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坊尧王庙,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子县大堡头镇韩坊村中。该庙坐北朝南,创建年代不详,一进院落,现仅存倒座跨门舞楼、正殿。正殿为元代遗构,舞楼为清代遗构。正殿建于长 12米,宽 14.8米,高 1米的砖石台基之上,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梁架形式为厅堂造,四椽栿搭前乳栿通檐用三柱,前檐丁栿平置,上施蜀柱承系头栿;后檐丁栿斜置于四椽栿之上,上施驼峰承系头栿。檐柱、廊柱均为砂石质,柱头斗拱为五铺作重拱双下昂计心造,里转第一跳华栱偷心,上承蝉肚实拍栱承乳栿。补间铺作隐刻。殿四周均设斗拱。普拍枋至角柱处出头,阑额不出头。明间施板门、次间施直棂窗。东次间窗台石下所存碣载:元至元十五年(1278)殿内残存有明清重修时所绘壁画。整座大殿造型方正敦实,翼檐舒展,梁架简洁有力,斗拱简洁,外观浑厚大气!
尧王庙因奉祀华夏人文始祖尧王而得名。尧王庙为近现代约定俗成的称谓,据正殿东次间窗台下所嵌的元代“至元戊寅(1338)闰八月”重修碑碣记载此庙原名唐虞庙。唐虞是唐尧虞舜的略称,以此推测,当时的奉祀祭拜的偶像不仅有尧王,还有尧王的女婿舜王。只是不知有没有禹王,民间相传好像是有的,但并无史料与实物可以佐证,只能存疑。尧王庙创始年代不详,《长子县志》载:金兴定二年(1218)重修,所以晚不会晚于金代初年。不过在当地,说起尧王庙的来历老百姓众口一词的说法是“一夜飞来庙”。 相传,很久以前,全村所有喂牲口的村民在某天晚上同时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神人嘱咐说:“明日各家各户都要将自己的牲口喂好,吃饱喝足休息透”。次日醒来,相互走访,万分惊诧。既是神示,不敢怠慢,家家照办。待到第三日清晨到牲口棚一看,用长子话说:“牲口吼儿哈喘气,滚身是水(浑身是汗)”。忙到街上打听,却发现一夜未见,村中竟突然多了座宏伟的大庙,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老爷(长子方言指神与官,此处指神)是借用全村的牲口拉庙去了。这种“一夜飞来庙”的说法在上党地区相当普遍,不少老庙都附会有此类传说,那么这种说法的背后究竟又隐藏着什么样的事实真相呢?首先,我认为此类传说应该产生于宗教世俗化后的明清两朝。在早期的神话故事与宗教典籍中,神是宇宙的主宰,他高高在上,法力无边,呼风唤雨,移山倒海,无所不能。只有人向他祈求的份儿,那会沦落到为了搬动一座小小的祠庙,就屈尊去挨家挨户借牲口的地步。把人与神拉到了如此近似平等距离的,只能是佛、儒、道三教合一,逐步世俗化后的明清时期。为什么会在这一时期化生出此类传奇呢?我认为是宋、清两种模式的建筑,在演变过程中于过渡衔接处出现了隔膜,致使后人不能完全理解前人的建筑意匠。为了给自己不同于先祖规制的新手法一个合理的开脱或解释,便杜撰出了自来庙的说法。既是神仙自个迁来,那后人再重修时,有点变化与改造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我等是凡夫俗子,无法完全领会神仙建筑的高妙嘛。相传,民国初年在修补大殿时,就曾真实的上演了这样一幕。因为东南角部分木构件着雨变形腐朽,便决定予以适当的调整与更换。当照着前人留下的原件复制出替代品,并试图复原归位时,却怎么也组装不到原来的高度了,只好临时把门闩一锯先支在了角梁下。谁知这一支,便再也撤不下去了。直到2013年重修时那根临时救急的门闩才撤走。
尧王庙,除了作为“国保级”古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历史艺术价值之外。作为尧王故里幸存至今的古尧庙,其在长子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中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更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