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规模宏大,周设群芳套院,山门壮丽,崇楼峻阁,三进院,设前殿、中殿和七佛殿,两厢有配殿、厢房和廊庑。创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金元明清屡有增修,现存前殿,仍是北宋原物。三间见方,单檐歇山,前后檐皆装木灵花扇一堂。斗拱爽朗,用材硕大,梁架彻上露明造。中殿金代建,五开间悬山式,六架椽屋,梁架规整,结构牢固,稳健庄重,此寺为宋金木构建筑中的佳作,寺外东山坡有八角七级砖落一座,是元至元七年(1290年)所筑。2001年5月26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寺创建于北宋淳化年间(990-994年),现存前殿仍为宋代原物,其余均为后世历代增修。寺内主体建筑毗卢殿(前殿)为北宋淳化元年(990年)所建,现为宋制。殿宇三间,平面呈方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外观庄重稳健,檐下补间斗栱五铺作,双抄偷心造。柱头斗栱为单抄单下昂偷心造,昂为批竹式,耍头与昂几乎完全相同。这一形制在山西其它宋代建筑中虽有所见,但时间上已晚于高平游仙寺前殿一百余年,可知是这一形制之中的先例。
历史文化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娲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今沁水县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 “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市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