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原名永德寺,因寺侧有定林泉,故名定林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现存金大定二年(1162年)碑载,该寺至迟在后唐长兴年间(930——933年)就已存在,又据寺内雷音殿脊刹题记“泰和四年十一月造”,金元两代曾兴工重建,以后明清屡有修葺。现存建筑除雷音殿为元代遗构外,其余大多为明、清建筑。
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长90米、东西宽87米,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有:观音阁、雷音殿、止涓和门津二洞、七佛殿。两侧建有廊、庑、亭、阁和偏院。
观音阁面宽、进深各三间,为两层重檐歇山顶,屋顶为筒板瓦覆盖,脊、兽均为琉璃制品。前后出抱厦,平面近方形。
雷音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平面略呈方形,屋顶为筒板瓦覆盖,琉璃脊兽。大殿后檐门枕石上有“延祐四年四月初十日记”题记,前、后檐明间辟板门,前檐次间及两山置直棂窗,檐下施五铺作斗栱。殿内彻上露明造,梁架为六椽栿通达内外用二柱。殿前设长方形月台,月台前立有八边形宋代经幢2座,一为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造,一为雍熙二年(985年)造,均保存完好,幢通高4.4米,下部为仰覆莲须弥座,束腰部分雕伏狮,幢顶施宝盖、莲座、仰莲和宝珠,幢身八面俱刻。
基本信息
殿前月台上竖有北宋建造石雕八角形经幢两座,高约4米,刻有经文、仰莲、覆盆、宝珠顶,为“弥勒出生”之宝塔。雷音殿各有东西配殿,后有三佛殿(现已不存),三佛殿左右有善法、罗汉二堂,内建“止涓”、“间津”二洞,原来定林泉水就在此二洞内,现在泉水改从寺西侧另一石洞流出。泉水清澈甘美,终年不涸。定林寺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载入《中国名胜词典》。
详细信息与周边环境
在后门枕石上刻有“元延祐四年四月二十日记”的字样。殿身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九脊顶,斗拱精巧,前后明间开门,筒板布瓦盖顶,琉璃脊饰是金代琉璃制品的佳作,金碧辉煌。月台前竖有石雕八角形经幢两座,均高4.30米,一为弥勒出生宝塔,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造,一为雍熙二年(985)造,经幢上刻有经文,仰莲、覆盆、宝珠顶。东配殿南北墙壁上绘有十殿阎君和有关地狱故事的壁画,为明代所绘。三佛殿后左右有善法、罗汉二堂,内建“止涓”、“问津”二洞,定林泉水从此流出,涓涓有声,清澈甘美,终年不涸。从二堂间踏陡石阶而上,是名为“最上乘”的一个别致小院,北为七佛殿,东西为楼阁,院内两侧耸峙二亭,登高远眺,山水楼阁之胜,尽收眼底。寺院东侧有禅堂偏院,建筑精巧别致,院内有香瓜树两株,挺秀翠茂,瓜熟之时,芬香扑鼻。还有千年牡丹两株,华贵富丽。
寺区周围有锣鼓洞、迎客松、跑马坪、瘟神洞、磨磨石等自然景观。定林寺西南的小大粮山,相传长平之战时,廉颇曾在此屯兵抗御秦军,现廉颇屯遗址尚存。大粮山是我市八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大粮积雪”即是指此而言。从此处登山,经跑马坪、蝴蝶庙、贯甲顶、小松林,到七佛山顶,一路可领略大自然的山水风光。许多游人墨客到此游览,都被那优美的风光陶醉,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暑伏天洒酒观蝴蝶,更是定林寺一大奇观。每到暑伏天,游人蜂拥而至,携带美酒,遍洒山头,蝴蝶漫天飞舞,有幸者可看到碗口大小的珍稀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