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泽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西嘉陵江的西岸、乌龙山的东麓,隔江与广元城相望。
皇泽寺原名“乌奴寺”,一名“川主庙”,相传是为了纪念李冰与二郎的。唐贞观年间,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时,武后就出生于此,建立武周政权以后,施脂粉钱修建当时已具规模的川主庙,后取“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名“皇泽寺”。
现存的皇泽寺,是清代修复的,依山取势,参差错落,古朴典雅,绿树红楼,朱栏画栋,其实不凡。高处是大佛楼,下为则天殿,还有小南海、望江亭、五佛亭、吕祖阁等建筑。
皇泽寺摩崖造像在寺院的后面,镌造于临江的绝壁之上,共有自南北朝至宋、明时期的造像一千多尊,主要的石刻龛窟有中心柱窟、大佛窟、五佛亭石龛、则天殿石龛等。除部分分布在写《心经》洞区、五佛亭区外,大都集中在大佛楼区。
大佛楼又叫大佛石窟,原本无楼,是则天殿背后依山摩崖造像石窟。该楼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因年久失修已坍塌。现所见之楼,是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所建之新楼,由书法家李半黎先生题书“大佛楼”三字匾额于楼上,故习称“大佛楼”了。
位于则天殿之上、大佛楼左侧的中心柱窟(45号窟),为皇泽寺造像年代早的一处,也是四川地区的中心柱窟。
中心柱窟又名塔庙窟、支提窟,深2.76米,宽2.6米,窟约13立方米,窟室方形平面,平顶略弧,窟中央立方柱,由窟底直通窟顶,三壁各开一大龛两小龛。
中心柱是一根完整的石柱,又是一座造型精美的经塔,由塔基、身、顶三部分组成。第一、二层四面各凿一龛,龛中凿一佛二菩萨三尊像。这些佛龛造像,刻法古拙质朴,坐佛褒衣从正面敞开,下缘垂于台座下;左右侍立菩萨,发作双髻,长裙曳地,阔幅天衣于胸前作V形交叉于双肩成双角若翼。
三面石壁上三大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像均身躯颀长,菩萨则面颐丰润,通身无璎珞,造像坚挺有力,富于体积感。三壁上部饰千佛。中心柱窟始凿于,但三大龛内的造像为后代改凿。
中心柱窟旁,是皇泽寺大的一龛造像,即大佛窟(28号窟),此窟是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所开,但成于初唐。大佛窟为马蹄形平面、穹隆顶式窟,高7米,宽6米,深3.6米,龛内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七尊像,龛后壁浮雕人形化天龙八部。
主佛为释迦牟尼(一说是阿弥陀佛),高约6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曲举胸前,右手施无畏印,体态雄健魁伟,表情庄严肃穆。可惜的是他的手指在“文革”期间被毁坏,现在看到的是重塑的。大佛背后刻有“天龙八部”,在变化多端的彩云中若隐若现,十分生动。
主佛左右侍立迦叶、阿傩二弟子。迦叶袒右肩,左手执香炉,右手握拳下垂;阿傩左手捻串珠,右手上举,拇指中指相并。
外侧观音、大势至二位菩萨,也都刻得眉目清秀,端庄慈祥。左右护法、金刚、力士等造像,惜风雨剥蚀,已面目难辨,但所见一肢一臂,仍旧雄姿英发,形态不凡。
这座石窟内刻有一“供养人”像,在全国“佛界”中再也找不出相同的面孔。他高0.67米,身着官服,头戴唐制双翅官帽,双手合掌跪于佛前虔诚祷告,在大佛足下,显得卑微而又渺小。据张大千老先生考证认为,此“供养人”应为被废后的唐中宗李显,因希求复帝,以取悦母后武则天,正为其母祈祷。另一说法为章怀太子李贤。因李贤曾令范晔诠译《后汉书》,有影射皇权旁落之嫌而得罪于武则天,被废为庶人;后李贤奉令监造皇泽寺时,令石工将自己的像雕于大佛脚下以示忏悔请罪。
大佛窟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造像精美,是皇泽寺规模大、内容丰富、雕刻技艺精湛的洞窟,也是我国初唐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作品。
五佛亭是以五个石龛雕刻而得名的,其中一号石龛较大,主像释迦牟尼体态适度,身披袈裟,衣纹纤细流畅,如轻纱透体,极富质感。左右的菩萨像,身材窈窕,面容秀丽,头束发髻,戴着珠环宝冠,胸前挂饰璎珞,身披纱络,下着罗绮,显得体态轻盈潇洒,这是此地造像珍品中的珍品。此外还有雕刻精细的牧牛画、舍利塔等。
皇泽寺寺内的写《心经》洞中,保存有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手书的经文题刻。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为利州刺史,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因此俗称写《心经》洞。
