祋祤宫遗址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西独冢村,西汉祋祤宫遗址,原名独冢村遗址,东临浊峪河,西界清峪河,北邻小丘镇乙社村,南为冲沟,东西约2500米,南北长3000米,遗址地表遗存大量板瓦、筒瓦、瓦当、残片,地头田边可随见农民耕作时拣拾的瓦砾堆积,在西独冢村西北侧有巨大的夯土台基残存,东西宽12米,南北长52米,高4米,夯土层厚5至11米,距该台基以西20米处的地坎也发现夯土层,南北向,长50米,夯土层中埋筑圆形下水管道及建筑物基石。
西汉祋祤宫遗址发现及收集的文物标本有:瓦当,分为锦云纹、宫字纹、葵纹等共14种,板瓦残片共有粗、细绳纹两种,铺地砖共有几何纹、网纹、素面三种,空心砖共有几何纹、素面两种,遗址内还发现建筑物木构件焚烧留下的灰土。遗址东侧地名骆驼埝,有大型石雕一对,相距六米,倒卧田间,石质砂岩,一个已残,剥蚀较甚,形状可辨为石兽,具体为何种动物,分辨不清。
祋祤宫遗址是铜川市境内留存面积较大的遗址之一,年代久远,文物遗存丰富,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特别是对于研究陕西渭北地区秦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沿革具有深远意义。
从《耀州志》等史书资料和出土的文物来看,这是秦汉时期的宫殿遗址。
1988年4月,全省文物普查时发现。
1989年,全国文物普查时进行了调查登记。
1992年4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所在的村子命名,为“西独冢遗址”。后在考古调查时曾发现“祋祤”瓦当残件,就改为现名“祋祤宫遗址”。但是,在日常巡查中,也捡到了秦代的“卷云”、“葵纹”瓦当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