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隍庙位于西安市西大街大学习巷东侧,占地约11024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466平方米,是明、清时期风格的坛庙建筑,是天下三大“都城隍庙”之一,与北京、南京城隍庙齐名。原址在东门内九曜街,原主要建筑有大门、玉皇阁、乐舞楼、牌楼、大殿、道舍、厢房等,后大多被毁,现仅存有清雍正元年(1723)重修大殿一座;明宣德八年(1433年)移建现址,统辖西北数省城隍,故称“都城隍庙”。清代曾屡建屡毁。
新牌楼由6根正柱、12根辅柱、12根戗柱支撑,由1个主楼、2个次楼、5开间组成。新牌楼总高14.5米,面宽32米。主楼斗拱19踩,次楼斗拱15踩,托起8.1米进深的宏大屋面。
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举国罕见。牌楼正面大匾上书四个贴金大字“都城隍庙”,背面大匾同样上书四个贴金大字“你来了么”。这八个字均选自颜真卿的真迹楷书。城隍庙牌楼的匾非常有意思,背面“你来了么”,亲切中又透着调侃,说明城隍庙在古代也是一个老百姓爱来的场所。
牌楼正、背两面的正间是孔雀蓝衬底的二龙戏珠图案,描绘了两条升、降龙追逐着火焰宝珠的场景。“二龙戏珠”的两边分别是一条坐龙,两个单龙的上下方分别有贴金富贵花相衬,它们在蓝天彩云之中面面相对、遥相呼应。正间的四角上还分别刻着两条行龙。
正间的两边分别是东、西侧间,每个侧间上各有一幅石绿色衬底的“龙凤呈祥”木雕彩画。“龙凤呈祥”两边则分别是一只啜花凤凰,两个单凤凰的上下方分别由贴金富贵花相衬,凤凰口衔盛开的红色富贵花在彩云之中面面相对、遥相呼应。主体贴金彩绘画的上下方还有各种精美图案花纹相辅。整座牌楼巨柱雄立、角檐飞展,雕饰扬祥瑞之气,彩绘闪金碧之辉。牌楼和紧挨的骑楼上的所有龙、凤、花纹饰共耗费了约5万张南京“御用”贴金。
牌楼里是城隍庙的新建骑楼,高15米,面宽17米,进深9.6米。新骑楼保持旧貌,为楼阁式建筑,由两层楼、三开间组成。
骑楼的二层楼顶是歇山顶,一层楼顶则为顶。楼顶从上到下依次由垫板枋、斗拱、平枋构成。平坊上绘有蔓草围绕三火珠的图案,骑楼上还雕刻雀替。骑楼一层的天花板为藻顶,绘有莲花图案。
整座骑楼美轮美奂,艳丽而不失典雅,秀美却又不失庄重。
免费
8:30-17:30
市区可乘坐4路、7路、15路、32路、201路、215路、218路、221路、222路、251路、252路、302路、604路、604区、611路、612路、K205路、K300路、K43路、K45路、K618路、K630路公交车在广济街站下车即到。
西安城隍庙斗拱出檐,雄伟状观,顶覆琉璃瓦,前檐格扇门窗浮雕各种图案花纹,雕工精细,图案精美,殿内原塑立有城隍、判官、小鬼等像。都城隍庙是庙乃西安著名的古道教庙宇和商贾百工技艺云集之地。
城隍庙分为庙院和道院两大部分;城隍庙山门口有座五间大牌坊,牌坊之上,斗拱重叠,牌坊之下,有铁狮一对。山门内有一条数百米长的青石甬道直达二门,其间有文昌阁一座。进入二门有一座精巧绮丽的戏楼,戏楼与大殿南北相对,中间场地上是一座气势宏伟的木质牌楼,楼檐有精美彩绘及阴阳太极八卦图案。大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正中供奉西安都城隍,两侧配祀判官、牛头马面和黑白无常等鬼卒。
城隍庙的大牌楼是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气势轩昂,建筑工艺令人赞叹。门牌楼木质的枋梁斗拱构造美观繁华,做工极为精巧华丽,饰古典传统的惯用色彩如雕梁画栋,似盆景花篮使门牌楼更显高贵。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上特有的构件,在中国古建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到了明、清时代渐变为装饰,是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越高贵的建筑斗拱越复杂、繁华。
城隍鼓乐:作为都城隍庙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脱胎于唐代宫廷音乐的城隍鼓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和“西安古代的交响乐”,是中国古乐的一朵奇葩。
西安都城隍庙,庙外牌坊前原置立铜狮一对,均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所铸造,现置陕西省博物馆大门外。是庙乃西安著名的古道教庙宇和商贾百工技艺云集之地。现为西安都城隍庙商场,属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西安城隍庙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