写《心经》洞洞区有造像,分布于巨石三面,共计19龛,东面主要雕刻经幢和六道轮回的内容;西面造像常年埋于土中,2005年春在基建过程中被发现,主要内容为三世佛及释迦、多宝佛的题材;南面12号、13号洞窟为武则天的父母武士彠、杨氏开凿,时间为贞观二年(628年),这个时间与武则天出生的第三种说法相符,因此,这两个窟可能是为武则天的出生祈福所开,窟内现存有武氏夫妇礼佛图一组,弥足珍贵。
除摩崖造像外,皇泽寺还有其他的石刻,如嵌在石壁间的蚕桑十二事图和宋墓浮雕石刻。
五佛亭北侧廊内石壁上,镶嵌着由十四块石碑组成的蚕桑十二事图碑。蚕桑十二事图,用白描画阴刻在石屏上,以十二幅画连续表现了清代民间栽桑、养蚕、缫丝的生活情景,既是有特色的雕刻艺术品,又是珍贵的形象资料。
据说,清代嘉庆年间,广元有一县令名曾逢吉。此人乃湖北京山人氏,举人出身,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以军功授昭化县令。赴任后深入民间探索富民之道,号召县民植桑养蚕,颇有政绩。逐渐得出植桑养蚕致富之理。四年后调任广元县令,仍一如既往地倡导栽桑养蚕,并对全县每株桑树遂一造册登记,颁行只能增植,缺一补一,严禁砍伐的县规。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广元县境内所有道路两旁皆桑树成荫,绿色夹道。清道光七年(1827),曾逢吉升任松潘知州,临行前,赶绘了这套极似连环画的石刻《蚕桑十二图》碑,告诫当地百姓及继任泽区令不要荒废了植桑养蚕造福百姓的事业。
《蚕桑十二事图》碑高1.3米,全长5.8米。首图绘着嫘祖依马小憩,一只蚕虫在一株桑枝上悬丝坠向嫘祖头顶的画面,此图取材于嫘祖与白马的传说。传说上古时代,嫘祖之父是一部落酋长,不幸在一次外出狩猎中与外敌发生战斗,酋长战败被俘。嫘祖得知消息后万分着急,便召集部落众人商计救父之策,并当众许下诺言,谁救回嫘父者,她当嫁他为妻。部众均无良谋。然而酋长家的大白马闻言,却长啸一声脱缰而去,傍晚时分驮回了嫘父。可在以后的几天里,白马不吃不喝,嫘父甚怪。问之众人,嫘祖遂谈及许诺救父配婚之语。嫘父闻言大怒,说:“人畜焉能配婚?”遂斩杀白马,剥皮曝晒于烈日之下。可刚将马皮晒出,突然狂风陡起,马皮与嫘祖被一同卷上天空,尔后一声雷响,嫘祖化为一只蚕虫,悠然从天上悬丝而下,而埋入土中的白马骨骼渐渐长出一株大树,蚕虫悬挂树上,以叶为食,吐丝作茧。这树后人叫它伤心树或桑树,寓意着嫘祖那一段伤心的往事。
蚕桑十二事图碑中《选桑椹》、《种桑》、《树桑》、《条桑》四图,展现了我国清代培植桑树的情景。这些办法仍在今天的植桑活动中被采用着。此外《窝种》、《种蚕》、《喂蚕》、《起眠》、《上簇》、《分茧》、《腌蚕》、《缫丝》八图,一一展现了清代人养蚕、缫丝、纺织的全过程。这组石刻图碑的拓片被前国家纺织部和上海丝绸博物馆拓片收藏,成为我国十分珍贵的史料实物和古代科普创作艺术瑰宝。
写《心经》洞西面,是一组宋墓浮雕石刻,在皇泽寺馆藏文物中,这组浮雕石刻无疑是我国宋代石刻艺术中的珍品。这批于1974—1980年间从广元城四周坝子宋墓中出土的浮雕石刻共24块,每块长2米,宽0.8米,均系本地黄砂岩石刻成。根据墓内清理出来的买地卷记载:制作年代当为南宋时期,晚的一座宋墓距今已有780多年了。
经过文物工作者精心修葺后,镶嵌在总长28米,高4米,厚0.8米的照壁上。分成《四宿神兽图》、《戏剧演出图》、《大典演奏图》、《男女武士图》、《孝行故事图》、《墓主生活图》、《花卉图》等七大类,供游人观赏。
《四宿神兽图》中,有青龙(东)、白虎(西)、朱雀(南)、玄武(北)四兽。相传为威镇四方,避邪荣昌之神兽。
《戏剧演出图》和《大曲演奏图》共七幅,图中男伎身着圆领长衫系腰带,头戴软帽或硬翅冠,正手舞足蹈表演着;女伎或挽发髻或扎小辫,或罩长披或着短衫,手执擅板、横笛、竖箫、芦笙、唢呐、三弦、手鼓、腰鼓、扁鼓、马锣、桶鼓等站立演奏着。个个形态各异,生动风趣。
《男女武士图》中,人像高约1.45—1.51米,男武士戴头盔,穿虎头铠,手执长钺,浓眉亮目,威武而怒。女武士头戴女冠,身着软甲战袍,手执长钺,眉目传神,肃穆端庄。
《孝行故事图》中,共有五幅,均取材于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孟忠哭笋”、“乔庄打柴”、“董永别妻”、“ 扼虎救父”等孝行故事,意在宣扬孝道,弘扬传统。
《墓主生活图》中,有抬轿图、椅轿图、牵马图、庖厨图、夜梦图、念佛图、焚香图等,其中《庖厨图》两幅。有一图中有女仆二人,一女挑水,一女坐灶前用竹筒吹火,灶边有柴禾,锅上放蒸笼六格,生动传神。
特别令人见之不忘的是那幅《飞壶酌酒侍宴图》,在一张辅有桌围的桌子上,置执壶、瓜果、食盒等,但无侍者,酒壶悬空,似有“隐身人”在酌酒于杯似的,构思奇巧,引人妙思。
此外在《花卉图》中,有石刻牡丹、芍药、莲花,显示墓主的高雅和富贵,极具象征意义。此外,还有仿木结构建筑的格门、斗拱,厅堂陈设的“开芳宴”等生活场景。
这批宋墓石刻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而且也是今人研究宋代社会风俗、文化艺术、宗教传统,道德理念等宝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