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东汉的潼关,迁于南北连城关间的坑兽槛谷(今港口镇禁沟口附近)。隋亡后,唐朝仍在此设防约八十年。 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再资助迁关,移近黄河(即今港口镇的旧城址),建有关楼,城外开挖堑沟。
明代,潼关为军事治所,设潼关卫,城池空前扩大。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对前朝关城向南、向西作了大规模的扩建。东、西、北三面由板筑而成,城高 约16米,南与东南一隅,是顺山势之高下,削成垛口,高达30多米,城池周长11.2公里。这就把麒麟山、凤凰山、象山、印台山、笔架山等囊括于城中。建有六处城门:东门名“金陡”;西门名“怀远”;南有上南门、下南门;北有大北门和小北门。东、西门和大北门建有高大城楼。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及宣德年间(公元1512年)给水关建了楼。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又修建了两个重门。万九年(公元1601年)又作了大规模的重修,给这些建筑物命了名:东门楼叫“迎恩”,东瓮城叫“占紫处”,东郭门楼叫“天险”;西门楼仍沿用“怀远”,西瓮城楼叫“大观亭”,西郭门叫“地维”;上南门叫“凌云”,下南门叫“迎熏”;大北门叫“吸洪”,小北门叫“俯晋”,北水关楼叫“镇河”。取名古雅,寓意深长。
清朝二百多年,仍在明代潼关城地设防,城池规模一依明朝,但进行了多次复修,并有所新建。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约下临黄河的北面土城墙约2400多米砌了砖,并兴建了南、北水关楼,复修了各大建筑物。依然有六个城门。东、西门的楼名仍沿其旧。东门有正楼五间,箭楼三间,西门有正楼、箭楼各七间。大北门改名“镇河”,小北门改名“拱级”,下南门改名“凤”,上南门改名“麟游”。南水关有闸楼七间,北水关有闸楼九间,规模宏大,映照山川,潼水穿而而过,中经横跨东西的石桥,宛如长虹,复波往来,引人入胜。后来又给东、西两面的土城墙俱砌了砖,雄伟可观。
明清的潼关城池,除城墙上的宏大建筑而外,在关城内外,山上山下,还建有30多外庵堂寺为庙以及木石牌坊,这些古建筑物,雕梁画栋,飞檐叠嶂,,古色古香,构筑精美。到了清代,潼关城内的街道主要有育贤街、帅府街、四牌坊街、牌楼南街、牌楼北街、府部街、县门通街、下南门街和西关大街等,纵横排列,50多条巷道,起伏密布。在这座不大的城池内,有如此这多的街、巷和古代建筑,其繁华程度是可以想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