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en Guan ji Changcheng Fengsui yizhi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
Beacon Sites at the Yumen Pass and along the Great Wall
敦煌一带的汉代障塞烽燧,一直沿用至魏晋时期。东晋以后,逐渐废弃,鲜为人知。1906~1916年,英人斯坦因(Aurel Stein,1862~1943),两次对敦煌境内汉代烽燧遗址进行考察、编号,获汉代简牍700余枚。1944年,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和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合组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调查了南湖、小方盘城遗址及其以东的汉代烽燧遗址。1979年以来,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对河西汉代障塞烽燧遗址进行全面调查,并对敦煌西北的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进行了发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包括大方盘、小方盘):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代。位于敦煌市西北90公里的戈壁滩上。包括三 部分:玉门关遗址,又名小方盘城,是西汉玉门都尉治所遗址,关城周垣尚在,方形,夯土修筑,现存关城城墙南北长26.4米,东西宽24米,高9.7米;河仓城,又名大方盘城,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等给养的军需仓库,呈长方型,夯土修筑,坐北朝南,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墙高6.7米。仓城南100米处筑有一烽燧,名日“河仓燧”;长城烽燧,由砂砾石夹芦苇(或红柳)间层叠压筑成,保存好的一段长约400米,残高3.25米,基宽3米,上宽1米,外侧有一条宽6?7米的“天田”,是西汉边境的防御设施。 玉门关,位于敦煌城西北90公里的戈壁滩上,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现在的汉玉门关遗迹,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耸立在东西走向戈壁滩狭长地带中的砂石岗上,南边有盐碱沼泽地,北边不远处是哈拉湖,再往北是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东西走向的长城蜿蜒逶迤,一望无际,每隔5里或10里,就筑有一座方形烽火台,在长城烽燧的周围,还有明显房屋遗迹。在东西长城之南,另有一支南北走向的长城,绕过玉门关西侧,向南直达阳关,关城北坡东西走向车道直通西域。
敦煌汉塞沿疏勒河南岸,由东向西延伸。西汉的塞墙止于疏勒河下游榆树泉盆地东侧的马迷兔,在现敦煌市境内长约 145公里,其间有大、小方盘城和马圈湾等烽燧遗址,一般保存较好。塞墙构筑多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湖滩、沼泽地区,塞墙多先以芦苇束作框架,内填砂砾,再平铺芦苇层,如此层层叠压而上,底宽约 3米,顶宽约1.5米,现存最高者约3.75米。戈壁地区多产红柳,则以红柳枝束为框架,筑法与芦苇作材料者相同。
小方盘城(斯坦因编号T14) 位于敦煌西北80公里,北距西汉塞墙 3公里。为西汉玉门都尉、东汉玉门障尉治所。平面近方形,南北24.40米,东西23.60米。墙夯土版筑,厚 4米,北墙现存最高10.05米。早期开北门,晚期以土墼封闭,开西门。障北50米处有一土丘,土丘上和土丘西坡地窖中,曾出汉简93枚。障西为东汉时新筑的南北向塞墙。
大方盘城(斯坦因编号T18) 位于小方盘城东北约11公里,北距疏勒河 1.2公里,汉代仓储遗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 134.8米,南北宽18米,有内外两重围墙。残墙最高 7.6米。内有仓库三间,南北墙上下各有一排对称的三角形通风孔。仓库内外及其附近曾出土汉简和西晋泰始十一年 (275)刻石。
马圈湾烽燧(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号D21) 位于小方盘城西11.5公里,马圈湾与盐池湾之间的戈壁走廊上。北距塞墙 3米。烽燧平面长方形,底部长8.35米,宽7.6米,残高1.87米,为三层土墼夹一层芦苇叠砌。东南角砌有登顶台阶。堡早期筑于烽隧东侧,堡门西开,堡内有过道和套房三间,房内均有灶。火焚毁后废弃,改筑于烽燧南侧,门向南开。堡南 22.3米有东西向的长方形牲畜圈。出土汉代简牍1221枚,记载有关出入玉门关、玉门关侯及其管辖范围和屯兵、屯田活动等。其他遗物 300余件,有粮食、麻纸、毛笔、石砚、丝织残片、毛织残片、丝绵、麻布、麻鞋、竹编织器、漆器、木器、骨器、铁器、铜器、五铢钱等。据分析,此遗址为西汉玉门侯官治所。
关于汉代玉门关址的确切位置,长期以来是史学界争论的一个问题。多数人认为玉门关设于小方盘城。有的学者对此提出疑问,认为应在小方盘城之西或西北近年,据马圈湾新获汉简,有人提出西汉玉门关址似在马圈湾西南0.6公里的羊圈湾,王莽末年废弃。东汉初,玉门关东迁至小方盘城西侧的塞墙上。此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有待于今后的调查与发掘。
1963年甘肃省公布小方盘城、大方盘城及长城烽燧遗址为省级保护单位,树立了保护标志。1981年重新树立石刻保护标志,并于小方盘城遗址设专人负责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