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州是耶律阿保机建置的头下州之一,并由此开创了头下军州制。《辽史》载“武安州,观察。唐沃州之地,太祖俘汉民居本叶山上,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日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后升。有黄柏岭,袅罗水、个没里水。”这一记载说明了武安州的形成过程和在辽朝建国前的重要位置。专家们在评价该城时说:“阿保机的龙化州、杏埚新城,都在城西楼为皇都之前,这说明头下城的初起――是草原建城或建立据点的先驱,也就是缩小游牧移动的开始”所谓“杏埚”,即“新的斡鲁朵”,阿保机在幽燕一带掠抢大批汉人,先在木叶山那里建宗庙,即“斡鲁朵”,建完后把这批汉人又移至这里建他的又一个“斡鲁朵”,故传音为“杏埚”。
在阿保机建国之后,仿唐制把这里改制为“新州”,并“以辽西户益之”,在辽统和八年(990)由新州更名为武安州,在这一年的三月,又一次建城,并“以宋俘实之”,第三次迁入汉民。这里说的“宋俘”即当时辽宋高梁河之役所获,把新州改为武安州似乎也与此有关,也就是对高梁河之役所获胜利的一种纪念,体观了契丹族的尚武精神即取“以武安天下”之意。金、元两代设县,由武安州改为武平县。
武安州遗址由于河水冲刷和耕种所致,城垣保存较差,多已不存,只有北城墙尚依稀可辨,其余为断断续续的灰土带。可见有三重城垣,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保存稍好,向北回收,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
城门遗迹已辨别不清。现地表可见的建筑基址多在第二、第三重城址内。城址南面则均为开整后出现的成片分布的瓦砾,每一片当为一座建筑址。未被平整的高大建筑基址几乎南北成片,有十处呈圆丘状建筑基址高于地面3米多。从断崖观察,城内的文化堆积一般在2-3米,深可达7米。
在武安城址周围有三处寺院遗址。
该遗址位于与城址相邻的西侧,地表可见九处高大的建筑台基,其中村前四处已于1992年被辟为平地,村后五处建筑台基尚存,西北角一处高达14米。地表采集的遗物多为绿琉璃建筑构件、建筑装饰品,如贴面砖、龙凤雕塑、半浮雕风景等,还出土了陶、泥塑的佛像。从遗迹和出土的标本看,是辽代早期规格较高的寺院建筑址。
该遗址规模不大,地面公见有砖瓦残片。
该遗址位于与城址相对的骏马河北岸,地表公见有辽代遗物,均为辽早期建筑,至金、元已废弃。观仅存辽塔1座。塔为八角形密檐空心砖塔,塔刹部分已倒塌,现塔檐残存十一级,残高36米。塔座每边长6.2米,塔身南、北、柬、西四面为佛龛。正南面佛龛已残破无存,露出圆形空腹,其顶部至一层塔檐处,为尖穹顶,腹壁抹白灰。一层檐和第二层檐均为仿木结构的门拱承檐,第三层以上各檐为叠溜式承檐。塔檐向上斜收较大,为早期辽塔形制。塔外壁抹白灰,俗称“白塔”。近年,在距城址附近的下湾子、西南荒均发现一批火葬墓,说明这些墓的主人崇信佛教,如下湾子辽墓群有百余座火葬墓,是与寺院有关的僧人墓葬,反映了当时崇信佛教之盛。
公元十世纪,契丹族建立了大辽帝国,定都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名上京,曰临潢府。在219年的国运长河中,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多方面多有建树。辽文化即以根植本土的土着文化为主体、以中原唐文化为依托,吸收西域、东北等各民族文化的内容,构成了博大精深、恢宏壮观的契丹文化,开辟了中国北方草原民族历史文化的第三次高峰。
辽塔是辽代建筑艺术的典范之作。保存在内蒙古赤峰境内的辽代佛塔共有9座,其中辽上京南塔、北塔,辽中京大塔、小塔、半截塔,辽庆州白塔,武安州白塔,降圣州白塔,具有代表性。这些佛塔造型各异,雕刻精细,装饰华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赤峰境内现存的这些佛塔中辽中京大明塔和庆州白塔尤为塔中之首。
经考古发掘内近年出土了一批辽、金、元的遗物,多为生活用具。刻有“至正三年五月”纪年的元代瓦当陶节十分珍贵,还出土了围棋子、象棋子。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