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洞位于贵州省修文县城东栖霞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谪为龙场(今修文县城)驿丞时,于正德三年(1508)年曾居于此洞而得名。王阳明在此三年,其著名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重要思想及一些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便是在此“悟”出及写出的。洞旁现存清代建筑数座,石刻题咏甚多。
阳明祠,位于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1528年)而建。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殿),堂前有“正气亭”、“桂花厅”与两侧游廊相通。享堂正中,塑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雕坐像。
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抗战开始以后,祠寺被军事机关及其它单位占用,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中,遭遇空前的大劫,屋宇残破,所有碑刻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阳市政府修复。依据旧拓片,由客居姑苏的黔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雇请刻石名手,将碑刻一一复制。一百多年的名迹,又焕发新颜。贵阳阳明祠景区内路径逶迤,古雅的明清建筑群与参天古柏、百年银杏、丹桂、翠竹相辉成趣,更有为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王守人、东汉贵州学者尹珍先生所设享堂,专奉二人汉白玉坐像,同时这里还饱藏历代名人的诗作、书法以及一些珍贵的楹联、碑刻、书画等史料,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闻名而至。在游廊及庭院中,有各种名贵的花卉及盆景,周围辟有花圃、绿地、内设有石桌石凳,专供游人休闲娱乐,古朴的建筑,优雅的环境犹如一幅恬静的风景画,休头之余让人品味,令人遐思,意境格外悠长。贵阳阳明祠扶风寺以松巅阁为主体,辟有琴室、棋院、画廊及茶坊、开展贵阳著名书画展、贵州奇石展、千姿百态的木雕展等多项文化展览,让游客在休闲中丰富对贵州古文化的了解与学习。贵州著名学者尹道真于汉章帝和汉恒帝在位之际到中原学习进步文化,带之予西南,是开创贵州先进文化之第一人。在其享堂设有生平石刻、贵州二十四名人展及清代大学士所题贵州第一名匾——“德兼教养”等。
贵阳阳明祠为纪念中国古代七大圣人之一的王守仁先生所建的阳时祠由王阳明生平展——桂花厅、学术展——享堂、贵州碑刻精华——曲径碑廊的正气庭组成一天然小四合院,院内有两珠五百多年的桂花树,花开时节,金银争香、花香满园,带给游人以幽静、清新的意境。
位于修文县城东北一公里的龙冈山腰,是王学圣地,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读书悟道和讲学之所。
龙岗山(亦称栖霞山)林木葱郁,山麓绿水绕田。山上有阳明洞、何陋轩、君子亭、王文成公祠等。
何陋轩,原为当地民众见阳明洞内既阴且湿,遂伐木为其在洞右旁修建的一间木屋。室名为阳明先生当年所取,出于《论语》:“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阳明先生弟子因敬仰先生之德,特在轩内四壁嵌刻有清代贵州布政使罗绕典、巡抚乔用迁等书录的阳明先生文章。
阳明洞,原称“东洞”,洞内前后三通,洞中有洞,内宽敞明亮,可容百人以上。四壁石乳凝结。主洞口崖上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彝族)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七字。洞中镌刻甚多,有明、清、民国各代仕官及名人瞻仰所书摩崖40多幅。洞外是长约十二米、宽约九米青石铺地院落。洞口外有两棵参天古柏,相传为阳明先生亲手所植。
君子亭建于石岩上,系六角重檐攒尖式清代建筑,由当时民众自发所建。阳明先生爱竹,认为竹有君子之德、操、时、容,故取名君子亭。亭侧岩上有清贺长龄书录王守仁《君子亭记》碑刻。亭岩壁下有蒋介石题刻“知行合一”四字。
王文成公祠,位于龙岗山顶,系阳明先生所创龙冈书院故址。系一四合院,由祠与正殿、右厢、元气亭组成。祠门上嵌“三载栖迟,洞古山深含至乐;一宵觉悟,文经武纬是全才”等对联二副。祠内嵌有阳明先生《龙冈漫兴》等诗碑。正殿供奉王阳明先生铜像。右厢房一楼一底三通间,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曾被幽禁在此两年有余。
宾阳堂,位于君子亭侧,为阳明先生会客之所。堂前有阳明先生《宾阳堂记》石碑,堂内存有阳明先生诗文手迹等文物。
修文县因王阳明悟道而闻名,阳明学说独树一帜,蜚声海内外,至今仍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以阳明洞为主体的“修文阳明风景名胜区”吸引着众多中外学者、游客前来考察、旅游、观光。
位于市东扶风山麓,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祠是为纪念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1472年一1528年)而建。以后几度重修,现为省、市两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合院结构,主体建筑为享堂(大殿),堂前有“正气亭”、“桂花厅”与两侧游廊相通。享堂正中,塑有王阳明先生汉白玉雕坐像。祠内殿廊相接,林木葱茏,清幽宜人,诗文碑刻甚多,文物荟萃,引人注目。抗战开始以后,祠寺被军事机关及其它单位占用,年久失修。文化大革命中,遭遇空前的大劫,屋宇残破,所有碑刻损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贵阳市政府修复。依据旧拓片,由客居姑苏的黔籍书画家谢孝思先生雇请刻石名手,将碑刻一一复制。一百多年的名迹,又焕发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