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历史悠久,在秦汉时为古夜郎地,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设堂琅县,唐置唐兴县,明置东川府,清雍正五年(1727年)置会泽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95年被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会泽因矿冶业的兴旺而鼎盛一时。
东汉时期,会泽铸造锻打的“堂琅铜洗”闻名遐迩,铜洗的铭文和图案,为滇中早使用汉文字的实物,是研究中原汉文化对云南影响的详实资料。
到了明朝,会泽的铜、铅进入了有一定规模的开采时期,现存的一枚直径57.8厘米,重41.4公斤,铸有“嘉靖通宝”的开炉纪念币,不论从直径和质量上。
清乾、嘉年间,因清政府对铜的大量需求,在开采、冶炼、铸造、京运等方面可谓盛况空前,每年运往京城的铜,额定数为633.144万斤,会泽县城因而被冠以“万里京运第一城”。
由于矿冶业的兴旺,吸引了赣、浙、桂、川、黔等地商贾云集,至今会泽留下各省会馆、寺庙100余座,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铜文化和会馆文化。
清康熙三十八年,随着“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大潮的冲击,湖广、江西等地的汉民大量涌入会泽。外籍客民为了安全和经济利益能够得到保障,纷纷以同乡结党兴办同乡会馆,以同业协会举办同业庙会,以宗教同宗建立各类寺庙。
一个地处边陲的小县城竟先后建起省级会馆 11 处,府、厅、州级会馆 7 处,县级会馆 2 处,9 个较大规模的行业庙会,22 个规模较大的宗教性庙宇,加上近郊的各类庙宇共 108 座,形成了会泽独具特色的“会馆文化”,使会泽县城成为中国会馆多的县城。
会泽会馆是古代各省和府在会泽建盖的会馆的统称,其建筑群落位于会泽古城内。整个群体联袂成片,既遥相呼应,又各具特色,构成一个规模宏伟的古建筑群。
会泽会馆具有清代各个时期古建筑学的特点,堪称“清代古建博物馆”,是研究清代建筑艺术、铜商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2006 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八大会馆为代表的会泽会馆是各省在清代各个时期到会泽采办铜矿的办事处,又是同乡聚会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省商会的组织机构。
位于市区下走马街,由云南籍旅宜商人处资建造,始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至光簌三十年建成.宜宾建造的数十个外省市会馆中,以其富丽堂皇。规模宏大而独占鳌头,馆内建有大殿.侧殿.戏楼.书楼.花厅.文星楼.亭台.水池.假山。
云南会馆融清代宫廷.民间建筑于一体,结构复杂,设计精巧,是一座具有很高的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建筑群,堪称建筑精品.可惜的是,解放后占用单位保护不力,多所损毁,现仅存大门.戏楼.书楼.文星楼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