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福寺简介
开福寺(第六批国保)
时代:金至明
地址:阳城县城内
始建于北齐天保四年(553年),后历代均有修建。
开福寺原为三进院,现存大雄宝殿、献殿、戏台,占地面积1095㎡,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大雄宝殿为金代遗构,献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献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檐,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寺内建筑琉璃脊饰独具特色,除献殿因天灾而塌毁了部分琉璃外,其余琉璃脊饰均保存较好,尤其是戏台的琉璃有明嘉靖年号及工匠题记,从琉璃烧造工艺看,大雄宝殿和献殿均早于戏台,均是阳城乔氏琉璃存世的代表作。寺内存民国时期碑1通。
景区相关资料
始建于北齐天保四年(553年),后历代均有修建。
开福寺原为三进院,现存大雄宝殿、献殿、戏台,占地面积1095㎡,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大雄宝殿为金代遗构,献殿为元代建筑,余皆明清所建。献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檐,单檐悬山顶。柱头斗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三柱。寺内建筑琉璃脊饰独具特色,除献殿因天灾而塌毁了部分琉璃外,其余琉璃脊饰均保存较好,尤其是戏台的琉璃有明嘉靖年号及工匠题记,从琉璃烧造工艺看,大雄宝殿和献殿均早于戏台,均是阳城乔氏琉璃存世的代表作。寺内存民国时期碑1通。
在山西省阳城县城内有一座古老的建筑,位于南大街东路,坐北朝南,气势恢宏。据清同治十三年《阳城县志》记载,这是一座创建于北齐天保四年的古佛寺,最初叫“文殊寺”,金大定时改名为“福严寺”,明洪武年间称为“开福寺”,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开福寺仅存戏台、献殿、大雄宝殿三座建筑,虽数量不多,但每座都非常精致,有独特之处。尤其是一些建筑,至今仍有不少未解之谜。这些神秘的建筑元素,更增添了这座古寺的魅力。
这座已有千年历史的古佛寺如今被阳城县实验小学使用。每当课余时间,孩子们在古刹前自由欢快地玩耍。铃声响起后,校园归于平静,朗朗读书声与静谧的古刹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意境。
现在的开福寺位于学校一角,朝气蓬勃的孩子替代了当年的香客,朗朗的读书声替代了缭绕的香火。但当记者把眼光投注到那斑驳的墙壁,以及极具金元时期特点的斗拱上时,一刹那,古刹曾经的繁华仿佛又重新回眼前。
巧合的是,该县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正在开福寺搞调研。记者有幸看到了一张无法考据绘制年代的古阳城县城图。在图上看出,当时的开福寺位于县城的最南端,有三进院落。据记载,大殿后面还有一座千佛阁,遗憾的是如今已不复存在,甚至连一点遗迹也无处可寻。古图上,开福寺旁还标有“官府巷”三字,这说明开福寺距离当时的县衙很近,处于古县城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由此可以想见开福寺当年之繁华,车马粼粼,香客云集,青烟袅袅,晨钟暮鼓。
开福寺“献殿”在晋城独一无二
在晋城,宋、金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共有46座,这一数字是现知全国同时期木结构古建筑总数的三分之一。开福寺的大殿和献殿都在这个时期被大规模重修。与晋城较为出名的青莲寺、府城玉皇庙、冶底岱庙相比,开福寺名气不大,但这座古佛寺内的“献殿”却是晋城绝无仅有的。
在宋、金古建筑群中,只有“献亭”一说,位置处于大殿之前,是祭拜神仙陈设祭品之所,同时也是观戏亭。构造四面通透,没有墙壁,用四个柱子撑起。而开福寺的献殿却是四面有墙壁,屋檐如大鹏展翅式展开,是典型的歇山式建筑风格。
据市博物馆馆长张广善介绍,开福寺的“献殿”继承了宋代《营造法式》的规定,并有一些科学合理的新创造,可以说是上党地区元代建筑的上乘之作。之所以是“献殿”而不是“献亭”,目前还没有确凿的依据。可以推断,当时这里的僧侣众多,寺院规模较大。
从结构上来看,献殿建在一个较高的台基上,平面呈方形,窗户仍然保持着元代风格的破直棂窗。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明间板门,殿内梁架四椽栿对后乳栿,通檐用四柱,柱头斗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补间每间一朵。
阳城县文物局工作人员吴晓阳介绍,献殿是开福寺内保存最完整的建筑。其为木制结构,台基1.6米高,有效隔断了地下潮气的腐蚀。另外,歇山式的建筑让“献殿”的屋顶看上去如大鹏展翅,过去的屋顶都是木制结构,墙壁为土坯材质,只有歇山式的建筑风格才能保护好全身,避免雨水的侵蚀。
关于献殿的建造年代,现在也有了可靠的证据。张广善说,曾在此进行修缮施工的山西古建工程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文祥介绍,他们在进行修缮拆除时,在该殿东北角的柏木大角梁上发现了题记,时间是大德元年(1297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发现,不但为献殿建造年代确定了时间,也为开福寺的其他建筑提供了对照参考的标本。
开福寺内的戏台为明代建筑,其斗拱秀气的建筑风格明显区别于献殿。阳城县文物局提供的资料上有这样的记录:“该戏台的梁架上有题记,印刻着这座戏台在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重新修缮过。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柱头有砍刹,柱头斗拱五踩,单翘单昂,梁架施彩绘。寺内存民国维修碑一块。”
戏台建造在开福寺献殿和大雄宝殿的南面,记者心中感到很奇怪,按照寻常的建筑规划,戏台是演戏之所,一般建造在祭祀神仙的庙宇对面。因为按古人说法,演戏是演给神仙看的,所以晋东南地区的戏台对面基本都有庙宇。那么开福寺属于佛家寺院,为何戏台建造于献殿和大雄宝殿的南面呢?
记者从张广善编著的《晋城古代建筑》一书中看到,从戏台的建筑结构上推断,戏台的原貌应该是开福寺的山门,门前有一个浅廊,正中开门出入通行,山门内为天王殿是佛教护法诸神的殿宇。那么天王殿为何改成戏台呢?该书中介绍说,是民国期间时,此处的绅士吴登云,为家中庆典之事而兴工改造的。
张广善认为,这件事虽无碑石记载,但民国之事,口传基本可信。因为封建时代庙宇中舞楼戏台都是为了娱神而建,人们看戏大都是借神之光。只有在民国时期,在新思潮的影响下,才有可能为娱人而建舞楼戏台,尤其是在一个从不唱戏的佛寺里,把护神的天王殿改为戏台,应该说这是一个影响巨大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