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星龟(学名:Geochelone platynota)是陆龟科、象龟属爬行动物,是一种生活在缅甸的象龟,后来通过宠物贸易进入了中国。缅甸星龟背甲的輻射纹只有六条或以下,呈现十分对称的放射排列,不似印度星龟较为混乱的分布,而其腹甲则无辐射条纹,仅留下数个对称的块状黑片。缅甸星龟是纯植食性的,它们喜欢吃果类、多刺仙人掌、茎叶肥厚的植物和蓟。
生活在缅甸南部灌木林、草丛等地区。虽然不喜欢太潮湿,但因其栖息地空气湿度较大,所以饲养时要注意湿度。草食性为主,果实及昆虫均食。它的栖息环境与一般常见的印度星龟近似,喜欢栖息在温暖干燥的树林、草原或堆满土块的环境中。除了每年明显的雨季以外,他们非常喜欢在干燥而温暖的地表活动和觅食,而当夏季气温持续偏高时,个体则会接近水域,甚至寻觅可供泡澡的水塘,尽情享受混合着泥沙的洗浴。
缅甸星龟主要分布在缅甸南部,中国有引种。
缅甸星龟的体形较大,与一般龟相比,缅甸星龟没有颈盾,而且边缘两边每边只有11块的缘盾,而其他的龟有12块。尾部的端末有角状物。缅甸星龟头颈部呈黄色,头顶具鳞片。背甲椭圆形,呈绛红色,每块盾片上均有淡黄色六角形斑纹,斑纹左右对称,每边由3条淡黄色条纹组成,背甲前后缘略呈锯齿状。腹甲淡黄色,有对称大块褐色斑纹,腹甲后缘缺刻较深。四肢淡黄色,布满大小不一的鳞片,前肢5爪,后肢4爪。尾淡黄色,较短。
在野生环境中缅甸星龟喜栖息在较干燥的林地和山地灌木丛中。它们对红色敏感,喜欢在空气湿度较大的灌木林、草丛中栖息。缅甸星龟平时采食多肉的植物叶和果实为主,它们喜欢吃果类、多刺仙人掌、茎叶肥厚的植物和蓟。人工饲养可投喂各种新鲜的瓜果蔬菜。缅甸星龟喜暖怕寒,最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在22-30℃。
缅甸星龟是一类可以人工饲养的乌龟品种,它们的养殖难度并不是太大,不过也不是很简单,难度适中。它们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也不挑食。不过,在各种环境因素之中,它们对于温度和水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如果是人工饲养它们,并且想让它们的生长速度快一些的话,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保持环境处于适合它们生长的状态。
养殖缅甸星龟的时候,要注意这种龟是一种生活在陆地上的龟类,饲养内的布置格局以陆地为主,但同样也需要一块水域。不过注意水位不要太深,因为它们不会游泳,还要设置一个晒台,周围可以种植一些植物等,给它们构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
缅甸星龟是一种纯植食性的动物,它们是一种较好饲养的龟种,并不挑食,喜欢吃果类、茎叶肥厚的植物等。这种陆龟需要粗质的高纤维食物,比如胡萝卜、甘蓝等。不过喂食前要洗净切碎再喂,每天喂食一次。不要一次性喂食太多,避免喂得过饱。
要想饲养好缅甸星龟,对周围环境的温度是有要求的。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和自身健康。环境适宜温度要控制在24-31度,冬季到来温度低的时候要用加热棒升温来调节温度,也可以不用加热棒,温度降到16-18度,让它们自然冬眠状态。
在养殖缅甸星龟期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定期对饲养环境进行消毒处理,病注意仔细观察它们是否出现疾病的症状并进行及时治疗。
缅甸星龟繁殖期一般在7、8月进行。此时雄龟会试图将其他龟翻倒。当雌龟准备筑巢时,它们会在土堆上转来转去,或者欲爬出棚栏,有时它们竟然会爬到其他龟的背上。雌龟找到合适的地点后,就会在土上撒尿以使土壤变得松软容易挖洞。产完蛋后,雌龟会走开。大约在每年2月下蛋,产蛋的数量小,通常约5厘米大小,每次产2~5颗蛋。龟卵在29℃下经过100天就会孵化出来了。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栖息地的过度利用开发以及人类捕捉它们作为食物和药物,使得缅甸星龟成为比放射陆龟和马达加斯加陆龟更加濒危的物种,缅甸星龟在自然界的个体数可能少于250只(截至2013年),已属于极度濒危动物。
缅旬星龟和印度星龟(Geochelone elegans)外形十分相近,最大的不同,在于龟壳辐射的纹路,印度星龟每个背甲的辐射纹路在八条或以上,而且腹甲亦有相同的辐射纹,但缅甸星龟背甲的辐射纹只有六条或以下,呈现十分对称的放射排列,不似印度星龟较为混乱的分布,而其腹甲则无辐射条纹,仅留下数个对称的块状黑片。缅甸星龟的龟甲可长至30厘米,其背甲扁平不隆起,头及四肢呈现黄棕色,前脚布有粗大隆起的鳞片,腹甲是黄色的,而且有着大块的三角形黑色斑点,而不像印度星龟的放射状黄线。缅甸星龟在体型上也和印度星龟相差无几,而且二者都以雌龟的体型较大。
缅甸星龟栖息地受到人口扩张的影响,为了农业发展而焚烧森林,这些都使缅甸星龟的栖息地被人类过渡开发利用,人类还进行乱捕,使缅甸星龟种群数量不断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