寺的踪影了。
开化寺历史悠久,创建于北魏时期(约公元472年),自元氏县治于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6年)迁徙今城后,开化寺开始兴盛起来,唐、宋、金、元各时代为开化寺的鼎盛时期。
关于开化寺,元氏县志里的记载非常少,只有《元氏县志·崇祯志》中有一小段记述:“在城西南隅。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洪武、永乐、正统、景泰、天顺间频有修葺,代各有记。正德间复修,参政赵维藩记。万历间重修地藏阁并正殿,凡遇习仪在内。有浮屠二枝,势若参天。”
开化寺列在崇祯版县志“寺观”篇的第一个,由此可以看出,开化寺应是当时元氏县规模大的寺院。从县志中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寺内当时有正殿、地藏阁等建筑,还有“势若参天”的两座佛塔,而且凡是县里官员学子演习礼仪都要在这里进行,说明这里宽敞,应是全县庄严、宏伟的建筑。到了清顺治年间,一位名叫祖永杰的县令还曾“因朝贺大典,习礼于开化寺中”。不过,此时的开化寺已经显出颓败的景象:“气象虽宏,鞠为茂草,颓垣败瓦,诸佛暴露于风雨星日之下,与文庙无异,且缁衣寥寥,令人寂然。”县令首先下令修葺了文庙,希望能够重振文风,然后又号召民众对开化寺“量力捐金,重加修葺”,期望“殿宇辉煌,期成一代经新气色。”
开化寺到底修成了什么样子,史籍中并无记载,但清代一个叫王钦祚的人写的一首诗《开化寺阅汉唐碑》载入乾隆版县志中,诗中描绘了当时开化寺的风貌:“残碑传远代,呵护到而今。古篆烟云合,遗文岁月深。兴怀摩碣石,缓步踏祗林。花鸟忘情地,悠然思不禁。”这说明此时的开化寺不但还保存着汉唐的残碑,而且还颇有世外桃源的意境。
据考证,1947年前,开化寺尚存铜佛大殿、砖塔、石塔、经幢等建筑。解放后,大殿拆除,石塔、砖塔、经幢也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