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简介
是因山梁有口枯井,井泉甘冽,故有醴峰之称,观以封名。又东晋成汉升国主李特之妻罗氏生长于此地,后为皇太后,住在成都,因水土不服多病,经常思念故乡,渴望饮到醴峰甘泉,虽朝廷派专人驿马送水,但终因供水不继而病笃死去。
周围景点
皇娘坟
封土堆约10个平方,高出地面2米左右,它与醴峰观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据史志记载,晋惠帝元康末年(公元299年),甘肃饥民10万余人逃荒到四川,川人李特设大营收容流民。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特率众起义失败。李特的妻子罗氏与儿子李雄继续战斗,后来李雄夺得胜利,称帝成都,罗氏贵为皇太后,住进成都。期间,罗氏不服水土,时常生病。李雄于是派专人驿马送水,终因路途遥远,供水得不到保障,罗氏竟病死成都。李雄便将母亲罗氏送回家乡,埋葬在醴峰观背后的山梁上,并将山中7井全部封埋。
皇后山
后人将“醴峰”写成“李封”。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在罗氏墓前建庙一座。并称墓后山(又名铜锣山)为皇后山,皇后山海拔800余米,与剑门山脉相连。观上全长2公里,横亘于西北与东南之间。远眺其形状似如雄狮伏卧,皇后山一峰突起,恰似狮头,中部跌宕起伏,繁茂葱郁的古柏犹似狮鬃,延缓的东南山形崛起,形成了狮的腰、尾。古庙现有大殿三座(分前殿、大雄宝殿、皇娘殿),大雄宝殿中梁上题记:“大元大德十一年太岁年丁未正月丙寅”。此庙属于元代建筑,大雄宝殿为抬梁式梁架,各旋角铺作斗拱,是全省7处元代建筑之一,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1983年被南部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南充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保护区范围,2006年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古柏
醴峰观与皇娘坟是皇后山的两处景致,而把两景联在一块的是几株千年古柏。那些古柏躲过了雷电之灾,避过了旱灾、洪灾,却没躲过战争。当年,醴峰观一带曾是李特厉兵秣马的地方,在大铜锣山背后的草坪上,罗氏和李特修建了壕堑、箭垛。人们虽没见证当年的刀光剑影,但灾难却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92年,乡党委、政府为了切实保护好醴峰观,在此建立了农民公园,组织农民抓绿化,募捐钱粮,维修了皇娘殿、大雄宝殿、前殿,同时在附近新修管理用房20小间,(供旅游人员、餐饮、休息、娱乐)。醴峰观周围古柏挺拔、浓荫似盖、春秋四季、气象万千、景色宜人,每逢节假日,旅游观光的人往返不绝,还吸引了许多外来客人。真是:“成汉英魂寓青山,醴峰胜景留人间。”
李封观周围还有金童山、天鼓岭、巨龙场和状元陈尧咨墓。前人诗云:“觅古幽情有醴封,四顾山河击目中。瑞手不难击天鼓,启唇遥呼有金童。两溪合流汇洗马,群山环绕出巨龙。状元皇后今何在?株株古柏贯长空。”李封观,以其特有的建筑、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物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游人,使人留连忘返。
文物保护
2007年3月27日,醴峰观游人如织,鼓乐喧天。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醴峰观正式揭牌。南部县有关领导和来自附近各乡镇的游人计10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喜庆的时刻。
昨日下午1时,在春日艳阳下,由国务院颁布、四川省人民政府落款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醴峰观”碑牌显出真容。在简朴而不乏热烈的仪式之中,“南部县醴峰观文物管理所”同时宣告成立。醴峰观虽饱经沧桑,但主体构架保存十分完好,明清两代战火也没有对它造成损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2006年5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