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池城址文物遗存
土筑城墙除北城西南角平整土地被破坏外,其他保存较好。北城北墙中段和南城西墙、南墙中段各设宽15米的门。北城南北长690米,东西宽720米,残墙高2米,宽约3米,夯层厚9厘米,北城南部近中,有三个大的夯土台基,台基呈品字形分布,北面两个东西相对,相距72米,位置与北城城门大体相对。夯土台基约呈覆斗状,夯基层厚0.09—0.12米,上均发现有筒瓦、板瓦残片。南城南北长600米,东西宽640米,城墙宽约4米,残墙高2—4米,最高7—8米,夯层厚0.1—0.15米,南城南墙外侧,露出筑墙时固定夹板的杠孔,自下而上可分4行,水平排列,每隔2米一个,孔径10—12厘米。
古城内地表散见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罐、盆、碗、豆等陶器残片,常有“五铢”钱、铁田片、铁铲和铜镞等出土。上世纪50年代曾发现印有“万石”字样的砖。包头地区战国、秦、汉长城,多略呈方形,分布很有规律,所在位置一般都是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麻池古城正好面对昆都仑沟的南口,显然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从面积上看,麻池古城的南北二城的面积都在650×650平方米以上,属县一级的城址。关于麻池古城是汉代的哪一县城这一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经专家认定:麻池古城的北城较南城早,与秦直道起点形制、布局相同的三个夯土台基也在北城,北城应为秦直道终点——九原城,它也是战国、秦、汉九原,汉五原郡治所。而南城则是汉五原郡五原县城。
召湾汉墓建筑规模
召湾汉墓群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麻池乡。墓群分布于召湾和召背后村之间及其以西的土梁上
墓葬形制有木椁墓、砖室墓、土洞墓三类。其中以木椁墓和砖室墓最多,土洞墓最少。墓葬以仰身直肢葬为主,多为夫妻合葬,有数代人葬于一墓的现象。死者多有口含钱和手握钱。
召湾汉墓群清理出土的遗物多为陶器,其次是铜器,少量是玉石、铁器及货币。陶器有盆、杯、匙、豆、尊、甑及鼎;铜器有钫、杯、薰炉、博山炉、日光镜、昭明镜及家常富贵镜;玉器有眼盖、鼻塞;铁器有铁刀;货币为五铢钱。此外。尤为有价值的出土物是从木椁墓的填塞陶片、碎瓦片及填土中发现的“单于和亲”、“单于天降”、“四夷尽服”、“千秋万岁”、“长乐末央”等文字瓦当。这些瓦当均属汉瓦的稀见物,是研究西汉与匈奴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
召湾汉墓文物价值
包头汉墓与中原地区其它汉墓总体特征是一致的,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包头汉代文化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而成的文化,是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他们在战争中交往,在和平中交流,农牧业互为补充,为汉代包头地区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